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不学佛的人在今天这个世界心里彷徨,没有依靠,所以他生活在忧虑、疑惑、不安、恐惧之中,这一般人都是生活在这个状态之下,所以许许多多人有忧郁症,原因在此地。如果像宗教经典的教育,每一个宗教都有真正学习的人在讲解经典,大家都能够一起在学习,心就定了。心定了,心正常了,就叫端正心念,心念一端正自自然然断恶修善,改邪归正,不要劝,自然就是的。这个因好,这个因的果报是地球上灾难化解了,纵然不能全部化解,也大幅度的减轻,九级的地震变成三级,减轻了。这桩事情,现代科学家肯定了,他们出版的东西很多,许许多多的报告,证明佛经上所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科学予以肯定。所以我们的心好、念头好、言语好、态度好、行为好,这个人,世间人称为好人,在佛教里称为佛子,这是你将来修行成菩萨、成佛的条件。这些条件你现在就具足,你好好的修,好好的养,根性利的十年就会有成就,根性差一点的二十年、三十年肯定有成就,为什么不干? 这些毛病、这些忌讳统统要舍掉,那就是最严重的财色要放下,最麻烦的事情。「财指钱财货物。色者色情,指男女间之情欲」,这个要放下,这不是好事情,跟着后面的就是无间地狱。「《嘉祥疏》曰:或贪财,或贪皮肉。又云:皆由贪着下,出三毒之过。贪着荣华,贪现在乐造恶。」现在能够得富贵,前生所修的善因,这一生缘成熟,果报现前。果报现前不是坏事,如果你没有智慧那就变成坏事,有智慧是好事,没有智慧就坏事。有智慧,与性相近,善的;没有智慧,与恶相近,那就变成恶因。有智慧,他所有的一切会跟一切众生共享,菩萨一定是先让众生得福,没有把自己摆在第一,把别人摆在第一,自己在最后。我们从小看到过,抗战时期,抗战的后期,我们是流亡学生,被国家收养。那个时候国家办了很多中学,是属于教育部管的,国家直接管的。学生的来源都是战争当中家庭失散,这个小孩无依无靠,国家把这些学生收集起来办学校,这个费用,衣食住行都是国家负担,完全是公费,叫国立中学。抗战胜利之后就废除,就没有了。 当时我们的校长周邦道先生,晚年在台湾。那个时候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同学是兄弟姐妹,老师就等于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父母该干的事情老师都要负担。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学校师生、同学的感情,比自己家里面的父母、兄弟感情还深。为什么?患难之交,大家在一起要互相照顾。我们的校长是菩萨,学校常常接受救济,这些衣服、用的物品,送到学校来,老师自己,校长自己有小孩,好像他有四、五个小孩,他第三个儿子跟我同班。这些救济品来的时候首先分给学生,分完还有剩的,他自己家的小孩才分到,那时候也是同学,也是我们一起念书的,他放在最后,同学摆在第一,大公无私。我们对校长尊重,校长爱学生超过他的子女。所以他的子女常常在我们同学面前抱怨,他说我们命不好,做了他的儿子,做他的学生多好!把学生摆在第一位,我们只是永远感恩老师,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段苦难的生活。所以同学跟同学当中就是亲兄弟、亲姐妹。 这抗战造成的,我们曾经,时间不长,两年的时间生活在这个大家庭当中,学了很多东西,做人做事的道理,老师带头做出榜样。人只要心是公平的,真正常常想到别人,自己还能过得去,就应该全心全力帮助别人。如果没有受过这种教育,没有看到这些事实真相,就我们那时候老师做出榜样给我们看,学生晚上睡觉睡得很舒服,老师不舒服,夜晚至少要到寝室去看两次。学生有时候睡不好觉,被子掉地下去了,老师半夜要去给他盖被子。特别是年岁小的学生,念初中一、二年级,年岁还很小,还不太容易照顾自己的,那个老师很辛苦,我们亲自看到的。老师确确实实把学生当儿女一样看待,照顾非常周到,他有爱心。现在在这个社会看不到了,亲生的父母照顾儿女不如我们以前的老师照顾我们,所以没有不感恩的,永远不会忘记的。 这下面说,这是没有良好的教育,他的心行跟自性相违背,『不肯施惠』,「不肯以财物施人」,不愿意帮助别人,不愿意照顾别人。现在家庭不教儿女了,将来的社会上就没有贤人,现在学校只教学术,不教伦理,只教你读书,不教你怎么做人。我们遇到很多企业家,公司找不到人才,每一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的、硕士毕业的、博士学位毕业的太多了,为什么说没有人才?他不会做人,他会做事,不会做人,公司不要。公司老板希望他会做人,又能做事,这是最好的;其次一等的,会做人不能做事也行,他也还愿意雇用;会做事不会做人的,他不要。所以我们在抗战期间,真正受到这个传统伦理道德这种温馨的教诲,就是在抗战期间国立三中这个两年,这是亲身体会的,感受到老师的爱护、校长的爱护超过父母,同学互相照顾超过兄弟姐妹。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