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中国号称五千年历史,在地狱不过是两天

五千年,两天

净空法师:中国号称五千年历史,在地狱不过是两天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二、对净显秽」,西方是净土,真净,两个一比较,我们是秽土,秽土是染污,严重的染污。五十年前,这半个世纪,我们没有听说地球染污,这个名词没听说过,我们在年轻时候没听说这个。最近这五十年才出现这个名词,生态环境染污、地球染污,才有这些名词出现。这个名词出现说明什么?说明这个染污已经很重,轻度的染污没感觉到,到严重的时候,要发病了,这才发现。像灾难从前是有,哪里有这么多?同学们送了个表给我看,最近三个月的,三月、四月、五月,这三个月九十天多少起灾难?两百多。没有内容,光是新闻标题,这一行是一个标题,这么一大堆好多张,双面印刷,两面都印着的,两百多起,每天平均两起到三起。这是什么世界?这是异常现象,中国历史上没有这种记载,而且都是严重的灾难。地震都是六级以上,在以往三、四级就不得了,叫大地震,现在大地震到九级。海啸、火山爆发,南北极的冰快速融化,地球上海水上升。还加上瘟疫,最新发现这个瘟疫还没有药对治,听说病一发大概四个小时人就死了,快!到处传染,麻烦很大。
  
  所以你看佛在这个经,这佛三千年前讲的,「痛斥浊世恶苦」,浊是五浊,就是染污。这种染污是果报,因是什么?因就是恶苦,恶是十恶业。完全不懂得十善,认为杀生、偷盗、邪淫都变成他们的享受,以作恶为享受,这还得了吗?所以感召得这么苦。佛把这个事情说穿了,教我们「舍五恶」,五恶是因,五恶是杀盗淫妄酒,就是五戒。决定不能杀生、不能偷盗,这个不能偷盗就是不能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这个要懂,占别人便宜那一念叫盗心,那是偷盗的心,在大乘菩萨戒你已经犯戒。你虽然还没有行为,菩萨戒是论心不论事,你只要有这个念头你就犯了。跟小乘戒不一样,小乘戒是论事不论心,你心里怎么想没有关系,你只是事上没有犯。所以菩萨戒比小乘戒难修,他起心动念,菩萨的清净阿罗汉就不能比,菩萨是真清净,净宗是大乘不是小乘。舍五恶那就是严格的遵守五戒十善,这样怎么样?「去五痛」,五痛是花报。「离五烧」,五烧是果报,五烧就是地狱,地狱是一片火海。五痛是我们眼前的灾难,眼前种种灾难带给我们痛苦,所以这叫花报,花报不好,果报就严重。我们能持五戒,能行十善,我们的花报就好,果报就更殊胜。
  
  「劝修世善」,佛菩萨教人先修世间善法,十善是通世间善法的,像《弟子规》、《感应篇》都是世间善法,要认真学习。不可以好高鹜远,基础没有修成,大经大论都落空,你怎么样去读、怎么样去讲,说得天花乱坠,没用,为什么?你没做到。做不到还不如老老实实修五戒十善,修《弟子规》、《感应篇》,为什么?他不堕三途。你天天讲经教学说得天花乱坠,一样堕地狱,你是口善,心行不善,这道理不能不知道。「重重诲勉」,诲是教诲,勉是勉励,「令持经戒,度脱其身」。经是明理的,是端正心念的根本,戒是约束我们行持的,就是身口。要能够持戒把戒律都能做到,持戒也不容易,戒律里头的道理要是不清楚,往往你错会意思,这古人讲死在戒条之下,那不是真持戒。要知道佛法,特别是大乘佛法它是活活泼泼,它一点都不死呆板。所以每条戒律你一定要懂得开遮持犯,在什么时候开缘,那是开戒不是破戒,你必须要开,为什么?利益众生。没有开缘你一定要遵守,你要懂得什么叫持、什么叫犯,开遮持犯这四个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条条戒律都是的。然后戒律对你一点拘束都没有,你在戒律里头得大自在。心善、言善、行善,大乘戒里的基本精神,一定是把他摆在第一,自己摆在后面;小乘戒反过来,小乘戒是自利为主,利他是附带的。大乘戒没有自己,所以把利他摆在第一。
  
  「招辗转痛烧之报」。下面这几品经里头,底下这品「菩萨修持」,这品经内容很长,接着讲「真实功德」。后面接着说我们现前所造作的,三毒是贪瞋痴,五恶是杀盗淫妄酒。我们想想,我们是不是在造?再冷静的观察这个社会,这个社会是不是普遍都是造这个因?没有人说这是错误的,只有佛经上说它是错误的。所以现在人不要佛经、不要佛教了,为什么?他就可以大胆去造,没人讲他了。把佛踢到一边去,他是迷信,他说这个东西都是假的,贪瞋痴有什么不好?哪个人不贪?所以他还振振有词。我在香港,前几年香港的记者,电视台的记者来访问我,就问我一个问题,他说「世间人千百年来都传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自己是正确的,不为自己天诛地灭。」我告诉他,我说:这句话错了,误导很多很多人。我举例子说,释迦牟尼佛一生不为自己,天也不诛他,地也不灭他;孔老夫子一生不为自己,天没诛他,地没有灭他。然后我跟他讲,我一生不为自己,老天也不诛我,也不灭我。
一句话错解了,引起整个社会的动乱,言语不能不谨慎。孔子教学把言语摆在第二位,你看第一个是德行,第二就言语,可见言语重要。
  
  千万不要误导社会,不要鼓励人去造业。今天都认为鼓励大家造恶是好事,要把他的欲望引起来,让他才有消费能力,喜欢消费,社会经济才会膨胀、才会提升,都是这概念。现在确实效果出来了,大家的物质生活确实提升,可是道德没有了。为了要把经济搞上来,把伦理道德给消灭掉,你们想想这当中的得失。你得到的,是眼前物质上的受用,你丧失的,是精神的快乐没有了。人活在世间是什么?活到麻木不仁不像人了,每天追求物质享受,那就是吸毒、打吗啡。他真有乐处吗?他很痛苦,这个痛苦是花报,叫五痛,是花报。果报呢?果报将来都在三途地狱。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