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怎么叫会念佛和不会念佛?

净空法师,念佛

怎么叫会念佛和不会念佛?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318集(净空法师
  

「又曰:是故唱阿弥陀三字,灭无始重罪。念阿弥陀一佛,成无终福智。如帝网一珠,顿现无尽宝珠。弥陀一佛,速满无边性德也。」这段文还是《阿弥陀秘释》所说的,经文愈说愈精彩,让我们对弥陀名号无量无边的功德能有所了解。前面说得很多,可以说全是称性之谈。唱阿弥陀就是我们高声唱佛号,它的功德能灭无始重罪。我们每天都在唱念,无始劫以来的重罪是不是真的灭掉?好像没有,不但是没有,似乎是增加我们的罪业。所以现在有人排斥佛教、排斥阿弥陀佛,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情?我们从前面一直学下来的,心里就明了,我们今天的问题出在「会么」?宗门大德用这个话来考验学人。教下净宗也不例外,念佛你会念吗?怎么叫会念?怎么叫不会念?这要搞清楚。如果没有搞清楚,你就说经上说的话不灵,是假话;如果你要懂得,你就相信,经上的话一点都没错。临命终时一念十念决定得生,会念才行。会不会的标准,《楞严经》上「大势至菩萨圆通章」,给我们简简单单八个字的开示,标准就建立了。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叫会念。这样念佛,确实念一声佛号,经上讲的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一点都不假。我们这两句没做到。这两句话要是做到,程度高的是理一心不乱,次一等的也是事一心不乱。不是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没有这么大的功德。

什么叫都摄六根?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摄是把它收回来。《孟子》说过一句话,「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孟子这一句话可以用来注解都摄六根,孟子懂得了,所谓大圣大贤。我们的六根是往外跑,眼往色尘上跑,见到色相合乎自己心意的就起贪爱,不适合自己意思就起排斥,这是眼一天到晚往外跑。摄是什么?把它收回来,眼不要往外跑,不要往色相上跑,收回来。回来看什么?回来看自性。耳不要往音声上跑,收回来,观世音菩萨是用这个法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回头来就见性。往外跑,你见的是色尘、声尘,六尘,六根缘六尘这是造轮回业,你出不了六道轮回。而且造的这个业都是罪,罪业,果报在三途,非常可怕。意根,意是念头、是思想,它缘法尘,什么是法尘?前五根落谢的影子这叫法尘。我们一般讲印象,他在想,眼耳鼻舌身离开外面境界了,他在想这个现象。今天看到某个人,遇到某一桩事,他在想这些,乃至于我们看电视、听广播,也是六根向外奔驰,没有人懂得把它收回来。收回来就变什么?变成一心,止心一处,制心一处那就是禅定禅定不是盘腿面壁,真正的禅定是制心一处。所以你行住坐卧都在定中,经教里常讲「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你二六时中全在定中。用这样的心念佛,净念,净是什么?不怀疑、不夹杂。

我们念佛里面夹杂着妄念,把功夫全破坏了,不容易。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说了很多,就讲念佛功夫,一般真正念佛,在念佛堂念佛一支香,中国人从前没有那么多钟表,念佛堂时间用什么算?用香算。长香一个半小时,普通一般的香是一个小时,这叫一支香。一支香里面还有三、五个杂念,有,不是没有,印祖说功夫算不错了。这样的功夫在念佛堂至少念三年以上,一支香可以减少到三、五个妄念。由此可知,一支香里头一个杂念没有,那是什么样的功夫!为什么会有杂念?你放不下,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了,这点不能不知道。有这些夹杂,我们念佛不但不能灭罪,而且增加了罪业,增长罪业。增长什么罪业?念阿弥陀佛,你的心不真、不诚。为什么?六根没有收回来,不真、不诚,你用的是妄心,你不是用真心,你说你有没有罪过?对净宗法门还持有怀疑的态度,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里头打了很多问号,西方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阿弥陀佛是真的还是假的?一大堆的问题。这些问题佛绝对不会怪罪我们,为什么?极乐世界不在地球,从来没有人去看过。往生的人也没有回来做报告,一去杳无音信,怎么能叫人相信?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这个法门虽然是多次宣说,《无量寿经》,可是从来就没有人把这个事情解释得清楚,所以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问题。

 

********************************************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321集(净空法师)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