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解行相应

世间教学着重在品学兼优,中国古代有所谓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学问品德达到高度的水平,就可以担任国家的公职,为人民服务。佛法的修学着重在解行相应,三皈依誓词皈依佛,二足尊,二足尊就是

世间教学着重在品学兼优,中国古代有所谓‘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学问品德达到高度的水平,就可以担任国家的公职,为人民服务。佛法的修学着重在‘解行相应’,三皈依誓词‘皈依佛,二足尊’,二足尊就是解行达到圆满。解是属于慧,行是属于福,解行是因,福慧是果报。所以成佛就是智慧与福报都圆满,没有一丝毫欠缺,此时就能全心全力为一切众生服务。佛菩萨为众生服务的项目无量无边,所谓是‘随类化身,随机说法’,所以服务的项目也是达到究竟圆满。佛是我们的老师,学生要向老师学习,老师是我们最好的模范,老师一生为众生服务,我们学佛也要发这个心愿。有此心愿,就要认真努力去学习、去实行。菩萨闻思修三慧,闻法、思惟是开解,修行就是把所理解的落实到生活上,行与解相应就称作德行,能明白、领悟佛的教诲。

修行法门无量无边。欧阳竟无居士说:真正修行不拘形式。佛法在近两百年当中,过分局限于形式,形式虽有好处,但是迷于形式、执着形式就错了,佛法是破妄想、分别、执着的。譬如,到念佛堂念佛是形式,要是过分执着非到念佛堂念佛不可,这是古人讲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佛要怎么念?中国的文字,‘念’不是口念,念是‘今’、‘心’,现前这一念心。真正的念就是一念自性,这一念当中与佛相应,就是念佛。你的心是佛心,愿是佛愿,口是佛言,行是佛行,那就是真念佛、真修行,这样才能普利一切众生。

六祖惠能大师是真正修禅定者,他并没有在禅堂里面壁枯坐,而是在碓房里劈柴舂米,天天干活工作,那是修禅定。何谓禅定?外不着相谓之‘禅’,内不动心谓之‘定’。所以他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时也不会累,因为他在禅定当中。工作没有着工作相,工作里没有分别、执着,所以不会累。我们今天做了几个小时的工作,就觉得‘我做了好多工作,好累!’所以就累了。人家是真正做到‘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这就在禅定当中,禅定就是念佛,他的‘心愿解行’统统与佛相应。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形式就不是很重要,你就晓得怎样真正念佛、真正用功,解行相应,品学兼优。心与佛的心愿相应、相结合,故读经是念佛,研究教理也是念佛。

讲到究竟之处,心行与自性相应,那是真念佛,是圆圆满满的念佛。因为性就是佛,佛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自己的真心,真心就是佛。更容易体会、理解的说法,就是起心动念不管是对人、对事、对物,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五种心相应,是真念佛。反之,那就是‘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果然与这五种心相应,纵使一天到晚一句佛号也没有念,也是真念佛人。

佛的心、愿、解,表现在外面,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要做出念佛的样子,这是化他。否则,劝别人念佛,自己不念佛,人家不会相信。真正念佛人的生活表现,决定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看破是对于世出世间一切理事、因果清楚明白。放下是心里面对于世出世间法,一丝毫都不沾染;不是事情不做,事情照做,做得比别人还要积极、还要好,而心地清净丝毫不染着。这是菩萨行,前面五种心是菩提心。能够将之落实是真修行,能够理解明白是真智慧。所以世尊一代时教,四十九年所说,归纳起来就是这二十个字。

学讲经的同学每星期要到念佛堂念三十六个小时,因为你不去念佛,人家瞧不起你。像从前谛闲老法师是讲经说法者,也是再来人。有人问他:‘你有没有参过禅?’‘没有!’大家认为他只有解没有行,所以讲经就没有人听。于是他就到镇江金山寺的禅堂去坐禅,做出个样子,大家就相信了。上次,仁德老法师到此地来访问,看到我们修学的方法,有解有行,他很佩服。

菩萨教化众生不舍方便,这就是佛家讲的‘善巧方便’。我在讲《地藏经》时,特别详细解说‘四摄法’与‘四悉檀’,就是希望大家真正明了其中意思,这对现在人太重要了。四悉檀是诸佛菩萨服务一切众生的最高指导原则,而四摄法是落实的原则。你要是学会了,你就会做人,你到处都受人欢迎,连妖魔鬼怪也欢迎你,这样才能普度众生;普度众生用现代话讲,就是服务一切众生。所以诸佛菩萨在九法界到处受人欢迎,就是这个原因,我们应当要学习,应当要落实。你要是不好好学习,不但你帮助别人,人家不接受,连自己修学也不能成就。

特别在现前时代,这个时代有灾难。灾难能否避免?非常困难。我们今天所做的、所学的、所修的,就是避免灾难的方法。不但自己要避免,还要帮助社会、帮助一切众生消灾免难,我们不认真努力怎么行?自己受苦受难无所谓,看到广大的众生受苦受难,不忍心!怎么帮助?一定要求学问,要开智慧,要提升自己的品德。灾难是怎么来的?是从邪知、邪见、邪行里生出来的。佛法讲了一个最高的原理:‘境随心转’,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都是随心转,依报随着正报转。人心善,灾难就没有了;人心不善,灾难就来了。

灾难肯定有,因为整个世界大多数人的心不善,我们住在这个地方是共业所感。生在这个年代,是幸与不幸,就在一念之间;有人认为自己心行善良,却受大家连累遭这个苦难,很不幸;反过来想,我生在这个时代,众生这么苦难,我认真努力修学来帮助他们,那也很幸运。我们要发愿、要发心作救世主,到世间来才有意义、有价值,不是来跟大家一起受苦受难的,要把这种心理、念头转过来。至于能做多少,尽心尽力就是功德圆满。

现在人生活,心是漂浮的,从前人无论过什么样的生活,居住在什么样的环境,心都是安定的。安而后有乐,整天心神不安,怎么会有乐?今天的乐是打吗啡、吸毒之乐。吸毒是比喻,争名夺利,奢侈浪费,伦理道德完全毁弃,这就是吸毒;六根接触六尘起贪嗔痴三毒,这就是吸毒,造极重的罪业。现前所受的天灾人祸,这是‘花报’,果报在三途。我们非常幸运遇到佛法,明了此事实真相。多少人迷惑在其中,永远不会省悟,眼看着他造业、堕落,佛菩萨纵然慈悲,也无法救他。必须等他的罪业受满了,省悟过来,佛菩萨才能度他。

佛法的经论看似容易,实际上字字句句含摄无量义。从深度上讲,其深无底,其广无边,任何一部经典,不仅一生学不尽,生生世世都学不尽。因为经典与自性相应,字字句句都是性德的流露,性德无有穷尽、无有边际,道理在此地。佛在经论上教诫我们,要‘深解义趣’、‘广学多闻’,但是一般人修学往往错会意思,以为‘广学多闻’是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听,这是完全错会了。广学跟深解都是一门深入,一门怎么能称为广学?一门见性就广了,‘一经通一切经通’,一经学通了,一切经都通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