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只要对机,全是好的。但是根性不够利的人恐怕事倍功半,难有成效。只有这个念佛法门人人能念,行住坐卧都可念,时时刻刻可以不间断,帮助我们超出生死轮回,所以念佛的人都有无上的真实智慧。 十信、一般人对于为什么学佛,为什么要作佛,不太了解。佛是自己的真心,也是自己的本性。成佛是成就自性圆满的智慧。佛就是心,本来具足万德万能。《金刚经》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清净的信心程度不同,所以有十个阶段,十信位修满即入初住,初住是大乘初步。 十住、住在三昧,即住在清净平等觉,保持常住真心,不会退转。观佛实相即是看自性。六祖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他的性德透露出来,亲自明了宇宙人生真相。 十行、行念佛法门,只念一句佛号,以难信易行之法度念佛人,念佛功夫愈深,对于念佛愈有体会。 十回向、回念所有一切功德,回向佛心。通常回向三处:一、回向实际,实际即事实真相。二、回向菩提,菩提是真实的智慧。三、回向众生,自己成就之后,尚有许多人迷失自性,希望他们统统觉悟。回向是把自己一切的积功累德都不要了,给一切众生。此乃破我执,回向的利益是在破二执。 十地、地即佛地,回向圆满即入佛地,与佛的距离愈近。亲证的地位与佛的果地接近。等觉即等于圆满佛。念佛是如来果地上的功德。念佛是上上人,也是人中之芬陀利花。 我忆住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 大势至菩萨把他的师承告诉我们,在无量劫前有一尊佛,名无量光,有十二位如来相继一劫。在《无量寿经》第十二章中有云:‘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是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在理上讲,佛佛道同,绝无高下,称之为佛中之王,光中极尊,似乎与教义不符。应知在理上讲是平等的,事上并不平等。成佛证果之后,以当初在因地发愿不同,在相上讲诸佛与阿弥陀佛就不能比了。诸佛看到阿弥陀佛所发四十八愿之成果以及极乐世界的庄严,当然一致拥护赞叹,都要帮助阿弥陀佛在十方世界引导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必再自己另起炉灶了。《无量寿经》并举出十二如来的名称,略说如下:(1)无量光佛表真智慧。(2)无边光佛表解脱平等一如。(3)无碍光佛表体寂用妙自在。性体清净寂灭,用妙、起作用是妙自在。体寂即性空,用妙即妙有。(4)无等光佛是由大悲心建立的,拔众生苦无对等者。亦号(5)智慧光,除无明垢,惠真实利。惟有真正智慧能破无明,无明就是糊涂。自己是迷是悟,由此亦可观察,时时刻刻帮助他人,念念利益众生即是智慧。真实利益即是劝人念佛,往生之后所有无明都破尽了。(6)常照光等于诸佛之放光,普照法界。阿弥陀佛常光遍照法界。寂而常照,寂是清净心,照是平等心,亦即大慈悲心。念念要普度众生而心不染著。(7)清净光是三业无染,决不执著,把福德变成功德,以清净心修福德,如修布施,能作到三轮体空,且作得非常积极。(8)欢喜光,慈令安乐,给与一切众生安乐。(9)解脱光,离相普益,大小乘均谈到,解是把心中千千万万的结解开。小乘只断见思即出三界,大乘除见思外,还有尘沙无明。(10)安隐光,与首楞严一词很接近,乃一切事究竟坚固之义,离生灭相,有生灭即不安隐。在理上说,真心本性是不生不灭,人人具足。凡夫虽有不得其用,有生灭念头作障碍,冤枉受六道轮回。以上十项均属常光,以下二光系属放光。(11)超日月光,佛之光明超过日月。(12)不思议光,古大德说此光有五不思议:(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阿弥陀佛之光普照一切,但我们并未见到,亦未感觉。现在有定功的人可能看到,此光与清净心成正比例。妄念不断决超不出六道轮回。禅家不过把见思惑压著,不能出三界,不断烦恼而可以出三界只有念佛。(二)即生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进。所有大乘法修因证果均有次第,其他世界均有四土,不在一起。凡圣同居土有凡夫也有圣人,有觉悟的凡夫真正修行人而功夫不到家不能超越。另有菩萨罗汉示现在此地度化众生。如见思烦恼断了,超越六道即入方便有余土,在三界之外。假如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即入实报庄严土。前面二土是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阿赖耶的相分。实报庄严土是法性土,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常寂光是理,贯通于其他净土,实际上只有三上。但极乐世界四土在一起,程度不同而在一起,所以一生一切生。凡夫生同居土,小乘罗汉回小向大生方便土,菩萨生实报,到了西方统在一起。(三)但持名号,不假方便。不要修其他法门,亦不要读其他经典。唯靠一句佛号,其他什么都不要。(四)一七为期,不藉多生时劫。把世出世间一切事全都放下,诚心念佛,七天即可成就。(五)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一切诸佛赞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佛讲这一部《无量寿经》是学佛的主修课程,其他经典都是补助的。以上十二佛是古佛,阿弥陀佛成佛不过十劫,古佛与今日之阿弥陀佛同名同号。在中国古代父母为儿女起名是对儿女的希望。佛的名号是由其智慧德能与教化众生方法手段上建立的,所以佛的名号有相同的。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无量寿佛教大势至菩萨念佛三昧。三昧是梵语,义为正受,念佛念得非常欢喜,念得精神饱满,愈念愈精神,是得到念佛三昧。 凡夫享受有五:苦、乐、忧、喜、舍。欲界天以下,五种皆有。没有这五种就是正常的生活。色界天苦乐忧喜均无,只有舍受,分八个等级,四禅八定。因其定不能保持永久,石头压草,是暂时的。如把根拔掉即成三昧。 念佛有事理,事念即一心忆念,不管事或理,关键皆在一心,有杂念妄想即非一心。一般人多半以杂心念佛,如真能一心,一七二七即能得三昧。理念、念即始觉,佛即本觉,始本相合,始本不二,名为念佛。理念即实相念佛。初学之人很难,仍应以事念下手,从事一心念到理一心,圆教初住以上的属理念,十信以下均属事念。 念佛有四:一为实相念佛,即念自性佛。谛了自心真性。不用心意识,我们作不到。二为观想念佛,如十六观,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心想佛即变成佛,想什么即成什么。想我这里有病,那里有病,果真是各处是病。天天想烦恼,你的烦恼如何断得了。十六观修任何一种均能成就,前十二观皆观想,第十三观是观像,最后第十六观是持名念佛。三为观像念佛。观彩画塑铸之佛像。经云:‘起立合掌,一心观佛。’家里要有佛堂,要有空余时间,不能离开佛堂。四为持名念佛。一心执持名号,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净念相继。善导祖师在《观经注疏》中开示我们,非常详尽,要信佛语,特别是《往生经》。除净土三经外,尚有《普贤行愿品》与《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即使古佛再来,如其说法与以上诸经有所抵触,即不要相信。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