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学概要 三(6)

若到山林旷野,看到众生应该跟众生说:如是众生,发菩提心。 我刚开始也不了解,你跟牠讲,众生也听不懂。不是这个意思。你看到一个蚊子飞过来,你跟牠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结下善缘。尔后你到 极乐世界 乘愿
若到山林旷野,看到众生应该跟众生说:如是众生,发菩提心。我刚开始也不了解,你跟牠讲,众生也听不懂。不是这个意思。你看到一个蚊子飞过来,你跟牠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结下善缘。尔后你到极乐世界乘愿再来的时候,牠的果报体,业障总会结束,牠又做人,牠看到你欢喜,你看到牠也欢喜。这是为什么呢?过去结善缘。有人问广钦老和尚:「老和尚,度化众生,怎么跟众生结缘?」老和尚说:「有愿就有缘。」你发了愿以后,你就容易跟它结缘。所以说,愿力则众生可度。你发了愿以后,你就容易度化众生,有缘。心发则佛道堪成。前面是约下化,这个是约上求。你发了菩提心以后,我们就有成佛的因种。
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纵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假设我们不发广大的心,立坚固的愿,内心也是不广大,心量总是打不开,总是想到自己。发的愿也不坚固,悠悠泛泛,这样子纵经尘点劫,依然还在轮回,纵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我们修行的时间很久很久了,多久呢?尘点劫。但是怎么还在生死轮回当中还没有出去呢?作了很多的加行,每天作了很多的定课,但是还是徒劳辛苦。这意思是说,我们心中没有一个广大坚定的愿的引导,虽然我们做了很多的加行,修行的时间很长。但是这个功德都流失掉,不能够把它集中起来。就像一条船在大海当中,它不知道要去那里,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虽然它很努力地往东往西跑,但是它跑了半天,最后还是随波逐流,随着波浪的方向跑来跑去。因为什么?它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虽然这个船的动力很大,行力很强,但是它没有目标,终于不能达到目标。假设这条船有一个目标,随然它在前进目标的过程,遇到很多的风浪,进三步退两步,进三步退两步,前进又被业障打下来,又前进又打下来。但是它目标明确,慢慢,点点滴滴迟早往这个方向走去,终于达到目标。你问为什么?目标明确。我们可以很简单从一个事情看出来,打佛七就好。打佛七有些人是无所谓的,他打佛七也没有发什么目标的。反正你打板了,我就进去拜佛念佛,一下课,我就下来放松一下,你一打板,我就进去。你为什么要打佛七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打佛七,静一静嘛!这一个人七天下来,跟阿弥陀佛结一个善缘,如此而已。有些人打佛七,乘愿而来,心中正式的打佛七,要把佛七的功德回向父母亲,回向法界众生,我自己要能够临终往生西方,内心当中很坚定的愿。一个有发愿的人,一个没发愿的人,一打板以后,两个人一进去,你在拜佛,他也拜佛,你出声,他也出声,这两个功德完全不一样。一个有愿力引导的人,他们一句佛号充满了力量,而且有个向上心。一个没有目标的人,他念半天,不晓得这个佛号要干什么?这条船不晓得要开到那里去。就是说纵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你不知道修行要干什么?有些人为什么出家以后,总是修行不得力,有些人修行的时候,逆境现前,不能动摇他,这些逆境不能障碍他的,就是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所以说发愿是很重要的。第一个它使令你的修学更加坚固。第二个它使你的方向目标明确。所以省痷大师就引【华严经】作证明,他说的道理是有根据的。
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
假设我现在不发菩提心,但是我也修很多善法,我也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这个善法。这个善法跑那里去呢?变成生死的魔业。我们前面说过,魔王他因为盖寺庙的因缘,因为布施一位辟支佛,因为持八关斋戒的因缘,他成就了魔王的业力,享受种种五欲的境界。为什么他的善法变成魔王?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也修六波罗蜜,但是成就无上菩提呢?因为佛陀因地有发菩提心。所以暂时忘失菩提心尚且是魔业,何况是完全没有发呢?
「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非常重要。你的船还没有走,刚开始出动没关系,你的目标,船要去那里要清楚,否则你很容易退转,随波就退转了。
第二段、这一段是约净土上来说的。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之心,即是愿做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及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
这段是引用往生论注。天亲菩萨作【往生论】,北魏昙鸾大师的著作、批注。分成三段。【无量寿经】讲到三辈往生,有上辈、中辈、下辈。他们的修行有优劣的差别,但是共同点都是发无上菩提心。上辈往生是要「舍家去欲,而作沙门。」要出家,在家不可以。出了家以后「严持禁戒,修诸功德。」然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是第一点,他要能够严持净,戒修诸功德。
中辈呢?他因为家庭因素不能出家,但是他「奉持斋戒,供养三宝,修诸功德。」他在家的时候,也经常的奉持斋戒,,护持三宝,修诸功德。然后也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下辈,虽不能供养三宝,修诸功德,但是「听闻三宝功德,欢喜信乐。」也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下辈往生的人,他实在是财力有限,不能供养三宝,但是他听到三宝的功德,内心是欢喜的,至少他内心是欢喜信乐的。换句话说,修行有很多很多的差别,但是他的共同点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此无上菩提之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从净土的角度,菩提心就是愿作佛,我为什么要念佛,就是说希求无上菩提。念佛不是说,念佛消个业障如此而已,没有那么小的志向。我念佛有远大的志向,念佛为因,成佛为果。念佛就是要成佛的,就是你要愿作佛的心情。你为什么要作佛呢?我不是自己受用,因为我必须要成佛,为利有情,必须要成佛。我必须要成佛,成就无量的方便善巧,才能够广度众生,为了要度化众生。要如何度众生呢?「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我也是希望引导众生到有佛住世的国土。
总结。「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
我们读【阿弥陀经】,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极乐世界种种的资具,衣食自然,也不要去工作就能够受用现成的安乐。好,我到极乐世界去,你为了享受五欲乐的因缘而去,这个是跟弥陀本愿不相应的,亦当不得往生也。虽然一切法要因缘而生,如是因感如是果。我们看这个果,就知道因地是怎么栽培。极乐世界的果报有两个特色,第一个、安乐。的确极乐世界的正报没有老病死,一生当中,不老不病不死。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五种神通。这是第一点。它的依报环境,种种的宫殿,衣食自然,那是一个非常安乐的境界。简单的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一点是共诸天的。你看天界,不要太高,不要说色界、无色界。欲界天一生当中,不老不病。天上的人他的果报体特别的庄严高大。他长大以后,他不老的,他也不会变丑的,他也不生病的,天上没有医院的,没有这回事情。他身体特别的康健,当然他整天就是享受快乐,诸天的宫殿都是宝物所成的,地板也都是黄金铺地,那都是没话讲的。所以从安乐的角度来说,极乐世界是共诸天的。但是另外一个极乐世界的果报,清净。因为极乐世界的果报不是业力所感,是弥陀的法身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我们内心当中跟果报接触的时候,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他有一种清净的力量,这一点就不共诸天,诸天所没有。天人受用欲乐的时候,他心中有贪烦恼活动,一个杂染的境界。到天上去有一个问题。你说我修福报,下辈子到天上去也不错。是的,也不错。顶多把福报花完而已,没那么简单。你到天上去,把福报花完,在来到人间,你要修行就很困难。你在天上这几劫的时间,养成一个很重很重贪烦恼的习气,你以后要修行就很困难,尤其是欲界天。所以欲界天千万不能去,你到色界、无色界去还无所谓。欲界天去的人回来,修行就很困难,贪烦恼特别重。极乐世界的果报体,它不共于诸天的地方就是它有清净的功德。这个果报体是清净的,你的因地是清净的才随顺。假设你因地的发心是杂染的,是为了追求欲乐而去。这时你的心虽然想极乐世界,事实上你想的极乐世界就是诸天,最后是到天界去了,跟天感应道交。因为杂染的因地发心,跟极乐世界的清净功德是不相应的,杂染的因是不能召感清净的果报,因果不随顺。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