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学概要 三(5)

「由妄想故翻成烦恼,由妄想故翻成结业,由妄想故翻成生死。」 把我们无始劫的病源,佛陀明白的指出来。指出来以后,就有一个问题,怎么从妄想的境界出去呢?解脱呢? 二、返妄归真:「一者立断恶誓,二者立修善誓
「由妄想故翻成烦恼,由妄想故翻成结业,由妄想故翻成生死。」把我们无始劫的病源,佛陀明白的指出来。指出来以后,就有一个问题,怎么从妄想的境界出去呢?解脱呢?
二、返妄归真:「一者立断恶誓,二者立修善誓,三着立度生誓。」妄想是不能断的,你把妄想断了以后,入无想定。这个也是错成菩提,因为妄想的本质就是真如。就像波浪跟水。一念的迷变成妄想,一念的悟就是真如。波浪停下来就是水,你把波浪去掉了,找不到水。我这个念头妄想不好,好,我把这一念心完全都停下来,让内心当中什么都没有,这也是错成菩提,你也不能发菩提心。所以说他这是转识成智。转的过程先发誓愿,先断恶修善度众生。由愿力的引导,修三种法,「修离染行,修方便行,修慈悲行。」然后成就三种果报,「复本清净,复本自在,复本平等。」乃至于成就「断德,智德,恩德。」发愿,修行,证果。以下的佛法概要会讲很多的法门,如何发愿,如何的修行,会提出很多的法门。三皈,五戒,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我们在操作法门的时候,你应该要掌握两个原则。第一个、是实法。第二个、是权法。从实法的角度来说,你知道你所修的法门,都是在对治你心中的妄想,来恢复你清净的本来面目。这是从实法的角度,法法消归自性。我们不管修行什么法门,我们不是追求人天福报,也不是追求二乘涅槃,是为了要恢复本来面目,成就无上菩提。但是从权法的角度来说,我们不能够看轻任何法门,就是适合的、契机就是良药。从权法角度,三皈、五戒、四谛、十二因缘。虽然三皈五戒表面上看来,它是人天法门,但是它适合你,你就应该使用。契机就是良药。所以说我们能够掌握权、掌握实,你学任何法门都能够巧妙地使用。掌握一个实,第一个、你的目标在那里?第二个、你的方便是什么?就这个原则。
譬如说三宝。三宝有理体三宝,住持三宝。有些人说我们只皈依理体三宝。现在有些居士这样讲,什么是理体三宝,我一念心觉而不迷,是为佛宝。正而不邪是为法宝。净而不染是为僧宝。这一念心觉正净是我所皈依的境。当然这个是对的,从真实的角度,理体三宝是究竟的皈依处。就好像说的,我们这一念心,本来清净、本来自在、本来平等。我们修学目标就是我们这一念的清净心,这个是是的。清净心具足三宝,但是你只皈依理体三宝,而不皈依住持三宝,这个是不对的。因为你刚开始被妄想系缚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忆,我们刚开始一定要靠寺庙,住持的佛,这些形象塔庙,寺庙、佛像,我们靠着拜佛忏悔,靠着法,靠这些佛陀、佛菩萨的语言文字的指导,法语的指导,发起智慧。靠着僧,依众靠众,僧团、出家人的摄持。换句话说,我们一定是先从有相的住持三宝学习,慢慢、慢慢的,悟入到无相的理体三宝。一定是这样子的。当然,我们如果执着只是执着在权,只执着在住持三宝,我们不管理体三宝,那你的目标不明确,也不好。但是你只执着在理上,荒废了事修,这也不对。所以【法华经】它也强调权实二法都妙,实法妙,权法也妙。
就是目标很重要,但是你的下手也很重要。
这个地方是说佛法有很多修学法门是共外道的。譬如说,外道也强调布施,外道也强调持戒,外道也强调礼拜。礼敬诸佛、赞叹、供养,外道都有。但是不共外道的是,佛陀强调清净心,善知识莫向外求,这是不共外道的。佛陀任何的法门,都是在对治妄想,开显本来面目,这个角度就不共外道,外道的法都是向外追求的。这个地方为什么要把佛陀出世的本怀说出来,就是佛法不共外道的地方,就是开展自性的清净,这个角度不共外道。方便法门容许共外道,但是汇归处不共外道。
甲二、正文
分成四科,初、发心篇第一。二、正见篇第二。三、修行篇第三。四、证果篇第四
我们掌握前面权、实二法以后,就正式来学习佛法的修学内涵。
第一个、发心篇。这当中有四科,丙一显心愿为修行之先务。先说明发心跟立愿是修行的第一要务。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发心,为什么要立定誓愿,讲这个道理。第二、辨心愿为立行之标准。发心有种种的标准,它有什么差别的标准。第三、别明发心之业差别因缘。说明我们应该如何的发起出离心,应该如何的发慈悲心、大悲心,它有什么样的因缘。丙四结示发心功德以劝修。把发心的功德,我们提出经论上的几点,来跟大家共同的勉励,来修学。
第一科、显心愿为修行之先务。先说明发心的重要。
第一段—「尝闻入道之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的佛道堪成。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纵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这一段讲到发心的重要性,分成三段,我们看第一段。「尝闻入道之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省庵大师说,我曾经在经论当中听闻,我们想要悟入佛道,整个当中发心是首要工作。我们讲修行菩萨道,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要以立愿居先。发心跟立愿,发心是一个总相,主要包括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一个智,一个悲,这两个愿。立愿就不同,虽然每一个菩萨都是上求下化,但是每一个人立的愿,你看弥陀四十八愿,有的菩萨发十二愿,地藏王菩萨也发了他的愿力。就是有些人特别重视这些苦恼的众生,有些人愿力特别重视善根成熟的众生。愿就有各各因缘差别,但是他的发心都是一致的,这是个总相,不离开上求下化。发心跟立愿是总别的不同。
为什么要发心呢?因为「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的佛道堪成。」
我们如果不发愿,我们很难度众生。「佛度僧,僧受化,期间浅易难深,总在因缘。」佛菩萨度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够接受他的教法,因缘很重要。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村庄。村庄的家族个性非常刚强,任何一个大阿罗汉去都不能教化他,显再大的神通都不能教化他。比丘就把这件事告诉佛陀,佛陀当然是大智慧,一观察因缘就知道怎么回事。就派目犍连尊者去。目犍连尊者,你去跟他们扥钵。目犍连尊者一去的时候,他也没显神通,他一到的时候,很多人欢喜就出来了,供养目犍连尊者,然后目犍连尊者就为他们做三皈五戒,全部就皈依佛陀了。弟子就问了:为什么目犍连尊者一去就容易教化呢?佛陀说:目犍连尊者过去生,是一个柴夫,到山上砍柴,不小心触到一窝的蜜蜂。蜜蜂很生气跑出来,但是这个柴夫起一念的慈悲心,不起瞋恨。他说:我希望你不要咬我,但是我将来成道的时候,我一定会度化你们。慈悲无障碍,这一念慈悲发出来以后,就把蜜蜂的瞋恨心给化解了。这一念的咒愿,果然跟他们结下善因缘,经过无量劫,目犍连尊者得度以后,这一群蜜蜂得做人,又相见了。人跟人结善缘,彼此看到,你看到我也欢喜,我看到你也欢喜。你说讲出个道理,也没有道理,就是欢喜。为什么?结善缘。菩萨戒。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