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学概要 五(6)

「第六、念生死苦故-怖苦心。发菩提心。」 前面说的,在轮回当中,有三恶道的苦。这当中,我们想要避免到三恶道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赶快离开三界,发菩提心。 「第七、尊重己灵故-自重心。发菩提心。」 我们读大乘

「第六、念生死苦故-怖苦心。发菩提心。」前面说的,在轮回当中,有三恶道的苦。这当中,我们想要避免到三恶道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赶快离开三界,发菩提心。
「第七、尊重己灵故-自重心。发菩提心。」我们读大乘经典,知道我们这一念打妄想的心跟佛的心是没有差别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依止我们这一念真如本性的心,发菩提心。尊重己灵,是要一个甚深的智慧,它不是从事相,不是从事相的苦谛观察。他是从内心的清净心,观察到我跟佛陀是同一个清净的本性,同体的大悲发动出来的。这种发菩提心比较圆满,但是要用很深的智慧才发动出来的。
「第八、忏悔业障故-忏悔心。发菩提心。」我们过去作了很多罪业,我们想要尽速的去忏悔业障,唯一的方法就是发菩提心,最快的方法。发菩提心灭除罪业。
「第九、求生净土故-往生心。发菩提心。」净土是一个大乘善根界,在三辈往生当中,都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所以我们想要求生净土,必须要发菩提心。
「第十、念正法得久住故-护法心。发菩提心。」佛法是世间的光明,一切众生会造罪业,他为什么会造罪业呢?就是他不明白道理,愚痴。愚痴是罪业的根源。什么东西能够消灭愚痴呢?就是佛法。唯有佛法的弘传,才能灭除众生的愚痴,使令他能够生起正见,使令他能够生起正确的行为。所以念正法得久住故,而生起护法的菩提心。前面主要是依
人,不忍众生苦。这个地方是不愿圣教衰,依法而发菩提心。
这一科的菩提心有两段,一个是宣流出离心,再引生菩提心。这两科都是要思惟,思惟不是随便的思惟,是你要遵从祖师大德所告诉你的方法,他告诉你怎么思惟,你就怎么思惟。
「一切法因缘生」,不管善法、恶法都要有因缘才能够生起,我们这一念心,亦复如是。我们内心的思想也是要有因缘,所以我们一天到晚思惟五欲是快乐的,我们过去就认为财色名食睡能够让我安乐的。我们经常这样思惟以后,我们内心当中对五欲就是好乐。虽然我们自己勉强自己不去做,但是内心的深处,是欢喜五欲的境界。我们现在要改变颠倒的思想,你要靠思惟。所以我们修行,不能够一天到晚只是在内心当中无分别住。【法华经】上说,佛陀出世的本怀,使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就是你内心的知见要改变。你做很大的加行,一天日课念多少佛,多少拜,你的思想还是过去的思想,你整个生命的大方向,还是不能改变的,你的加行只是得到一些善业的力量。因为你根本没有想出离三界的心,你怎么能够出离三界呢?你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心境。万法惟心。你没有这样的因地发心,就没有这样的果报出现的。我们为什么要生起出离心、菩提心呢?就是要如理思惟,明白道理。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就是明理。一个人明白道理以后,他的发心才能够真实,很真诚的发动出来,他看到生命的真相,看到三界的苦,看到涅槃的安乐,他能够从内心当中作出正确的抉择,既然我以后还有无量的生命,我应该要使令未来的生命,到一个安乐的处所去。所以思惟观察是很重要的。
所以佛法修学当中,第一科最重要,第一个确认你的出离心跟菩提心,你因地的发心要确认出来,否则你以后修行的方向会偏差。因地不真,果遭迂曲。你加行的越大,偏差的势力就越强。当然修观也是很辛苦,世界上的事情,一个功德成就,都是要努力。「不经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就是三世诸佛、历代的祖师也是这样走过来,勉强自己去观察。思惟久了以后,你的思想就会有变化,一切法因缘生,它会有变化。
菩提心是要以出离心作基础,为什么呢?因为祖师说,你不能体验轮回的苦,怎么要求众生解脱轮回呢?世间的宗教,你没有饭吃,我给你面包吃。你身体不健康,我盖个医院。但是以佛法说,这只是度化众生的前方便,摄受而已。真正度化众生要到彼岸,佛法的意思,利益有情,佛法讲三乘,「乘」的意思到彼岸。因为你给他饭吃,给他身体健康,你不能避免他继续造业,甚至于下辈子到三恶道去。他到三恶道去,你不能阻止的。你对有情的离苦得乐,很有限的。你一定要引导众生到达彼岸,我们才放心,永远的解脱生死的痛苦,这才究竟。你要引导有情离开三界,你自己对三界的痛苦要有所体会,否则你没办法引导他出去,因为你自己都不想出去,怎么引导他出去。所以说他一定要有自己的出离心,然后你从自己的出离心当中扩大,你在三界中轮转,一切众生也在三界中轮转,这样子才发起大悲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