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的十种譬喻。根据《大乘庄严经论》。 一譬如大地,能生长万物。菩提心亦如是,于一切佛法能生长摄持故。 我们对菩提心应该怎么认识呢?就象大地。一切的草木、水果都不能够在虚空中生长,一定要有大地的滋养,这个大地能够生长一切的万物。我们菩提心亦如是,一切佛法能生长摄持故。即我们在佛法中所栽培的功德,它不能够依止在名利心的基础,名利心只能生起善业,不能生起功德。这个功德一定要依止在菩提心的基础之上。所以说它就象大地一样,一切草木的依止处,功德要依止菩提心,就象草木依止大地一样,所以它是我们菩萨道的大地。 譬如大藏,取物无尽。菩提心亦如是,修行布施波罗密多,周济有情亦无尽故。 菩提心就象一个广大的宝藏,你今天取宝物,明天取宝物,没有穷尽的一天,它能够给你提供无量无边的宝物,没有穷尽。菩提心亦如是,修行布施波办密多,周济有情亦无尽故。我们一个没有发菩提心的人,我们修习的善法是有穷尽的一天,可能你早上修习善法,你晚上就不修了。或者你修了十年你就不修了。或者你今生修善法,你下辈子就不修了。但是菩提心就不是。我们看十大愿王,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十大愿王无有穷尽,空间的无量,乃至于时间的无量,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一个菩萨行者在行布施波罗密的时候,他是尽未来际的一种愿力。就象是宝物无穷尽地提供给众生,他为什么能发起一个这样的能力呢?这是有菩提心的摄持。菩提心来摄持布施波罗密,使令你的布施波罗密变成一种时空无尽的一种愿望,就象广大的宝藏一样,取物不尽。 三,譬如宝矿,出生种种珍宝;菩提心亦如是,修持净戒波罗密多,出生种种功德故。 菩提心就像我们山中的宝矿,你能够把这个宝矿挖出来,出生种种的珍宝,蓝宝石、红宝石、金银宝物都能够出生。菩提心亦复如是,我们依止菩提心来修行净戒波罗密多,出生种种功德。这个牵涉到戒体的观念,比如有些人会问我们出家的法师,居士问说:“师父,我今天没有受戒,我没有受五戒,也没有受八关斋戒,但是我也修善法。外道他没有在佛前受戒,但是他也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样跟受戒仪式有什么差别?” 这两个事情有很大的差别,你没有在佛前发愿得到这个戒体,你这个不杀生,是一个善业。你今天在受戒的时候,在师长的面前,面对有情,对十法界一切有情无情,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这个时候你内心当中有一种愿力的种子,有一种由本期誓,有一种愿力。这个时候你再去持戒,这个持戒变成一种无量的功德,就不是一个善业的力量。他能够把这种少量的善业转成无量的功德。 所以说你同样的不杀生,你有受戒跟没有受戒有很大的差别。就是有愿力跟没有愿力摄持的差别。所以说譬如宝矿,出生种种珍宝。菩提心亦如是,修持种种波罗密多,出生种种功德故。有菩提心的摄持,使令我们持戒更加的庄严,更加圆满。 四,譬如大海,能容受一切;菩提心亦如是,修习忍辱波罗密多,虽遭遇违逆众缘,皆能忍受,心不动故。 大海它能够包容、承受一切的染净诸法。你把干净的东西丢给大海,大海可以包容,你把脏东西丢给大海,大海照样包容。它的味道都不变,大海是一味的盐水,你丢酸甜苦辣的味道到大海去,一下子它就包容起来,变成一味的法水。大海是比喻菩提心亦如是,修习忍辱波罗密多,虽然这个菩萨在现前的身心,遭遇了很多违逆的众多的因缘,障碍的非礼的因缘,皆能安忍承受使令这一念心不动转。 忍辱波罗密多。当然一个非佛弟子,他不看经典,不发菩提心,他也能够修忍辱波罗密多。菩萨发了菩提心也修忍辱波罗密多,不过这两个不一样。我们一般人的思想,就是看到今生,你对我不起,我忍耐,再过几年我就有什么什么快乐的功德出现。这种眼光都是设定在今生的境界,一个发菩提心的人的心情不是这样的。虚空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他一个菩提心发起来以后,他对生命的看法是看到无量的生命。即今生的身心只是一个暂时的因缘,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他的胸量如此广大,眼界如此开阔,他不会在一种暂时的因缘中斤斤计较。一个开阔眼光的人,跟斤斤计较的人完全不一样。所以他遇到违逆的众缘皆能够忍受。因为他发的愿是广大的愿,所以我们看菩萨道,十信位,刚开始十信,然后十住,十住的菩萨智慧就高了,于实相里如实安住。十信位的菩萨智慧是不够的,但是他内心当中是靠什么因缘支持他行菩萨道?是靠他的愿力跟菩提心的支持。信愿,十信位完全靠信愿。不能忍要他忍,当然他有他高超的见地,他看到无量的生命,有一种理想的愿力在支持着他,所以他能够去包容这一切违逆的众缘。 五,譬如金刚坚不可坏;菩提心亦如是,修习精进波罗密多,勇猛牢固,他不能坏故。 菩提心就象金刚不能破坏,金刚钻拿铁锤去打打不坏的。一个有愿力的人他在修行,有力量,跟一个没有目标的人不一样。他有一个理想,为利有情愿成佛,帮助一切有情,解脱一切有情,他这个时候勇猛牢固,他不能坏故。 六,譬如山王无物能动;菩提心亦如是,修习静虑波罗密多,于诸境界,心不散乱故。 象须弥山王。须弥山,台风不能吹动它。菩提心亦如是,修习静虑波罗密多,于诸境界,心不散乱故。这个讲止。 七,譬如药王能治诸病;菩提心亦如是,修习般若波罗密多,能对治烦恼所知二种障故。 我们看所有止观的书,不管天台的止观,不管唯识的止观,《解深密经》,《解四谛论》,在修止观之前,有一个修前方便。什么是修前方便呢?他一定要问你修止观依止什么样的心态来修,他一定要去问,你要把这个确认。你依止名利心修止观,那是一回事。你依止菩提心修止观,那又是一回事。这两个为什么差别呢?他为什么所有的祖师乃至于佛陀修止观要去问你这个心态呢?你在修止观的时候,你内心当中得了禅定的境界以后,有很多事情会出现,大梵天王,一切的鬼神,会给你一些诱惑的境界,你在禅定当中会出现。如果依止名利心修止观的人,这个时候你就逃不过去了,你一定会被这个境界所系缚的,甚至于就着魔。一个发菩提心的人,你遇到这种境界,你知道这不是我所要的,我一开始修止观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虚妄的境界,我一开始就不是为这个修止观的。所以你在这个时候能够不为妄转,所以你看任何止观的书,他要你一开始一定先要你发菩提心。然后依止一个菩提心的心情去修止修观。避免你在这个过程当中出差错。所以你发菩提心,譬如山王,无物能动。你在这个趋向于大功德的宝所,旁边一些小花诱惑你,你不为它所动。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