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学概要 十七(6)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以种种因缘,呵责舍离,乐既谢灭,不动真定,与舍俱发,此时行者出入息断,苦乐不起,一心在定,如明镜离垢,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像皆现,是名「四禅」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以种种因缘,呵责舍离,乐既谢灭,不动真定,与舍俱发,此时行者出入息断,苦乐不起,一心在定,如明镜离垢,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像皆现,是名「四禅」。
四禅是最殊胜的禅定。四禅叫做「舍念清净地」,舍清净、念清净。什么叫做「舍」?就是离乐不悔,离开前面的三禅快乐,他不感到忧悔,一点都不后悔,离乐不悔叫舍。「念」就说不动明了,正念分明。内心当中不动明了,正念分明,念力特别的光明。
三禅人复厌三禅的乐法扰心,世间的有为乐,长者生厌。虽然这么快乐,世间的有为快乐,总是有过患。我们受用久了以后,就使令我们厌烦。所以他觉得乐,干扰我寂静的心,这个时候也是用呵责的方式,思惟乐受,乐的感受,如病、如痈、如疮,这个时候,乐的心所就消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动真定,与舍俱发。这个时候四禅现前。智者大师用不动真定来解释。禅定都是寂静不动,为什么讲真定?因为前面的三禅还有喜乐的干扰,所以禅定不深。后面的四空定,禅定太深,三昧酒所醉,就像喝酒一样,如痴如醉,禅定太深,要起观会有困难,内心迟钝。迟钝,内心明了性淡薄。定太深了,明了性就微弱。四禅是最刚好的。佛陀是在四禅当中,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四禅当中,没有苦乐的干扰,也没有出入息的干扰,他内心当中一片的光明,一片的寂静。所以智者大师给它一个「真定」的名称,他的定特别的殊胜,跟我们的舍心同时的发动。就是他弃舍乐,内心当中离乐不悔,不感到忧悔,叫「舍」。这个时候修行人出入息断,没有出入息,他不需要出入息,他靠禅定的境界就能够滋养他的色身。苦乐不起,一心在定。讲一个譬喻,就像一个光明的镜子,离开了污垢。就像一个寂静的水,没有波浪。湛然而照,万像皆现。「湛然」是光明,一片的光明,照耀万物,一切的万法都能清楚的显现。
四禅,一个人得四禅,他的明了心能够看到墙壁的毛细孔。墙壁的毛细孔,禅定的人他能够看得出来,所以说为什么在禅定当中修我空观,能够成就神通?因为他那个心看得很清楚,他思惟无常无我,很快的相应。在经论上说,到了四禅以后,他有两条路,两条路可以走。如果是外道,没有听闻佛法,他到四禅以后,他会入无想定,就是把第六意识熄灭,这个时候只有微细的第七、第八意识,阿赖耶识微细的水流,剎那剎那在那个地方活动。当然,他就观察不到第七、第八,他就以为生死结束了,就是涅槃。当然,他错认消息,因为他那个常一主宰的我还在,他那无量无边烦恼的罪业,还摄持在那一念微细的阿赖耶识明了心中。所以他要是禅定失掉,春风吹又生,无量无边的罪业又继续活动。外道的悲哀,他没有我空、法空的智慧。如果是佛弟子在四禅当中,他就能够修我空观,无常故苦,苦即无我。这个时候从我空观当中就悟入了圣道,可能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如果大乘的菩萨入四禅,就证得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四禅不管是修神通,不管是修佛法,都是最好的一个禅定的境界。「舍念清净地」是最好的。
问:?
答:入无想定,把第六意识给停下来。
问:?
答:平等舍。一般佛法的「舍」是两个,一个是平等舍。内心平等,跟这个舍是很类似的。第二个舍,是舍受,不苦不乐。这个地方的舍,当平等,就是离乐不悔。这个地方特别强调离乐不悔。对于快乐感受,他内心平等,不爱着。我们一路看下来,发觉外道在对治烦恼是用呵责,他就是运用呵责的方式,把它给停下来。如果是佛弟子,如果他今天看到乐受太厉害,扰心。他会有智慧,有理观,他观察乐是无常无我,很快就停下来。所以般若波罗蜜在六度里面是最殊胜的,前面的五度有智慧以后,龙树菩萨说是有善巧。譬如说,外道要修初禅,他没有佛弟子的无常无我的智慧,要比佛弟子慢很多很多,他完全从事相上。譬如说,从初禅到二禅,他要呵责觉观,他是用骂的方式。这个小孩子怎样,骂他、骂到他停下来。佛弟子也是思惟过患,但是他还能够观察他的体性是无常无我的,这个时候我们在解脱这个东西的干扰更快,多一层智慧。平等舍也是一样,要离开三禅,实在是不容易。但是圣人他为什么容易呢?他有无常无我的智慧,观察快乐的本性是毕竟空,它只是一种暂时的因缘,如梦如幻而已,不真实,就像作梦一样,它不是那么真实,所以他就能够从那个地方走过去。一般的凡夫跟外道都困难,他认为这是真实的,就很难,很难走过去三禅。很难走过去三禅怎么办呢?我们讲三明六通八解脱。八解脱没有三禅,初禅、二禅、四禅、四空、还有灭尽定,就是九次第定,总共是八解脱。三禅,它跳过去。一般人在三禅当中走不过去,因为你认为这个快乐是真实的,你会被它绑住。
问:?
答:佛弟子看到经典,会知道这个是个陷阱,他会避免。他可以直接跳到四禅,他喜跟乐同时灭掉。就像狮子奋迅,佛法有狮子奋迅,就像狮子从这个山跳到那个山,外道的禅定他不能狮子奋迅。譬如说,外道要入四禅,一定要先入初禅,才入二禅,才入三禅,依次这样。佛弟子他不必,他可以直接从初禅跳四禅,从四禅跳初禅,他可以跳来跳去,因为他知道这个心是无自性的,他在操作这一念心的时候,他比较自在。就像阿加曼尊者要现什么神通,这个神通必须要有形式,要到初禅。他就要进入到初禅,才能现这个神通。
问:?
答:他入了三禅,他的时间相跟外面的时间相不一样,他觉得时间很短,但是出来已经过了很久。阿迦曼尊者虽然得到禅定,但是他的色身还是欲界的色身,还是需要休息。就是说他有四禅的功德,但是他现在的果报还是欲界的果报。肉身还是要休息。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