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学概要 十七(4)

问:? 答:天人的果报太快乐,因为他的色身又健康。一个人道,带一点病痛,诸佛以苦为师,看到病痛就知道要追求涅槃,出离解脱,所以天人很难修行,天人几乎是没办法修行。目犍连尊者有一个皈依弟子叫祇婆。天医啊

问:?
答:天人的果报太快乐,因为他的色身又健康。一个人道,带一点病痛,诸佛以苦为师,看到病痛就知道要追求涅槃,出离解脱,所以天人很难修行,天人几乎是没办法修行。目犍连尊者有一个皈依弟子叫祇婆。天医啊!祇婆是一个大富长者,很尊贵的种性。他在生的时候,不管他年纪多大,只要看到他师父来,目犍连尊者。不管是在他的房间、或者是路边、在大庭广众之下,他只要看到目犍连尊者来,他一定跪下去跟他师父顶礼。他死了以后才生天。生天以后,目犍连尊者僧团里的比丘生了一场病,病了很厉害,所有的医生来都看不好。目犍连尊者就用神通到忉利天去,去找他的弟子。当然阿罗汉一入定就知道他的弟子到那里去了,去找祇婆。这个时候祇婆现天的果报,坐车乘,带着天女飞过来、飞过去,在天上玩乐,看到他师父也不下来顶礼,双手打个招呼就好。打个招呼,师父你来了,什么事呢?目犍连尊者说:「我们一个比丘生病了,怎么治都治不好,怎么怎么的。」祇婆说:「断食就好,断食三天就好。」目犍连尊者看到他的弟子在上面玩乐,摇摇头就下来了。我们看经典,佛陀不赞叹天,不赞叹天的果报。因为站在圣道的角度。为什么呢?当然生天的人,他烦恼淡薄,但是经常处在一个殊胜的五欲的境界,你经常起贪欲心。刚从欲界天来到人道的天人,贪欲心很重,很难修行。从畜生道来的人,特别愚痴,讲半天,他就是话听不懂。阿修罗道的人来到人道,瞋心很重。如果是色界无色界的天人来,个性非常清高,烦恼很淡薄。就是说,你今天到天上去了一趟,几万年的快乐果报,作了一场美梦。但是「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总有一天摔下来,摔下来的时候,你又要从新开始。从新开始修学佛法就有困难,因为你去一次天上以后下来,贪欲心很重,很难修行。色界是最好,无色界也不好。我们会讲到,无色界的天,愚愚钝钝,暗钝,因为这个定太深了,禅定太深了。四禅是最好。窥基大师说:如果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要到四禅天去,三界里面的四禅。四禅是最好修行的。四禅的标准也不容易,你看看就知道。
业果大小
十善业有上品、中品、下品,三种的十善业。这个品位是怎么安立的呢?
「一、曰心-为猛利意乐所作。」
你做这个法,是一个很强烈的意乐。「猛利意乐」很重要,所以我们修什么法,不要随便。譬如说,你今天持大悲咒,你随随便便持大悲咒,那个愿力很薄弱。念佛也是一样,你随随便便念佛,那个功德也是很薄弱。所以藕益大师讲:念佛先培养信心,你要思惟名号的功德。「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虽然有一滩污浊的水,这个水什么脏东西都有,可是没关系,我有清水珠,这个清水珠入水一尺,水清一尺;入水一丈,水清一丈。清水珠这个宝物啊丢到浊水当中,浊水不得不清。比喻说我们内心有无量无边的烦恼罪业,没关系,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佛号是一个大功德法具,这句佛号经过我们念诵听以后,到我们心中,能够把我们无量劫的罪业消灭,有这种力量。你刚开始可以发一点时间,去思惟名号的功德。这个时候干什么呢?培养你对佛号的意乐,这个时候你再来念佛,佛号的业力就强。打佛七也是一样,打板就进去,也不知道这个法宝他有什么功德?这个时候念起来没有意乐,没有猛利的意乐。打佛七之前,能够先思惟一下佛号的功德,念佛的殊胜,这个时候的业力就强。所以说我们业力轻重跟你心中的意乐有关。
「二、曰境-为三宝、圣人、父母、师长等。」
殊胜的福田。这个田很肥沃,你栽培少数的种子,就能够生起很多很多的水果,所以这种境界,造善造恶果报都很大。
「三、曰相续-谓数数造作,无有悔意。」
不管是造善造恶,你内心特别的坚固,今天造,明天造。所以我们修行。古人讲:「滴水常流,则能穿石。」不要小看你每天作早晚课,拜一部八十八佛,或者念几声佛号,念一千声佛号、两千声、三千声佛号,可贵就在这个数数造作。譬如你拜一部八十八佛,你今天拜,明天拜,拜它十年,拜它一辈子,这件事就不可思议,这个业就不可思议。造恶业也是一样,你虽然造的是一个微细的恶业,但是它也是一样,滴水常流,则能穿石。你经常造作,这个罪业也不可思议。所以说数数造作,它也会变成一个强大的业力。
这个地方是讲善恶的业果判断,曰心、曰境、曰相续,三种情况。这是讲到欲界天的果报。这个果报是由十善业所成就。
庚二、四禅定
前面的善业是一种散乱心的情况,这以下是一种专注的力量。
言「四禅定」者,为行者厌离欲界「麤、苦、障」之感受,欣求上二界「净、妙、离」之禅味,修习世间禅定,降伏世间五欲,使令内心归于「凝然不动,心一境性」之状态,于中就其定境之浅深,有四种差别,名「四禅定」
第一段先讲出他的修行动机。修行人他厌离欲界的「粗、苦、障」,欣求上二界的「净、妙、离」。修习禅定的动机,修行人他观察欲界的身心果报体,有三种的问题。第一个是粗。就是我们欲界的色身很粗重,一个人六十公斤、七十公斤,一块肉感到很粗重,打坐的时候,气血也不顺畅,感到这个色身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内心也是粗重,内心也是烦躁恼动,内心的恼动状态,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这个叫粗,就是身心有一个粗重性。第二个苦。欲界的身心世界有很多很多的逼迫性,很多很多苦的感受。第三个障。障就是不得自在。欲界的身心世界不得自在,我现在的色身是这样,我没办法改变自己,我内心当中也不得自在。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人总是想要离苦得乐,人总是想要增上。这个时候能够思惟上二界,色界、无色界的果报体,有三种功德。第一个「净」。就是寂静的意思。身心特别的寂静,没有扰动的状态,没有这种粗重性。「妙」就是说色界的果报体,它有一种殊胜的三昧乐,禅定的三昧乐,这种三昧乐微妙不可思议。「离」,色界无色界的身心,它能够自在。他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一念之间就可以达到。这个扶尺是一个木头,色界天人说这个扶尺是一个黄金,这个扶尺就变成黄金。他受用果报能够自在,随他的心情而自在。他思惟上二界有净、妙、离的功德,欲界的身心,就算你是一个国王,一个转轮圣王,都还是粗、苦、障。所以说他想要欣求净妙离的功德,这个是他修习禅定的一个动机。他怎么办呢?
「修习世间禅定,降伏世间五欲。」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