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静波法师: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考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佛教在线4月1日消息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获奖征文、静波法师的“对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考”提要:佛法是现实生活中缘起法透视和训练的结果,即随缘起即是性空,而性空不碍缘起。如此,则佛教徒不能回避现实的责任与义务,针对于此,通过探讨,试图解决人性的迷茫与困惑,思维的局限与狭隘。如是,则海阔天空,在承当的过程中,净化心灵,遵守规则,相互包容,广结善缘。由此,即能促进人类共存共荣。

静波法师简介: 静波法师于1986年在哈尔滨极乐寺披剃出家,1988年就读于中国佛学院,1994年任教于中国佛学院,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及哈尔滨极乐寺住持。


    关键词:佛教佛法和谐因缘

Pondering over the Constructinga Harmonious World
    Ven. Jingbo
    Abstract:Buddhist dharma is a result of thinking and training of dependentorigination beings in the reality, that is, a dependent origination means emptiness, and emptiness does not hinder dependent originations. Thus, Buddhists cannot evade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in the reality. Hereby, this article tries to dissolve the bewilderment in the human nature, and the limitation and parochialism in thinking. In this way, it will become unrestrained.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process of undertaking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people should purify their minds, observe rules, tolerate each other, and do good things. If so, the co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will be advanced.


    对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考
   

静波

中国政府所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应该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础。这是客观理性的选择,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表现。而和谐是建立在一个共同规范基础上的彼此认同、求同化异。“和谐”,在佛教看来,是和合,是和平,是能够使人心情愉悦的一种状态,没有恐惧,没有仇视,没有妒嫉等不良的情绪。在佛教的理论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和谐的依据。

一、 缘起论奠定的和谐

回首当年,一位叫舍力弗的修行人,询问佛陀弟子马胜:“你的师父是谁?他说什么法?"马胜比丘回答说:“我的师父是释迦牟尼,他说的法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做如是说’。”可见,任何事物的存在与消逝,都不过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而已。存在不过是个过程,没有办法停留。由此,我们同意人们价值观念的相对合理性,但并不是执着。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因缘,是由汉明帝夜梦金人而起,遂有派人去印度迎请佛法,有白马驮《四十二章经》入东土,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华夏,成就中国第一座寺院——洛阳白马寺等佳话。当然,由于皇帝的特殊因缘,效果自然不同凡响。

被中国皇帝请进国门的佛教,为了扎根于中国土壤,争取生存空间,采取了随缘即与时俱进的方式,如:

(一)遵守中国的国家法律。佛教的戒律明确规定,若我的戒律同所在国家的法律抵触时,以所在国家的法律为主。可见,真正的佛教徒是守法的模范。

(二)讲解佛经的方法——“格义说”。即采用老庄思想来诠释佛经中的观点,使佛教逐渐被中国人理解、消化和接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不喧宾夺主。无论是政治上还是教理上,都能理性定位,即在尊重并依靠所在国家政权的基础上,把握自己的信仰,是一种影响并受益至今的和谐。正如东晋高僧道安大师所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四)同中国的伦理相契合。佛教的“报四重恩”说,即报佛恩、报国土恩、报父母恩、报众生恩,同中国人的伦理思想相融合,最终被接受、吸纳、消化,形成独特的中国佛教的存在形式。

就佛教自身存在的因缘和谐而言,汉传佛教的僧人,有独身、素食、住寺院、僧装的四个条件,同时还有“六和精神”即“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并且认为“和尚”的定义,应是“以和为尚,故名和尚”。

二、佛法与现实共处的和谐

(一)“放下”而不是“放弃”的和谐。佛教的修行即实践,是一种内观的方法。对于外在事物的态度,是放下而不是放弃。我们接受好坏、高低、贵贱、美丑等现象。因为佛法中明确规定:“佛法不与世间争",“恒顺众生”,“佛法与世间无违”。虽不否定,却深知变化无常。而不变的,往往是我们的错觉。因此,面对现实历事练心、历法观行,训练自己不去执着。感受“但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在这样的过程中,放下情绪化的缠绕,并不是放弃承当的责任和义务。

(二)一多相容的和谐。因为放下不是放弃,所以佛教徒面对现实,会转化现象在心中的执着。待到因缘成熟之际,就会突然的发现“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真实不虚,是一种完全醒来后的感受。当年的释迦牟尼佛曾经手持一朵鲜花,示现诸大弟子。只有大迦叶破颜微笑。于是佛陀就说:“我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此中“鲜花”,代表一切现象的分子,一如大海中的一滴水,是汇聚大海的基础。我们相信,一滴海水就是大海,而大海也就是由每一滴海水形成。又如《梵网经》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释迦”,《无量义经》说“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就如同金饰归于金性。如此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二者之间相依相待,如此则圆融无碍。

(三)换位思考的和谐。每个人的因缘是不同的,需要彼此换位思考。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如同戴着有色眼镜。红色眼镜的人看世界是红色的,绿色眼镜的人看世界是绿色的等等。因为每个人认识的局限,会导致每个人世界的局限。除非别人愿意,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别人眼镜的颜色与自己一样。不但如此,我们最终是要把眼镜摘下来的。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往往就会有更多的包容。佛教所说的“如意”是指“回头才如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双赢”,恰如一句流行语:行走于江湖,与其你死我活,不如大家都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