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省思物欲过患获得佛法真谛(6)

现在做科学研究的人,几乎没有不依靠电脑的。电脑也普遍运用于交通、通讯、商业、办公、学习、娱乐等各个领域。电脑比人工便捷,就好比一个是走路,一个是坐飞机。但电脑用得多了,生活也就跟着机械化了;生活机械

现在做科学研究的人,几乎没有不依靠电脑的。电脑也普遍运用于交通、通讯、商业、办公、学习、娱乐等各个领域。电脑比人工便捷,就好比一个是走路,一个是坐飞机。但电脑用得多了,生活也就跟着机械化了;生活机械化了,心灵也就变得机械化了,人慢慢就变成会使用电脑的机器了。其实中国古代一些有远见的人,就曾经批评过这个问题,不赞成把人心搞成机械化。中国春秋时期的大寓言家庄子,他甚至连辘轳这样一个很简单的、用来打水的机械装置都反对。因为用机械容易让人培养机心,人就会向心外去求,追求物质方面的方便、享受等等,所以他就不赞成。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完全复古,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种种的缘起,也有它的必然性,关键是要全面地认识这些问题,看清楚物质文化过度发展的负面影响,并想办法去改善。在当今亚洲国家中,日本人受西方物质文化的影响和毒害最为突出。日本经济非常发达,科技也很先进,并且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至少不输于欧美。日本人的时间观念非常强,真的是用分秒来计算。早晨上班前,地铁车站里满是奔跑着赶点上班的人。他们的工作是非常程序化、机械化的,不能乱来,连开会都必须走固定的程序。因此日本人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很多人整天陷在苦恼当中,自杀率很高。在机械化的时代,一个人如果越接近机器人,有可能生产效率就越高,但是接踵而来的苦恼也越多,内心的孤独感也就越深,这是成正比的。这些苦就是现代物质文明片面发展所带来的。

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社会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无论是社会经济结构还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与传统的农业社会有很大的不同。最近二十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是也伴随出现了许多副作用,人们在精神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怀。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叫作“职业枯竭”。什么叫职业枯竭呢?不是说找不到工作,而是说现代人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身心非常疲倦,长期下来,人变得越来越不想动,没有了理想,也没有了生活的乐趣,只是天天在硬耗,对人的热情、慈悲、智慧等慢慢地都枯竭了。

几年前,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许燕曾对此作过调查,结果发表在2004年8月15日《中国青年报》上,调查显示这种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些人大部分是教师、新闻工作者、警察、医护人员,甚至包括心理咨询师。其中北京中关村地区的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为53.34岁,比十年前缩短了5.18岁。这说明他们长期超负荷工作,承受的压力太重。这些人表现出的症状是: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减、价值观降低、人性化淡薄;甚至出现精力不济、极度疲倦,乃至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等。另外,不久前北京安贞医院公布了其历时10年在70万人中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脑梗塞、脑出血等急性脑猝死,35岁年龄组的男女发病率分别增加了136%和220%;急性冠心病,45~49岁年龄组的男性增加了50%,55~59岁年龄组的女性增加了32%。

所有这些都说明社会压力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在要在社会上生存立足,得到一席之地,绝对要承受这么多压力,否则不会有一点点成就。这种现实状况谁也没有办法否认,因为大家也没有办法不去工作,但是你干着也没有意思,你的生活没有热情,没有希望,这样就造成职业枯竭,身心的能源枯竭掉了。

这些状况都是人为造成的。整个世界的潮流都在往这方面发展,因为不可能不用电脑、网络、手机,不用它们是不现实的。只要人们的心中希求方便、快捷的工具,类似的东西就会被发明出来,并不断地更新换代。电脑、网络、手机的普及,也就是短短十到二十年间的事情,现在世界上哪里有一举一动、一点点小事情,就会影响到全球,真的成了“地球村”。而这些新的传媒、通讯工具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让人们变得越来越忙,一天到晚都被各种信息所包围。

现代社会上的信息量不知比古代要大多少倍,每个人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无形当中,我们人的智慧,反而显得越来越不够用。社会的变化很快,人的思想、观念也常常会发生问题,变得错乱、混乱,自己主宰不了自己。这样下去,就会非常迷茫、困惑,不知所措了。很多年轻人在遇到问题时,常常不知道怎样抉择,更进一步来讲,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观如何来认识、如何来诠释,人活在世上的意义究竟何在等搞不清楚。在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追逐功利的价值取向愈演愈烈,整个世界的潮流都是如此,无疑会把人塑造成机械化、物质化的人。所有这些,对我们心灵的影响乃至摧残实在是太大了。

现在社会的问题、心理的问题、家庭的问题等等,层出不穷,这当中包含了大量的痛苦。为什么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类的痛苦却越来越多?这些痛苦的来源,就是因为人性里头有一部分不是机械性的东西,属于灵性的方面,被埋没掉了。人虽然有机械的一面,就象我们脑神经当中的组织,以及生理上的种种反应,这和物质有关;但还有另外一种不属于物质的,属于心灵方面、灵性方面、悟性方面的层次,这方面懂的人就不多了。而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佛教、儒家还是道教,都非常重视在心性上做功夫,从中开发智慧的宝藏。如《佛祖历代通载》说:“是故诚者,圣人之性也。寂然不动,广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行止语默无不处极也。复其性者,贤人循之而不已者也,不已则能归其源矣。圣人知人之性皆可以循之其不息而至于圣也,故制礼以节之,作乐以和之。安于仁乐之本也,动而中礼之本也。故在车则闻和鸾之声,行步则闻佩玉之音,无故不废琴瑟,视言行循礼法而动,所以教人忘嗜欲而归性命之道也。道者至诚而不息也,至诚而不息则虚,虚而不息则明,明而不息则照天地而无遗。非他也,此尽性命之道也。哀哉!人人可以及于此,莫之止而不为也,不亦惑耶!”(卷第十六)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