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省思物欲过患获得佛法真谛(5)

如何去体验佛法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说:“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为入法之初基,智为究竟之玄术。”(卷第一)也就是说要想真正体验到佛法的

如何去体验佛法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说:“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为入法之初基,智为究竟之玄术。”(卷第一)也就是说要想真正体验到佛法的真实性,必须首先有一定的信心,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学得进去,然后再步步深入。如《梵网经心地品菩萨戒义疏发隐》说:“是知放下屠刀,千佛一数,为有信故。毁訾不轻,千劫堕落,为无信故。信为入道之门,岂虚言哉!”(卷第二)

《大智度论》说:“若人心中有信清净,是人能入佛法;若无信,是人不能入佛法。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是不信相。信者言:是事如是。譬如牛皮未柔,不可屈折,无信人亦如是;譬如牛皮已柔,随用可作,有信人亦如是。复次,经中说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取宝;有信亦如是,入佛法无漏根力觉道禅定宝山中,自在所取。无信如无手,无手人入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入佛法宝山,都无所得。佛言:若人有信,是人能入我大法海中,能得沙门果,不空剃头、染袈裟。若无信,是人不能入我法海中,如枯树不生华实,不得沙门果,虽剃头染衣,读种种经,能难能答,于佛法中空无所得。”(卷第一)

有人会说,你必须先把佛教的道理都讲清楚,我才会信,否则我就不信。其实这种逻辑是不成立的。我们可以仔细看一下,世出世间的事情,哪一样是你把道理全都搞清楚了才去做、才去学的?小孩子大多是吃妈妈的奶长大的,你是先搞清楚妈妈的奶有营养才去吃的吗?等到上学以后,老师、家长就会教育我们:今后要想有出息,就要上大学!我们就会努力地学习,拼命地去考大学。你是等到把大学里是怎么回事都搞清楚后才去考大学的吗?没有一样例外,你想要学一样东西或者做一件事情,总归要有一定的信心,你才会去学、去做,否则一开始一点信心都没有的话,你就肯定会排斥它,那就一切免谈了。为什么小学生学东西比较快,老师也容易教,因为小孩子单纯,对人容易有信心,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学;越大就越不容易教,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接触到各方面的信息也就越多,人的烦恼越来越多,疑惑、慢心越来越重,自己的见解也越来越强,就不容易产生信心。所以有句话叫“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踢足球、学电脑都要从小孩子抓起。学佛也是一样,越早越好,越单纯越好。

学佛决不是只让我们相信就可以了,由信入门以后,就要不断地学习,通过闻思修、戒定慧的用功做身心的试验,慢慢地增长智慧,开启心性,破除对佛法的迷信和邪见,所以叫“智为能度”。因此佛法绝不是迷信,而是讲求正信,即要由初始的敬信趣向觉悟的智信。佛法不是不准有疑问,恰恰相反,在学佛的过程中,鼓励自己去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禅宗的修行讲要对自己的生命起疑情,才能最终破迷开悟。如《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说:“参话头,不外起疑情,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疑,即参也。夫疑之之念,固为觉体之障,而因其势而善用之,则反可假之以为破障之术。盖以疑之与悟,其机相待,其势相因,故求悟者,必贵疑也。夫人心之机不凝结,必不能开豁。如隆冬闭塞,实酿泰元,若气泄而不完,则其发生也必无力。故贵疑者,疑则凝结也。法界之源不深研,必不能远到,故凡疑者必深研也。是知疑为悟因,悟为疑果。殆若暗必有明,吸必有呼矣。可无疑乎!”(卷第八)

佛教是非常注重实证的宗教,经典中所描述的心灵境界,都是我们可以亲身体验、证得的。不管是学佛教的哪一个宗派、法门,只要依照佛陀、祖师大德、善知识的教诲去实践,就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如《归元直指集》说:“太原曰:师谓佛法利益世人,不知有何利益?空谷曰:参禅悟道者,得明心见姓之益;穷究经教者,得明通玄旨之益;依法修行者,得渐入菩提之益;持戒念佛者,得生净土之益;持戒禅定者,得生天上之益;归依信受者,得善根福慧之益;善心敬佛者,得善因福果之益;依信不作恶者,得不烦刑法之益。佛法行于世间得阴翊。”(卷下)

学佛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利益,但是由于心灵的世界是无形无相的,看不见、摸不着,因此佛法的体验对于现代人而言是有相当难度的,因为现代西方化的教育都是物化的、实际的,时代的潮流都是引导人们向外驰求。要想转变方向向内求,在佛法“内明”之学上做功夫,对物质文明的偏失做一个深入的省思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三、物质文明片面化,人心灵性难启发

近代科学和工业文明,非常注重文化———物质化的文化,专门研究物质,并且过度、片面!这种过度重视物质化文化的发展过程,刚开始是创造可以节省能源、替代体力劳动的工具,比如自行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缝纫机等帮助人提高劳动效率的工具;后来慢慢影响到人的感官,如收音机、录音机、CD、VCD、电视、电影等;发展到今天,电脑、网络的出现,大量替代了人们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比如靠电脑来做设计、处理信息等等。所计较、追逐的都是物质的层面,跟我们的心灵没什么关系,只是一味刺激人的感官、满足物欲,不能解决我们身心的苦乐问题。正因为这样,人心才越来越苦闷,越来越躁动,不得安宁。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