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学概要 二(5)

总摄魔界,动魔宫殿。」 清净的 法语 ,一进入你心中的时候,就把你无量劫来心中的烦恼,那个宫殿就动摇了。乃至于你内心的烦恼魔就开始怖畏,就开始归伏。就是透过智慧的圣觉,慢慢、慢慢能够调伏你心中的欲望。经
总摄魔界,动魔宫殿。」清净的法语,一进入你心中的时候,就把你无量劫来心中的烦恼,那个宫殿就动摇了。乃至于你内心的烦恼魔就开始怖畏,就开始归伏。就是透过智慧的圣觉,慢慢、慢慢能够调伏你心中的欲望。经典上说,有一个比丘,他淫欲心很重,重的非常厉害,他要把男根给切断。佛陀说:你这样是不对的,你要断的是你心中的烦恼,不是断那个男根。问题不在那个地方。所以佛陀的意思,烦恼的根源是来自于你内心的颠倒,这个只有用智慧的观察,看到诸法真实相,才能够使令烦恼熄灭。我们刚开始在法义上的受益是调伏,就是总摄魔界,动魔宫殿,众魔慑怖,莫不归伏。
「掴裂邪网,消灭诸见。散诸尘劳,坏诸欲堑。」这地方是讲有断烦恼的力量,断惑证真。随着内心戒定慧的功力慢慢增长,就能够掴裂邪网,「掴」用手去拍击,邪知邪见就像蜘蛛网,很难解开的。我们透过佛法的思维,把蜘蛛网给消灭,主要是消灭我见的颠倒,消灭诸见。散诸尘劳,坏诸欲堑。见惑断了以后,断思惑。烦恼就像灰尘的染污,像劳动一样的疲惫。堑指的是深坑。一个人生起欲望以后,往往是越陷越深的,欲的坑。这地方是讲断惑,断除烦恼的力量。
第三段讲宏护正法。
「严护法城,开阐城门。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当我们断除烦恼以后,这一方面,我们就有很多很多的经验,跟很多很多的智慧。这时我们会做两件事,第一个严护法城,开阐法门。洗濯垢污,显明清白。我们对法义会更加深入的去思维,自受用,就像我们去保护我们这一念法城。把这个法门增加的广大,开阐城门。使令我们内心的污垢洗的更清净,更加的清白。这是第一个,在自受用上面会增长。第二个、我们会有慈悲心,在众生的颠倒世界,我虽然从法义当中得到了觉悟,得到了解脱。但是这个生命当中,还有很多很多如母的有情,他们还在颠倒当中,他们在痛苦当中,而他们又不知道痛苦是怎么来的,不能把痛苦的根源找出来,当然不能消灭。他们生生世世流转,根本没有离开痛苦的因缘,所以这个时候菩萨生起悲心。光融佛法,宣流正化。来到众生的世界,就从山上走到人间,建立一个念佛道场,建立讲堂,有各式各样的因缘,把他自己修行的心得,透过语言文字,传递到众生的心中去。光融佛法,宣流正化。前面两段主要是在山中的自利,第三段是利他。这三段是赞叹我们学习佛法所得到智慧的功德。
第二小段是讲福报,「入国分卫,获诸丰膳。贮功德,示福田。」佛陀来到人间,除了说法度众生以外,他还入国分卫。分卫就是乞食。佛陀本身是不从事生产,为什么?因为从乞食当中让众生种福田。获诸丰膳,贮功德,示福田。佛陀无量劫来,修习种种的波罗蜜,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他内心当中有种种波罗蜜的功德,当众生把饮食布施给佛陀的时候,众生也能够种福田。阿育王,是佛陀灭度一百年后的一个转轮圣王,统领整个古印度。阿育王怎么有这样的福报呢?就是过去生跟释迦牟尼佛同一个时代,佛陀跟阿难尊者去扥钵的时候,阿育王是个小孩子,在沙滩上玩堆泥沙的游戏。正当佛陀跟阿难尊者经过的时候,阿育王跟他旁边的同伴说,这个人长的很庄严,我们应该供养他。就到城堡去,拿着沙作的珍宝,结果他太矮了,他的同伴就趴下去做他的椅子一样,踩在这个小孩子上,就把泥土供养佛陀。本来阿难尊者要制止的,佛陀说不能制止。他是以善心供养。就把阿难尊者拨开。用钵去接受这个孩子的供养。供养以后,跟阿难尊者说,这个泥土拿回去,到寮房里面土地有一个破洞,把这个地方填平。这个时候佛陀也预言,这个小孩在我灭度后一百年,在印度以转轮圣王出世,而且护持我的正法,经典上有记载。所以在经典上说,我们能够供养一个真实的佛陀,不要讲佛像,遇到一个真实的佛陀,就不得了。因为佛陀是十法界最殊胜的福田,所以这个田特别肥沃。你用小小的种子,他就栽出很多的水果。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天到忉利天为母亲说法,去了九十天。这个时候佛弟子受不了了,太久没看到佛陀,大家心不安。优填王就说,我过去经常看到佛陀,现在没看到佛陀,心情就不好,坐也不对,吃饭也不对,睡觉也不对。就找一个画师来,请阿罗汉带这位画师到忉利天去看佛陀的相状,把佛陀的相状画出来。画出来以后,就拿到人间,用泥土作出一个相状,供养起来。起欢喜心,每天礼拜供养。佛陀九旬为母亲说法以后,报父母恩以后就来到人间。人间的佛教徒、阿罗汉、弟子就去迎接佛陀。这个泥土作的佛像也去迎接佛陀。佛陀看到这个泥土以后就跟他授记说,你永留人间,作众生福田。这意思是说,佛陀虽然灭度,但是留下了佛像。也留下舍利子,但是舍利子有限,大部份到龙宫去了,大部份被龙王保存去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佛像,不管是泥土的、玻璃纤维的画像作我们的福田。我们修行菩萨道,一个是智慧,一个是福德。两足尊,两只脚,缺一个脚都不能活动的。我们看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主要都是在修福报的,当然这当中有皈依的意思。这三个的所观境主要是如来。礼拜、赞叹,赞叹包括称礼,第三个供养。所缘境都是佛,佛的境界。不管是佛像,纸作的,泥土作的,但是修福报是不够的。福报以后开始忏悔、随喜、灭罪。灭罪以后,后面就修智慧,请佛住世,请转*轮,正式修智慧。请善知识住世,来为我们说法,增长我们心中的智慧。有了福德智慧以后,开始起大悲心,恒顺众生。恒顺众生的根基,为他说法,成就利他的功德,前面是自利的功德。不管修福、修慧,成就自身的功德。恒顺众生是利他的功德。最后把自利利他的功德,我不求自受用,普皆回向,回向法界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真如佛性,三种回向。十大愿王是一个很明确的菩萨道的次第,来到佛门当中先拜佛,称念佛的名号,供养佛陀,一方面灭罪,一方面修福。慢慢,慢慢听闻佛法,调伏烦恼,然后广度众生,最后回向无上菩提,回向真如法性,回向法界众生。佛陀的出世也是这样的道理,一开始用身业的神通,用口业的说法,使令众生增长智能。佛陀也到处乞食,使令众生在礼拜佛陀的时候、赞叹佛陀的时候、供养佛陀的时候,成就种种的福报,这也是佛陀出世的一个因缘。假设佛陀不出世,我们现在就没有佛像好拜,我们就没办法去成就福报。所以我们今天有佛像好拜,是感谢佛陀的出世,是这个因缘。这是讲到佛陀出世,成就我们智慧跟福报两种功德。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