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你能够把这个生灭的法停下来,这个时候就是寂灭。不是离开了生灭法后有寂灭,就像波浪,波浪停下来就是水。这个仙人听到以后,很大的欢喜,就从这个高山上跳下来。这个罗剎鬼被他感动了,变成一个很大的床座,把这个仙人给撑起来。撑起来以后就跟他顶礼说,「你真是不得了,你如此的精进,你很快能够成就无上菩提。希望你成就无上菩提以后,赶快来度化我。」罗剎鬼讲完以后就消失掉。这是在涅槃经讲到释迦牟尼佛的前身。 「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为了求得半句偈的法,而舍掉他的全身。把法的尊贵重于自己的色身。 「今佛法流布,赖迦叶阿难二祖,彻底悲心,人皆视作等闲。」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佛陀已经灭度。但是佛陀那些法语,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所开示的那些真理,这些光明都被记载下来,我们还能看得到。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得到佛陀在世讲的那些话呢?这当中有两个人值得我们要去感谢。第一个迦叶尊者,第二个阿难尊者。 佛在世的时候,迦叶尊者喜欢修苦行,不喜欢跟人群接触,都是在坟墓那个地方打坐,修无常观、不净观。帮助佛陀宏扬佛法是舍利弗跟目犍连尊者,这两个都在佛陀灭度之前都灭度了。佛陀灭度的时候,佛陀就把迦叶尊者招回来,就告诫迦叶尊者,要把佛的经典加以结集。佛陀灭度以后,僧团乱成一团,没有一个主。迦叶尊者就打板,打这个楗棰,集合所有的阿罗汉,告诉阿罗汉:「你们先不要灭度。」那时候许多阿罗汉想灭度,心灰意冷,所皈依的佛陀灭度了,这世界上没有光明,没有希望。阿罗汉不像菩萨那么有慈悲心,他们度化众生是随缘,他们也想灭度。这时候迦叶尊者就提醒阿罗汉先不要灭度。他说:「我们应该感谢佛陀的恩德。感谢佛陀的功德有两个,第一个色身的供养,第二个法身的供养。佛陀的舍利子,这个色身的供养不是我们出家人该管的事,就交给所有的国王去分配。由这个国王、龙王、诸天去分配,我们不干预。我们出家的僧团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法身的供养。把佛陀一生当中,所宣说的真理,把它记载下来,流通到后世去。」这个就是迦叶尊者的功劳。他以他的威德力,因为他的戒腊最高,他召集五百阿罗汉。这时阿难尊者也参加。阿难尊者他二十岁出家,他是做佛陀的侍者,做了几十年佛陀的侍者。阿难尊者有一个好处,他这个人记忆很高。「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他能够把佛陀一生所说的法语都记下来。所以在结集的时候,是阿难主要在宣说经典的。所以今天我们能够读到经典,是迦叶尊者、阿难尊者,两位祖师的彻底悲心。「人皆视作等闲」,但是我们一般人看经典,都把它当作很平常。没有想到,我们今天生长在末法时代,能够看到佛陀祖师的法语,这个是很珍贵。 「殊不知恒沙世界,无量劫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闻也!」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这个宇宙无量无边的世界当中,如恒河沙这么多的世界当中,他们有很多的众生,在无量劫的时间当中,连大乘妙法的文字都不可得,想要去读读法华经、读读楞严经、读读金刚经都不可得也。就是他们一生当中,根本没有机会去听闻佛法,去增长他的智慧光明,没有机会。因为经典已经是不流通了。这个就是法的尊贵。这一段主要是讲到,第一个佛法是眼睛,修行是脚,就是以解导行。解门是行门的引导。第二个是说明,我们在无量劫当中,能够得到人身,又遇到佛法的住世,这个机会是不多的。这个值得我们珍惜的。 第二段「有自负参禅者,辄云:『达摩不立文字,见性则休。』有自负念佛者,辄云:『止贵直下有人,何必经典?』此二辈人,有真得而作是语者,且不必论。亦有实无所得而漫言之者,大都不通教理,而护惜其短者也。 予一生崇尚念佛,然勤勤恳恳劝人看教。何以故?念佛之说,何自来乎?非金口所宣,明载简册,今日众生,何由而知十万亿剎之外有阿弥陀也?其参禅者,借口教外别传,不知离教而参,是邪因也;离教而悟,是邪解也。饶汝参而得悟,必须以教印证,不与教合,悉邪也!是故学儒者,必以六经四书为权衡;学佛者,必以三藏十二部为模楷!」这一段是莲池大师的开示,分成三段来说明。 第一段、「有自负参禅者」,负是凭恃。有些人士参禅的,他经常说:「达摩祖师不立文字,见性则休。」达摩祖师所流通的法门,祖师禅。禅宗的传承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这句话怎么说呢?历代的禅宗祖师大德,他们都是开悟的圣贤。他们明白,佛陀出世的本怀,就是指导众生去断除我们的妄想,开显清净我们的本性。所谓的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佛法的文字主要是引导我们返妄归真。他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在教化众生,就不一定用文字来教化。譬如说,德山棒、临济喝。你到德山祖师的道场去,什么是佛法?他给你一棒,打的你昏头转向的,妄想停下来。你一回光返照,当下就是。或者你到临济祖师的禅堂去,什么是佛法?喝斥你。喝斥你以后,你一紧张妄想停下来,你也是回光返照,内心当中一片的寂静。祖师大德方便力,他能够以种种的方便,指导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引导你这一念妄想的心,让你的妄想停下来,看到你的本来面目。「见性则休」,要紧就是见到本性。所以禅宗有时候不一定靠文字的传授。「有自负念佛者,辄云:『止贵直下有人,何必经典?』」念佛的人就说了,念佛法门要紧的心中有佛号,心中不离佛号,何必要看经典呢?这是在莲池大师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莲池大师对这两种说法他是不同意的。 「此二辈人,有真得而作是语者,且不必论。亦有实无所得而漫言之者,大都不通教理,而护惜其短者也。」这两种人,参禅的说,达摩祖师是不立文字的。念佛的说,止贵直下有人。这两个人如果有真实的功夫。禅宗已经明心见性,念佛的已经一心不乱。讲出这样的话,当然是不必论。也有些实无所得,内心当中还是散散乱乱的,佛号也没有念成成片,明心见性,也没有明心见性,还在妄想当中。讲这些话就是不通教理,而护惜其短者也。讲这句话是在掩饰他心中的懈怠,看教理是耗神伤身。耗损精神有压力的,他为了掩饰他懈怠的心情,他就讲出这句话出来。 「予一生崇尚念佛,然勤勤恳恳劝人看教。」莲池大师慈悲,看到任何人都叫他念阿弥陀佛。他也很尽心尽力的,很诚恳的、至诚恳切的,劝人要去看教理,要解,要解行并重。为什么莲池大师要这样做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