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神会及其禅学思想(4)

若言看心,心无是妄,妄如幻故,无所看也。若言看净,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性净。不见自性本净,起心看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故知看者即是妄也。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功夫,作此见者,

若言看心,心无是妄,妄如幻故,无所看也。若言看净,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性净。不见自性本净,起心看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故知看者即是妄也。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功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看心看净,却是障道因缘。

所以,神会主张对佛性是直了见性,不加方便,他们强调的是般若慧,即由善知识开示,发菩提心,对般若空性切实体悟,“一念相应,便成正觉”,这是内心领悟上的一种质的跃进,和慧能思想是一致的。慧能在《坛经》里说过这样一段话: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教法流行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令自本性顿悟……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知佛也。

对于这种顿悟义,神会在《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中这样说:

事须理智兼释,谓之顿悟。并不由阶渐,自然是顿悟义。自心从本以来空寂者,是顿悟。即心无所得者为顿悟。即心是道为顿悟。即心无所住为顿悟。存法悟心,心无所得是顿悟。知一切法是一切法,为顿悟。闻说空不著空,即不取不空,是顿悟,闻说我不著(我),即不取无我,是顿悟。不舍生死而入涅槃,是顿悟。又有经云:有自然智、无师智、于理发者向道疾,外修者向道迟……如周太公、殷傅说,皆竿钓板筑,而简在帝心,起自匹夫,为顿登台辅,岂不是世间不思议之事。出世不思议者,众生心中,具足贪爱,无明宛然者,但遇真正善知识,一念相应,便成正觉,岂不是出世不可思议事。又经云:众生见性成佛道,龙女须臾顿发菩提心,便成正觉。……只显顿门,唯在一念相应,实不由阶渐。相应义也,谓见无念,见无念者,唯了自性。了自性者,谓无所得,以其无所得,即如来禅。

神会的意思就是顿悟象世间事,周代姜太公吕尚,原为平民匹夫,一旦受帝王赏识,顿时高升,辅佐天下。出世间事也一样,众生虽有贪爱烦恼,但一旦遇到善知识开示,便可在一念之中,了悟自性,修无念、无住法门,心无所住,了无所得,一生而得解脱。神会对此还作比喻,如登九层之台,要拾级而上,这是顿中立渐义,也就是“顿见佛性,渐修因缘”,也即是“如来禅”的含义。

“如来禅”本出自《楞伽经》,原文把禅分为四种: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这里的如来禅是大乘最高禅,具足六度万行,体悟空、无相、无愿“三空”,而达到如来境地。神会用这种“如来禅”名称,来表示慧能系之顿悟禅,认为这是最究竟最高之禅。唐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中对于各种禅从低到高作了区分,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静禅),他认为最后一种禅正是达摩展转相承的禅,他说:

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者,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

神会以如来禅自许为达摩正传,破斥神秀系之渐悟禅。《历代法宝记》中说:

东京荷泽寺神会和上,每月作檀场,为人说法,破清静禅,立如来禅,立知见,立言说,为戒定慧不破言说,云:正说之时即是戒,正说之时即是定,正说之时即是慧,说无念法,立见性。

这段文字概括了神会禅法的特点,以及与神秀系之不同,即如来禅与清静禅之不同。当然也就是我们上文所分析的顿与渐的不同,围绕这一中心,神会对北宗的批评批评还有一些,下文将结合神会的禅法加以分析说明。

2寂知指体

关于神会的禅法思想,其四传弟子宗密有比较精僻的论述,在其著述中对神会禅法很是推崇,认为是“最上乘禅”。在《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之下,宗密对神会的禅法这样总结:

疏有“寂知指体,无念为宗”者,即第七家也。是南宗第七祖荷泽大师所传。谓万法既空,心体本寂,寂即法身,即寂而知,知即真智,亦名菩提涅,应如谈以法性教对破相教五对义中所辨。此是一切众生本源清静心也,是自然本有之法。言“无念为宗”者,既悟此法本寂本知,理须称本用心,不可遂起妄念,但无妄念,即是修行。故此一门,宗于“无念”。

宗密指出的神会禅法的第一个特征是“寂知指体”。这实则是讲体、自性,这是神会对自性特征的新的发挥与理解。体的特性是寂灭寂静,作为人心的自性之体,本质上不光有其寂灭特性,而且自然常觉,常知,这就是“寂知指体”。禅宗的根本在于见性悟入第一义谛,即“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上下师承之间重视以心传心,但究竟以心传心的特征是什么呢?神会提出“寂知指体”,这样人们对于“见性成佛”、“以心传心”就有个入手处,比较易于掌握。对“寂知指体”有切实体证,就能开启本具的般若智慧,修行法门才渐渐大开。因此有“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之说。“寂知指体”用比喻来说,如湿是水体,水即以湿为体,人心自性本质以知为体,这种空寂自性之知称之为灵知,即心灵而不昧。它是与佛智相等的知,心本来俱有此知,不管人觉不觉其存在。《禅语录》中神会这样说:

心有是非不?答:无。心有去来不?答:无。心有青黄赤白不?答:无。心有住处不?答:心无住处。和上言:心即无住,知心无住不?答:知。知不知?答:知。今推到无住处立知……无住心不离知,知不离无,即无住。知心无住,更无余知……今推心到无住处便立知,知心空寂,即是用处。《法华经》云:即同如来知见,广大无边……

这里所说的心无是非,心无去来,无住等即是人之心体本质上是空寂的,是“无”,所谓凡圣,是非,去来等等只是凡情的计执,无有实性,心体无凡无圣,无是无非,所以对这种空寂的本质要知,“知心空寂,即是用处”,要时时于无住心体上立“知”,要时时“知”而不昧,这样才能随顺世俗而住于佛智,渐渐趋向正觉,无上正觉。总而言之,神会所讲的“知”,是修行之关键,迷悟之枢纽,也可以说是修行的前提。所以神会非常重神善知识之开示悟入正知正见,有正见才能生起正行。宗密《禅门师资承袭图》中这样说:

荷泽宗者,尤难言述……今强言之,谓诸法如梦,诸圣同说。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前达摩所传空寂心也。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迷时烦恼亦知,知非烦恼,悟时神变亦知,知非神变。然知之一字,众妙之源。由迷此知,即起我相,计我我所,爱恶自生。随爱恶心,即为善恶,善恶之报,受六道形,世世生生,循环不绝。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真心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之心,则爱恶自然淡薄,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精进。于解则见诸相非相,于行则名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行,应用无穷,名之为佛。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