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教的心性论及其特色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一、前言

本文引用南北传佛教共许的《阿含经》及相关的论典作为依据,来探索原始佛教的“心性论”。文中先厘清心的世俗性质和胜义性质,而后以缘起的动态过程来建立心识的流转和净化,并指出佛教心性论的特殊之处。

二、心的世俗性质和胜义性质

无始以来,三界内就有众生的存在,心性论的“主角”就是众生之心(意、识)。经典上将心的性质描述为“光明”、“光净”,在《长阿含经》中,释尊说:

识无形、无量、自有光。

《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中,释尊说:

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却为客随烦恼所杂染,而无闻之异生,不能如实解,故我言无闻之异生不修心。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能从客随烦恼得解脱,而有闻之圣弟子能如实解,故我言有闻之圣弟子修心。

从心的世俗性质来看,内六处与外六处接触时生起的六识心王,虽是无形无量,但有认知色、声、香、味、触、法的功能,这就是心的世俗性质,它能够明白地认知对象,不同于没有生命之物质。所有众生的心都有认知的功能,并依缘起而伴有不同的心所。无始以来,众生的心有“无明”这一心所伴随着,生起客随烦恼,如果不去听闻正法来修心,就会由于杂染而轮回下去;如果经由听闻正法来修心,就可灭除无明和客随烦恼而不再轮回下去。《杂阿含经》中,释尊也说:

如嗟兰那鸟种种杂色,我说彼心种种杂,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嗟兰那鸟心种种故,其色种种。是故当善观察,思惟于心:长夜种种[贪欲、嗔恚、愚痴所染];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T2,p69c,括号[]内的文字有补正)

此处用“素地”来代表心(心王),用种种图画代表种种心所,若未修心则为无明所笼罩,充满贪欲、嗔恚、愚痴;若已修心则充满明与智慧。无始以来,众生之心上有无明的有漏种子存在着,要经由亲近善士、听闻正法等外缘的配合来修心,才能播下出世的无漏种子,并拔除世间的有漏种子。佛教不同的部派对心性本净或不净有不同的看法,《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中说:

有执心性本净,如分别论者。彼说心本性清净,客尘烦恼所染污故,相不清净。……彼说染污、不染污心其体无异。谓若相应烦恼未断,名染污心,若时相应烦恼已断,名不染心。如铜器等未除垢时,名有垢器等;若除垢已,名无垢器等:心亦如是。

以上所提的心性的“光净”、“清净”是何意义?一个合理的看法是将“光净”理解为心的认知功能,这是世俗谛的性质。从异生之心修成圣弟子之心,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心的认知功能一直是光净的:先前之心是光净而杂染的,后来之心是光净而解脱的。这是心性本净的看法之一,是以心王的世俗“认知功能”来论断。心上有无明烦恼时,称为染污心,就像有垢的铜器;心上去除无明,呈现出明时,称为不染心,就像去垢后呈现光泽的铜器。由此可以看出“无明”与“明”这二心所,是处于“前客”与“后客”的地位,而心王这一主人,是刹那变化的,不可执为前后是一,就像去垢前和去垢后的铜器其实都是无常而非完全相同的。先前带染的之心与后来离染之心,其认知功能一直是光净的,先前之心与后来之心虽有关联,但不是完全相同,至少一个未修、一个已修,心之威力不同。不可将先前之心与后来之心视为全同。至于如何去垢?铜器上的垢有待外缘的清除,心上的无明也是如此。

对“光净”的意义,另一个合理的看法是将“光净”理解为心的空性、无我,这是胜义谛的性质,自性空的心上有无明时,称为染污心;自性空的心上完全灭除无明而生明时,称为不染心。在这胜义的看法下,众生之心不管是染或不染,始终都是自性空的,因而一直都是“光净”的,这是心性本净的看法之二,是以心王的胜义性质来论断。

从另一角度来看,由于轮回于三界内的众生都有无明,如果将染污心上的无明称为“不净”,那就会得到心性本不净的看法,这是针对“无始无明”这一心所来论断。

如果将“光净”理解为心的空性、无我,那么“明”如何灭除“无明”呢?这是由于众生之心上的无明和明这二心所,都是依于缘起而存在,无明和明都是自性空而无我的,这是它们的胜义谛性质。如果无明的自性是实有而不空的话,那么无明就不能被灭除。无明和明是有为法,都是世俗谛,在世俗的作用上,明是无明的对治,就像光明是黑暗的对治一样。所以,佛教心性论的一个特色是同时掌握心的胜义和世俗二谛的性质。

若将“众生心的认知功能”称作佛性,那么就会得到“众生都有佛性”的必然结论。此处将佛性建立在心的世俗认知功能,也可以说是以“性觉”为重。但若将“性觉”强调过了头,将此觉知之心说成在凡夫阶段就具足种种功德,常恒不变,那就落入真常唯心而不符缘起的法则了。

从缘起无我的立场来看,所有众生之心都是自性空而无我的,若将“众生心的空性”称作佛性,那么就会得到“众生都有佛性”的必然结论。此处将佛性建立在心的胜义空性,也可以说是以“性寂”为重。但若将“性寂”强调过了头,忽视心的世俗认知功能的提升,那就有理无事。

所以,完整的佛教心性论是讲求理事圆融,同时掌握了心的胜义谛和心的世俗谛。

《阿含经》中,对心性论一直掌握一个核心的看法:众生的心是缘起而无常、无我的,绝不将这颗刹那生灭的心(意、识),执为“常、我、我所”,释尊说:

愚痴无闻凡夫,宁于四大色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见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复少过。彼心、意、识,日夜时克,须臾不停,种种转变,异生异灭。譬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种种变易,异生异灭。

由于心、意、识的刹那生灭,心是可以依缘而变化的。所以《阿含经》中,对心性论的看法是一方面掌握心性论的“主角”是众生之心;一方面知道这“主角”是缘起无我而刹那生灭的。

小结:佛教心性论的主角──众生之心,是刹那生灭的,是有为法,是依于缘起而存在的,有其功能、性质,这是世俗的一面;众生之心是缘起而无我的,心的“无我、空、非我、非我所”是胜义的一面。由于众生之心是缘起而有,不是完全没有,所以不落入“断边”;由于众生之心是无我、空、非我、非我所,没有从自方独立常存的“我”,所以不落入“常边”;如是脱离断、常两边,而处在中道,这是佛法的正见。佛教的心性论,是立足于胜义和世俗二谛,也是立足于中道,这是佛教心性论的一大特色。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