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教的心性论及其特色(3)

问:此善根为闻所成?为思所成?为修所成耶?答:闻、思所成,非修所成。…问:此善根于何处起?答:于欲界起,非色、无色界,欲界中人趣起,非余趣。…问:此善根于何时种?答:佛出世时,要有佛法方能种故。有余

问:此善根为闻所成?为思所成?为修所成耶?答:闻、思所成,非修所成。…问:此善根于何处起?答:于欲界起,非色、无色界,欲界中人趣起,非余趣。…问:此善根于何时种?答:佛出世时,要有佛法方能种故。有余师说:虽无佛法,若遇独觉,亦能种此善根。…问:为因何事种此善根?答:或因施、或因戒、或因闻,而不决定,所以者何?意乐异故,…问:谁决定能种此顺解脱分善根?答:若有增上意乐欣求涅槃、厌背生死者,随起少分施、戒、闻善,即能决定种此善根。若无增上意乐欣求涅槃、厌背生死者,虽起多分施、戒、闻善,而亦不能种此善根。

此处指出,种下解脱种子的“顺解脱分善根”是于欲界初起,而非色界和无色界,要有佛、佛法或独觉之时才能种此善根,且只于欲界善趣中的人趣生起,由此显示出佛法和人身之可贵,所以“无种性者”想要解脱轮回,就要亲近善士,再经由听闻正法,得到闻所成慧(依他力),经由如理作意,得到思所成慧(依自力),并生起增上意乐欣求涅槃、厌背生死之心,再以少分的布施、净戒、闻善,就能决定种下“顺解脱分善根”。此过程中一直配昏沈自力、他力,这便是一种开放的系统和动态的过程。如果没有生起增上意乐欣求涅槃、厌背生死之心,那么根本就未种下决定解脱的种子。所以要想证得声闻阿罗汉的果位,就必须先种下“顺解脱分善根”的决定解脱种子,成为声闻种性者。同理,要想成佛就必须先种下大悲心的决定种子,成为菩萨种性者。

以上所说的具种性者,都必定会在“有限”的时间内证得解脱,只是所用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由此可以看出,在净化心灵的动态过程中,“成为具种性者”是一非常重要的阶段,要想证得声闻阿罗汉、独觉或佛陀的果位,必须先明确种下声闻、独觉或佛陀的无漏种子。

有关种子新薰或本有的问题,今可用上述缘起的动态过程重新理解如下:(1)由无种性薰成到刚刚“具有出世的无漏种子”,这一过程可以视为“种子新薰”;(2)刚达到“具有出世的无漏种子”这一刻,可说当下拥有“本性住种性”,权称为“种子本有”(此人已成为具种性者);(3)具有“本性住种性”后,其后累世便不断以“习所成种性”来成熟,从此起算,可以权称为“种子本有并新薰”(此时无漏种子不断增长,本性住与习所成合在一起,难以分割)。在前述诸命题下,依据缘起的还灭过程,已具种性的众生就一步步走向心性的成熟与解脱。

C、心性的成熟、解脱

一旦成为具种性者,只要再不断培养闻慧、思慧和修慧,就能得到解脱。依照缘起的还灭法则,无明灭而明生,就不会再造轮回的有漏业(福行、非福行、不动行)了,《杂阿含经》中记载着:

佛告比丘:“于意云何?若不乐无明而生明,复缘彼无明作福行、非福行、无所有行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多闻圣弟子,不乐无明而生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如是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我亦如是说。

非福行是黑业(恶业)。福行和无所有行(即不动行),是白业(善业)。在“无明”下所造的非福行、福行、不动行,归属有漏的黑白业或善恶业,这些业都会使众生一再地流转,得到生老病死苦。如何摆脱或超越这善恶业的束缚呢?唯有在“明”下所造的“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才能达成,《集异门足论》说:

云何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答:如世尊为持俱胝牛戒补剌拏说:“圆满当知!若能尽黑黑异熟业思、若能尽白白异熟业思、若能尽黑白黑白异熟业思,是名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此中,不黑者,谓此业,非如不善业由不可意黑说名为黑,故名不黑。不白者,谓此业,非如有漏善业由可意白说名为白,故名不白。无异熟者,谓此业,非如前三业能感异熟,故名无异熟。业能尽诸业者,谓此业,是学思,能趣损减,所以者何?谓若学思,能趣损减,于前三业,能尽、遍尽、随得永尽,于此义中,意说名业能尽诸业。由此故说: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

此处《集异门足论》先引述佛所说的“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而后解说其意义。一般众生在无明下所造的黑黑异熟业、白白异熟业、黑白黑白异熟业等三业,都是系属于轮回的有漏业。只有“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是出世间的“学思”(为有学位之思心所),才能灭除有漏的善恶业,依照《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的一个解说:

一切学思,皆名能断诸业学思,以诸学思皆能对治有漏业故。…问:诸无漏慧相应俱有皆能正断前三种业,何故唯说无漏学思?答:思能发动诸法令断,是故偏说。

以明为根本的无漏慧,在“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的运作下,就能灭尽“黑黑异熟业思”、“白白异熟业思”、“黑白黑白异熟业思”等三业,使未生的有漏业不生,使已生的有漏业脱离其束缚,最后得到爱尽、无欲、寂灭、涅槃。所以,佛教的心性论,在心性的净化动态过程中,是以“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来超越世俗有漏的善恶对立。这是佛法不共之处。若以静态的过程和封闭的系统来理解,则心性难以改变,处处与“缘起”有所冲突。

最后,将整个心性成熟、解脱的过程,用陶炼金矿的譬喻来说明,释尊说:

(a)如是净心进向比丘,粗烦恼缠:恶不善业、诸恶邪见,渐断令灭,如彼生金淘去刚石坚块。(b)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次除]粗垢:欲觉、恚觉、害觉,如彼生金除粗沙砾。(c)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次除细垢,谓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思惟除灭,如彼生金除去尘垢细沙黑土。(d)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有善法觉,思惟除灭,令心清净,犹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垢,令其纯净。(e)复次,比丘于诸三昧,有行所持,犹如池水周匝岸持,为法所持,不得寂静、胜妙,不得息乐,尽诸有漏;如彼金师、金师弟子,陶炼生金,除诸垢秽、不轻、不软、不发光泽、屈伸断绝,不得随意成庄严具。(f)复次,比丘得诸三昧,不为有行所持,得寂静、胜妙,得息乐道,一心一意,(尽诸有漏);如炼金师、炼金师弟子,陶炼生金,令其轻、软、不断、光泽,屈伸随意;复次,比丘离诸觉、观,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禅。(g)如是正受,纯一清净,离诸烦恼,柔软真实不动,于彼彼入处,欲求作证,悉能得证;如彼金师陶炼生金,极令轻、软、光泽、不断,任作何器,随意所欲。

以上是具种性者以(a)-(g)七个阶段来成熟心性,达到解脱的整个过程。此处要掌握到缘起的要点:从金矿之金,经过硬的纯金,到柔软的纯金,整个缘起过程中的金,是刹那生灭而无常的,不要生起是常、是一的错觉。同理,这颗不断净化的心是缘起而无常、无我的,不可执为是常、是一、是我。不可将这譬喻里的金矿,认为前后之金完全相同,这种将之执为是常、是一的认知,就是一种无明。同样,将一直具有认知功能的光净心,执为是常、是一、是我,便是无明。在不断净化下,最后证得的果位,依“究竟三乘”的观点,声闻种性者、独觉种性者和菩萨种性者(佛种性者)分别证得声闻菩提、独觉菩提和无上菩提。若依“究竟一乘”的观点,声闻种性者、独觉种性者和菩萨种性者最后都能证得究竟圆满的佛陀果位。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