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三卷16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居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

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

第三卷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本品名‘礼供听法’。‘礼供’者,十方世界诸大菩萨,咸至极乐世界,礼拜供养阿弥陀佛也。‘听法’者,阿弥陀佛悯念来者,乃为宣演妙法,十方大士欢喜听受也。此中弥陀说法,乃释尊转述。但两土导师无二无别。释尊口述何异弥陀亲谈。故今我侪读经亦未异于莅会闻法也。品末释尊复赞闻法大士自利利他,受记成佛之德。

  复次阿难:十方世界诸菩萨众,为欲瞻礼极乐世界无量寿佛,各以香华幢幡宝盖,往诣佛所,恭敬供养,听受经法,宣布道化,称赞佛土功德庄严。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瞻’者,向上或向前看。此处即瞻仰之义。‘听受经法,宣布道化’者,《会疏》释曰:‘听闻受持弥陀所说经法,宣传流布其道德化益也。’盖谓十方大士于极乐导师闻受经法,复至十方辗转宣说导师之教导也。下云‘称赞佛土功德庄严’,乃十方大士赞叹极乐国土功德庄严。

东方诸佛刹 数如恒河沙 恒沙菩萨众 往礼无量寿
南西北四维 上下亦复然 咸以尊重心 奉诸珍妙供

  首言东方恒沙世界,继言余方恒沙世界。其中各各世界皆有数如恒河沙之菩萨圣众,成至极乐,礼敬无量寿佛。同以诚敬之心?奉献种种珍贵微妙殊胜供品。如《魏译》曰‘各赍天妙华,宝香无价衣’等,是为财供养。下为法供养。

畅发和雅音 歌叹最胜尊 究达神通慧 游入深法门
闻佛圣德名 安隐得大利 种种供养中 勤修无懈倦
观彼殊胜刹 微妙难思议 功德普庄严 诸佛国难比
因发无上心 愿速成菩提

  上偈乃上述诸菩萨,以歌颂赞叹彼佛及其国土。从衷而出,故曰‘畅发’。其音和雅,故称‘和雅音’。《会疏》曰:‘五音相和,讽声不邪,故云和雅。歌谓歌咏。叹谓赞叹也。’‘最胜尊’指阿弥陀佛。因是‘佛中之王’,故称‘最胜’。

  (一)通赞佛德。‘究达神通慧’。‘究’者究竟。‘达’者洞达。‘神通慧’者,神通与智慧也。《六波罗蜜经》言:‘弥勒白佛云:“何名为神通智慧。”佛言:“神通者,能以通力见极微色,是名神通。以净法眼,知色性空,亦不取著,是名智慧。复次,闻世间极微小声,是名神通。于诸音声,悟无言说,离诸譬喻,是名智慧。复次,能知一切有情心行,是名神通。了诸有情妄心非心,是名智慧。复次,于过去际,悉皆忆念,是名神通。了佛土空,是名智慧。复次,了知根性差别之相,是名神通。了胜义空,是名智慧。能知诸法,是名神通。了俗如幻,是名智慧。”’如上之殊胜神通智慧,悉皆究竟通达,故曰‘究达神通慧’。

  ‘游入深法门’。上明神通智慧。净影曰:‘此通与慧,皆依法成故。’故次明游入深法也。‘法门’,肇公注《维摩经》曰:‘言为世则谓之法,众圣所由谓之门。’佛所说者,乃世之轨则,是谓之法。此法是众圣入道之所由,故谓之门。《华严大疏》曰:‘如来通智游入,故号门。’又《会疏》曰:‘出入无碍名游,能彻奥域为入。’又《净影疏》曰:‘穷本称入。’谓穷尽本源,名之为入。今诸菩萨赞叹弥陀,穷尽诸法实相之本源,出入无碍,故曰‘游入深法门’。穷尽源底,是为甚深,故曰‘深法门’。

  (二)赞佛号功德。‘闻佛圣德名’。弥陀本愿从第十八至第廿七共十愿,又从第四十四至四十八共五愿,愿愿皆因闻佛名号,永离诸恶苦,终得究竟乐。(例如闻名得福愿,闻名发心愿,闻名得忍愿。)十方众生闻名,悉皆安稳,得种种真实之利。是云‘安隐得大利’。十方大士闻名得益,感恩图报。故广修供养,无有懈倦。‘种种供养中’者,简言之为财法二种供养。《普贤行愿品》曰:‘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又‘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菩萨以闻名故,乃能于上述种种供养中,精勤修持,而无懈怠与厌倦之心。故云‘勤修无懈倦’。以上皆因佛号功德,不可思议。

  (三)赞佛国土。极乐世界‘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其形色、光相、名数,皆不能称说,亦无能清辩。盖彼土殊胜微妙,非言思所能及。故曰:‘观彼殊胜刹,微妙难思议’。种种庄严,入一法句,即清净句,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极乐依正,悉是实相功德之所庄严,平等普现。故下云‘功德普庄严’。如是妙土,如经云:‘超逾十方一切世界’,故云‘诸佛国难比’。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