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群书治要》对现代人的启示(第二集)

蔡礼旭,群书治要

    尊敬的胡小林老师,诸位法师,诸位长辈,诸位兄弟姐妹们,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

  我们刚刚谈到君道的修身。而事实上,为人父母者也是一家之君,一家的领导者。所以要扮演好父母的角色,要扮演好领导者的本分,其实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都要能有君亲师的精神在其中。比方我们刚刚讲的戒贪,首先以身作则是君道;在团体,孩子出现状况的时候,我们不离不弃,念念为他好,这个是亲的精神;又能有智慧的善巧引导他、劝导他,这是师的精神。所以为人君、为人亲、为人师,要扮演好这三个角色,君亲师的精神都要能贯彻。而这每一句教诲,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好标准,就像刚刚我们提到的,大禹他给后代的这个提醒。而我们古圣先贤最令人佩服的,他是做到再说,他是圣人。所有这些经典的教诲,它不是理论,它是古圣先王、古圣先贤他们自己做到的人生经验,然后勉励我们后代子孙的。像大禹,当有一个人拿一瓶酒给他喝的时候,他一喝,马上他就警觉,就把这个酒给丢掉,而且他说,未来一定有领导者因为贪喝这种酒而亡国的。所以古圣先王他有高度的警觉性,绝不对这些欲望产生贪著,我们都要效法他们这个精神,包含这个财色名食睡的贪著都是这样的。像唐朝唐玄宗,他后来因为迷恋上杨贵妃。其实唐玄宗在还没遇到杨贵妃以前,是创了开元之治,也是一个盛世,不简单!可是后来他重要的大臣去世了,没有人很好提醒他,后来又遇到杨贵妃这样的缘分,最后就堕落了。我在想,假如杨贵妃遇到了大舜,可能她就得去洗厕所了。古圣先王警觉性很高的,赶紧这个要安排到另外的工作去了。

  包含好名,舜王是真正念念为国家百姓,绝对不贪名。他对著群臣讲,你们不要当面恭维我,背后批评我,我有任何问题,你们赶紧给我指出来,找你们来当大臣,最重要的就是要辅佐好我把国家治理好,所以不好名,当面指正出来。其实这个好名太微细了,我自己这一点就犯得很严重。比方,举一个例子,我有一次在香港飞机场刚好转机要回庐江,在合肥的时候,转机的过程,在香港机场走啊走,突然看到一个女士一直盯著我。你们不要反应太快,她五十岁左右。结果一直看我一直看我,我就很不好意思。然后真不巧,她又跟我同一个飞机要飞合肥,刚好就坐在我对面等飞机,她继续看著我,我真是心跳加快,小鹿乱撞,你看功夫不够,一考验就知道。突然她终於睁大眼睛,对我走过来,然后她说,「啊!你就是那个长庚的医生!」我本来以为说她可能认识我,结果是认错人。你看我们的烦恼在那一个小时左右统统在那里撞啊撞啊,起心动念。所以这个名,真的没有高度警觉,要降伏不容易。所以真的,师父常期许我们,念念为正法久住、为众生,不能好自己的这个名。好,所以这个戒贪是第一个重点。

  修身第二个细目是「勤俭」,勤劳、节俭。我们看,勤劳就不放逸,就能勤奋、努力、精进,节俭他就知足常乐,节俭他就能俭以养廉,他不会贪著,不会去贪心,甚至去贪污,所以勤俭二字对我们的修身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看,从齐家的角度,勤俭也是关键。曾国藩先生在清朝是汉人官位最高的,被清朝政府高度肯定的一个大臣,他总结人生的经验,这个对我们都是很好的提醒。说家败,败在一个奢字,奢侈,不勤俭就奢侈了,人败,败在一个逸字,放逸了、懒散了,不勤劳。所以家怎么败的?人怎么败的?都跟勤俭没有建立有关。讨人厌败在一个骄字,不能够受人欢迎,就是太傲慢了,言语都侵犯别人、都欺压别人,人家就不想跟我们相处。所以我们来一起看这一句,勤俭的经句说到,「故修身治国也,要莫大於节欲。传曰:欲不可纵。历观有家有国,其得之也,莫不阶於俭约;其失之也,莫不由於奢侈。俭者节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节欲者安」。我们看到后面这个话,都提醒我们,一个人跟一个家庭的成败,往往在一个人生态度当中。再讲得更细一点,就是在这个心上,依报随著我们正报来转。所以经文当中说到的,一个人要修身、治国,最重要的就是要从节制欲望开始。所以《礼记.曲礼》一开始就说到,「毋不敬」,就说到「傲不可长,欲不可纵」。欲一放纵,就像黄河溃堤,就拦都拦不下来,最后很可能就要堕落到三途去了。

  所以这里提到的,看整个几千年的历史,家族跟朝代的兴旺,莫不都是因为俭约,节俭,懂得节制,家庭跟朝代会败丧,莫不由於奢侈,都是因为奢侈造成的。所以俭者他会节制欲望,甚至於节俭的人他所形成的是爱惜物品,爱惜别人给他的关心。比方这个衣服是大姐送我的,这个衣服是妹妹送我的,愈穿愈有感情,愈穿愈感恩这些亲戚朋友对他的关心。所以看到每一个物品,都想到他人的恩情,所以愈用愈欢喜。而现在的人他奢侈了,用东西就不珍惜,父母、家人给他的关心,他觉得理所当然,去糟蹋它,他都不会心痛,这个就是后面讲的奢者放情,放纵情欲。所以放纵情欲,他的修养、他的家庭就危险了,以至於他所带领的团队危险了。我们看现在企业界有一个数字,就是企业的寿命愈来愈短,像中小型企业平均寿命不到三年,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下降当中,愈来愈短。这个跟他不节俭有关,他一发达了,发财靠机会,发达起来了,但是用财、用钱靠智慧,他假如用钱到爱护员工、栽培员工,然后利益消费者,他是用在利人,用在德行上,他就愈兴旺,他假如用在享乐当中,那可能一、二年他的企业就要垮掉了。所以您看这个经典当中都讲得非常的清楚,而且有些人一辈子很勤俭,可是他的子孙很奢侈,那他这一辈子的勤俭,这个危机伏笔就埋在他的后代。所以为什么说至要莫如教子。一个家庭、一个人这一生最重要的,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台湾有一个企业家,他的企业是非常大的,他是创始人之一,六十几岁,积累了财富台币二十亿,不少了,可是忽略了子女的教育,后来他中风了。第一个,身体没有关注到,没有照顾好。中风以后,他的儿子跟孙子,在一年之内,把他二十亿全部都花光,他的家庭危险了。而且我们后来了解,他们家,他建的房子就花了一亿台币。建一个房子花一亿,是不是告诉这些小偷,说我们家很有钱,有空来坐坐。所以有时候古人说要藏富,富贵不要逼人,藏富教子。你的孩子不知道你很有钱,他脑子里才不会说反正我爸的钱三代都花不完,我干嘛还努力,那孩子的志气都被我们的财富给折损掉了。所以有钱不能让孩子知道,这个是有智慧的。好,诸位大德同修,二十亿花完了,请问故事结束了吗?告诉大家,故事才刚开始。他的孩子习气改了吗?所以「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不明理人生铁定是太危险。所以,放情者危,节欲者安。一个孩子他非常节俭,你就不用担心这个孩子了。所以我们想到,师长他跟随李炳南老师,那个时候效法李老师吃一餐,后来李炳南老师知道了,很欢喜,桌子一拍,就这样下去,一生不求人。所以勤俭让一个人无欲则刚,他没有贪欲,他非常刚直,不会被欲望所诱惑,这样才能够修道,这样人生才能面对诱惑,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这样是大丈夫。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