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西门町就心乱如麻。老子讲:「不见可欲,其心不乱。」如果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心就乱了,这个显然就不究竟。当然声闻、缘觉也不像我说的这么不够看,我只是做个比方而已。而菩萨既不沉空也不守寂,菩萨眼见佛性,菩萨的境界跟佛没有多少差别。 佛法的结构只有二个主要的东西,就是「正定」与「正见」,这是真正的佛法所不可缺少的两个要件。「正见」、「正定」如鸟之双翼,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正定」就是「正受」,「正受」就是真实的受用、正确的感受。因为我们的感受不正确,所以就增添了许多的烦恼;如果感受都正确了,我们就活得极自在、极潇洒,就没有那么多烦恼了。 《法华经》形容这种正受为:「佛子住斯地,即是佛受用,经行及坐卧,常在于其中」,这即是说:「当你得到正受的时候,你与佛的受用是一样的」,也是禅宗讲的:「途中即家舍」--路上和到家的感受没有两样;也就是说菩萨是活在「实际理地」、「本地风光」的真正法味,菩萨是极潇洒、极自在的。菩萨为什么不是佛呢?《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所谓差别,就是说你丢得乾不乾净。《法华经》说:「运粪出!」、「二十年中但令除粪!」如果你把心中多余的东西丢得乾乾净净,丢得不能再丢时,那就差不多到家了。如果你心中仍有个道理,认为这是「胜义」,有「一理寓于心,一事萦于怀」,说我今天还没打坐,有个事还没办,那就是障碍--理事二障;「理障」障菩提,「事障」长无明,障碍你的觉性,所以菩萨多多少少离「真正的见性」还有一点点距离。菩萨和佛有何不同?佛是正遍觉、毕竟觉、究竟觉,菩萨还不能达到正遍觉。什么叫正遍觉?正遍觉即是我们中国古人讲的「寤寐一如」,佛睡眠跟我们醒着是一样的;佛睡觉时如果不觉,也和我们一样去做梦,那就不是佛了。 其次,说到「正见」。 什么叫「正见」?就是见得很正确,不会以假为真、以幻为实、以邪为正、以恶为善……,这些都是邪见,真正的「正见」就是超越了这些,而见到一切理、一切事的根源,见到一切生命的最初因、最初相,证得了自己心的原态。 说到「正见」,我为什么要求各位读《六祖坛经》?各位如果读《六祖坛经》进入状况,就能够品尝、体会到佛的境界。我要求各位做的事,都是可以收立竿见影的效果,否则我不会给各位增加负担、添麻烦。你们若是不做的话,我就没有办法让你们甩掉自己的业障。你们若是不读《六祖坛经》而希望入禅,告诉各位三个字:「不可能」。 中国的宋明理学、中国的禅诗、中国的禅画,这些既具象又抽象的画、既存在又超越的文学,都是从《六祖坛经》来的。我没有学过理论与作曲,为什么还要写一首《自性歌》?因为大家都忽略了《六祖坛经》最重要的地方。我曾经问大家:「《六祖坛经》看了没有?」「看了!」,而《行由品》「如何入道?如何舂米?」像看小说一样,很有意思,引人入胜,但最重要的地方你们却忽略了。其实你们只要搞清楚「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但用这个本来清净的心,就直截了当成佛了」,你们却都忽略了。我写的《自性歌》,歌词是《六祖坛经》摘出来的句子。我没有学过音乐,为什么要作曲?就是为了使大家充实生命力,提高各位对《六祖坛经》的兴趣。 所以,大家要多读《六祖坛经》,会背诵,更好。因为佛教有些是超常识的--就是这部经,你只管读,照着经上所说的去做,不必去听别人讲;你若是原本不懂,听别人讲,原本不懂的地方听了更糊涂了,对你没有帮助。我坦白说,你记得很清楚,那是知解;你心里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再加上那些废知识,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你若是不相信,听别人讲经,你都记得,烦恼来了,你拿它去抵挡,抵挡不住。最好的办法,任何一部经,你只要读了三千遍,一定会懂,这个叫「领悟」,不叫「知解」。读经的好处就在这里,为什么自己不去「领悟」,而去学「知解」呢?那是没有用的。 刚才我说到「正法难遇」时,讲到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乘,使我想起曾经有好几个人问过我:「某某法师说法是好是坏、是正是邪?」,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因为在工业社会,你说你是第一,那是合法的;如果你说别人第二,那就犯法了。你说我的黑人牙膏是全世界第一,没有人告你,因为「我的设计就是追求第一,不要第二,我的精神、我的目标都是如此。如果你说我不如你,那要看从那个观点来看,起码我的包装是很好的,是独一无二的,没有第二个跟我的包装是一样的」。假如你说:「我的黑人牙膏第一,你的白人牙膏第二」,那白人牙膏就会去法院控告你。所以,我们不要去批评别人的好坏,要注意自己,不要去看别人如何,只管自己的修行就好。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