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之行.广修六度

菩萨之行.广修六度—一 海涛 辑 ◎发大乘心,修菩萨行,需广修六度。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以及禅定五度,此为前方便,智慧度为究竟。壹、布施度。分三:财施、法施、无畏施。1.财施又
菩萨之行.广修六度—一     海涛  辑   ◎发大乘心,修菩萨行,需广修六度。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以及禅定五度,此为前方便,智慧度为究竟。   壹、布施度。分三:财施、法施、无畏施。   1.财施又分三:舍、大舍、无量舍。舍者,从一百钱二百钱,及茶米细物皆是。   2.大舍者,或念咒撒米,施水、烟供施食,使恒沙众中阴、饿鬼,均得饱满;或房舍、国城、妻子,用以布施均是。   3.无量舍者,或以身体六根,及肉血等布施,是为无量究竟舍。如世尊饲虎、龙树施头,初学佛人,均不可不知,非至通空性不能成办也。较容易者,即施水、施烟至十万,不间断者,功德亦无量。   4.登巴云:「我之受用,常欲全施而后死,汝等已至死时,尚欲聚积受用,是与我大异其趣也。」   5.弥勒日巴尊者云:「食物入口,若有人求,当吐出施之,要常思惟,他要我仍不给,必相争竞,一思至此,自得解决。」此为防过说也。   6.法施者,自心清净为一切众生远离众苦而说法念诵,应无丝毫染污心,方成功德,如已证人空者,度众生尤易。   7.有人问阿底峡尊者云:「我何时可收弟子及度生荐亡?」尊者云:「须发清净心,或通达空性,或到初地菩萨也。」   8.又登巴大师有弟子欲收徒众,登巴云:「如我无进步之数取趣,不能加持人,只如空瓶泻气,所传口诀,酒糟无味。有如以灯授人,人亮我黑,何能灯灯相续耶?」   9.阿底峡尊者云:「末法度人难,不如先坐山修四无量心,及菩提心,对治贪等三毒。」盖凡夫如药树,果尚未熟,不能愈病。以菩提心方在萌芽,人来顶礼,则自然清净,一闻人骂又起瞋毒也。   菩萨之行.广修六度—二     海涛  辑   10.荡巴桑结云:「我执未除,勿亟亟度生,应先自修施水、施烟,及以身供佛。先断我执,然后可以作度生事业。」如是应知。   11.无畏施者,为有情作依怙,或护持他,死无恐惧也。如将杀之鸡鸭等,临时放生,此最饶益。   12.世尊云:「有漏中,惟无畏施功德为大。」故藏中禁人打猎,岂无故欤?   13.密乘戒对布施最重,殊胜灌顶、皈依、根本戒,犹重饶益有情。   14.宝积部中说四种施,亦为重要。因密乘根本,本在五戒,大小圆融,倘谓学密法不重小戒,是乃大错,如登楼不从第一梯起,何能登上?   二、持戒。分三,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1.观察自身于身三、口四、意三发起动作,励令清净,远离不善等,是谓律仪戒。与律仪相顺者,谓守护七众别解脱等戒。   2.又以清净三门,礼拜供养等,或行住坐卧,时时观照缘于六度,不少间断,如见一小塔亦当礼敬围绕,是为摄善法戒。   3.于有情以无我心缘于四摄,自不生罪,且能利济,令他脱苦,若见一微虫,救护利他,或念诵回向众生等,是为饶益有情戒。然能持戒者,又不可有慢心也。   三、忍辱度。分三,谓:耐怨害、安受苦、于法生胜解也。   1.如果打我或骂我,安受不瞋,更以慈心,功德回向,因瞋心能断一切善根。   2.《入佛子菩提行论》云:「千劫善根,生剎那瞋心,能令断除。」   3.荡巴桑结云:「怨来是业,瞋不能解,当以慈心对治。」   4.阿底峡尊者云:「忍辱可解冤仇,他人仇我,当思为父母,自然不瞋,若亦为仇,则心永不清净。」以我再瞋他,双方造业。   5.能对治瞋心,即是修忍辱,即是圆满福慧也。如云:「某某行持好,惟脾气太坏。」此成笑语。   菩萨之行.广修六度—三     海涛  辑   6.出家四条戒云:「他恨我不恨,他害我不害,他打我不打,他骂我不骂。」应当了达法义,心如绵软,立卑下处,恶衣恶食,以慈悲为主。   7.倘不能者,自云得戒定等,实造业也。学佛行持勿畏苦,烦恼饥饿,均当忍受。   8.世尊过去求法,他化自在天人,故来作挠,忽见大火聚,天母云:「大火聚中,尚求法乎?」世尊以为魔,入火不烧。   9.阿底峡尊者云:「一心依法,纵穷至乞丐,死入地狱,亦勿悔也。」以学法人本当独处深山,如密勒日巴尊者之荨麻充饥,精修不退。   10.藏中常云:某某世法好,恐佛法不能好。因一针二尖不为用,一马二头不能骑,世法、佛法不能兼善也。   11.巴祖仁波切云:「世尊入山苦修,舍轮王位,正为世、出世法不能同修。」   12.智悲光尊者云:「有修持佛法尔,想衣食自然能来,如思衣得衣等,恐未成佛,已成魔矣。」   13.下哦巴格西云:「真正学佛,须有乞丐心。」如是思惟,修法勿求受用。因有受苦心,行持精进,天人当为供养,决不饿死,纵死亦骨贵如金。   14.当如密勒日巴尊者发愿:「我病无人问,我死无人哭,尸如死狗,身当喂虫,此为圆满。」   15.有愿学佛却谓生活尚未解决者,此为舍本逐末,亦思追求衣食者,往往生过患。   16.而衣食得到又易造业,或反出障难,如待死亡临头,欲修无及,岂不深悔?   17.世亦有必待生活解决而后死者乎?是不知安受苦忍正是法要、正是修持,为一切成就之加行,得佛果之阶梯。   菩萨之行.广修六度—四     海涛  辑   18.甚深般若,特别为大圆胜慧,不可怀疑。如不了达,当求上师、三宝加持,增长智能。如不求而谤,或弃而不修,成地狱业。疑不是法者,将来必多劫不得闻法。   19.阿底峡尊者入藏讲经,有印度二比丘,律仪清净,初闻尊者讲人空,极赞殊胜,后闻法空,愕然掩耳。尊者云:「此僧戒净而不闻大乘,恐亦难得佛果。」因生悲悯。   20.又「世尊转*轮时,下根闻般若,即谤而堕地狱,后信解为大乘法要,剎那又生人中」。当知甚深法义,甚为重要,如难净信,当自惭根浅,幸勿生谤造业也。   21.有云:「印度有学人,发心清净,眼病求医,医令点灰即愈。又一人病眼,亦点灰,无效。」此根器不同耳!浅者不肯修学,深者不生胜解,是终无佛法可求也。   四、精进度。分三,谓: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   1.闻大德言,彼成佛者,均有福慧,自谓弗如,此无精进心也。   2.当思我不后人,况我较他业重,应当人一我十,人百我千,勿生怯弱,生死以之,如着坚固铠、意乐甲,勇猛前进。如得大法,当深生庆幸之心而立愿苦修也。   3.发是心印,不稍间断,勿待后推缓。如于念诵时饮食,当思念后再食,恐时不待我,时时作是念。若见蛇堕于前,弃坐即走,如救头目,不假思索,而起修六度万行勿懈也。   4.又复当知,世间一切,如石击水成纹,愈重而圈愈大,不击则无纹,则为完时。此喻不贪着他,自不累我。是当从闻起信,观无常勤策而修也。   5.大德马刚德云:「吾人当思日在牛羊圈中,渐次轮到,不得幸免,莫待死时始着忙也。」   6.有尊者云:「如以世间事未完者,须知本无完时,倘学佛法,起修时即为完矣!」因于此起修,彼自减少,如未起修,终无完时,是应不顾一切而修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