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5菩萨圆满禅定波罗蜜
菩萨圆满禅定波罗蜜—一 海涛 辑 ◎佛告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得静虑圆满。何等为十?一者,积集福德;二者,能多厌离;三者,勤修精进;四者,具足多闻;五者,得不颠倒勤修领受;六者,法随
菩萨圆满禅定波罗蜜—一 海涛 辑
◎佛告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得静虑圆满。何等为十?
一者,积集福德;二者,能多厌离;
三者,勤修精进;四者,具足多闻;
五者,得不颠倒勤修领受;六者,法随法行;
七者,成利根性;八者,得心善巧;
九者,得奢摩他、毗钵舍那善巧;十者,得不执着。
1.云何菩萨积集福德?
一、谓诸菩萨爱乐大乘,复能积集一切善根,所生之处摄善知识,而能修习种种妙行。
二、又常愿生大婆罗门家、剎帝利家、大居士家,所生之处恒得正信。由是因缘增长无量广大善根,为常不离善知识故。善知识者,所谓诸佛、一切菩萨。
三、由是菩萨串习善根,增长炽盛,观察世间苦恼逼迫、众病所集、愚暗所蔽、无所安住。何以故?以欲因缘故。
2.云何菩萨能多厌离?
一、谓诸菩萨由前因缘,我今不应于此世间行于贪欲,以彼贪欲但由妄情分别生故。
二、诸佛广说一切贪欲种种过患,所谓欲如尖摽、如镩、如剑亦如利刀,又如毒蛇、如水聚沫、如肉腐败臭秽可恶。由是菩萨起厌离心,剃除须发而披法服,出家正信,趣于非家。
3.云何菩萨勤修精进?谓此菩萨既出家已,发大精进,未得令得,未解令解,未证令证。
4.云何菩萨具足多闻?谓此菩萨由前因缘多闻领受,于世俗谛及胜义谛深妙理中,善能宣说。
5.云何菩萨得不颠倒勤修领受?谓此菩萨于诸谛理领纳于心,精勤修习无倒善巧。
6.云何菩萨法随法行?谓此菩萨得善巧已,法随法行,所谓正语、正业、正命、正思惟、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见,是为菩萨修习道支。
菩萨圆满禅定波罗蜜—二 海涛 辑
7.云何菩萨而得利根?谓此菩萨习道支已,利根明悟,能正了知。菩萨由此安住寂静,远离执着、一切愦闹,不乐多言。复能舍离欲寻、恚寻、害寻及不死寻,远离眷属、名称、利养。
8.云何菩萨得心善巧?谓此菩萨由前因缘得心善巧,身常寂静,观察其心于善、不善及与无记,自念我今心住何性?若住胜善清净,心生信乐欢喜。
9.云何菩萨得奢摩他、毗钵舍那善巧?
一、谓此菩萨心善巧已,观察诸法如幻如梦,思惟诸法此是善法,此非善法;此出离法,此不出离法。
二、谓诸菩萨观一切法皆依于心——心为自性、心为上首,能摄受心,善调伏心,善了知心,故能摄此一切诸法。
三、既善调伏又善了知,由此因缘便能修习奢摩他法——如是系心,如是止心及安住心。勤修如是奢摩他故,便能安住心一境性。
四、菩萨住心一境性已,入定观察,得离生喜乐。心得喜已,远离欲界恶、不善法及有寻有伺,是名修行住初静虑(初禅)。
五、又离寻伺,不味喜乐,观无常已,出初静虑,住内等净,得定生喜乐,是名菩萨入第二静虑(二禅)。
六、次厌离喜及观苦已,住舍正念、正知及乐心安正受。佛说:「成就住舍念乐,入第三静虑,修行而住。」(三禅)
七、作空解已,入第四静虑,便舍我执。舍我执故,苦乐亦断,忧喜灭故,住不苦乐,舍念清净,是名修习第四静虑。(四禅)
八、又菩萨观身与虚空等。既信解已,舍诸色想,灭有对想,离种种想。舍色想故,灭有对想;离异想故,入无边空,是谓修习空无边处。
九、超过一切空无边已,有识等生,入无边识,是谓修住识无边处。
十、超过一切识无边已,入无所有,是谓修住无所有处。
菩萨圆满禅定波罗蜜—三 海涛 辑
十一、超无所有,修习而住非想非非想处。
十二、又诸菩萨远离能缘想受心故,名住灭定。虽入彼定,终不乐着。
十三、出彼定已,与慈心俱,舍怨憎心,远损害想,广大无量,平等无二,极善修习,于一方面意解遍满,入定而住,诸余三方、四维、上下周遍世间。(慈)
十四、与悲心俱,舍怨憎心,离损害意,广大无量,平等无二,极善修习,于一方面无边世界意解遍满,入定而住,诸余三方、四维、上下周遍世间。(悲)
十五、菩萨与喜心俱,舍怨憎心,离损害意,广大无量,平等无二,极善修习,于一方面意解周遍,入定而住,诸余三方、四维、上下周遍世间。(喜)
十六、菩萨与舍心俱,离怨憎心,舍损害意,广大无量,平等无二,极善修习,于一方面意解周遍,入定而住,诸余三方、四维、上下周遍世间。(舍)
10.云何菩萨得不执着?谓此菩萨得五神通亦不执着,常能希求菩提资粮、诸法圆满。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十种法故,得静虑圆满。
1.《菩萨地论》云:「禅定乃专住善法之安心境界。」因此,禅定是由断除那些不相应的散乱境界而获得的。
2.《菩萨地论》云:「诸菩萨之禅定相者:
一、远离一切妄念;二、自觉身心十分清净;
三、异常安寂;四、贪心不起。
五、不觉诸味;六、远离一切诸相。若具足如是等相,应知即是于所观法喜乐安住之禅定。」
3.《菩萨地论》云:「菩萨圆满禅定波罗蜜多已,即能圆满证入无上正等正觉,现证佛位,现证大觉之位。」
4.暂时的果报是能够获得离贪之天身。龙树菩萨云:「若依四禅之定力,能除贪乐怖苦心,并获诸天之果报,如彼梵光广果然。」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