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报复的意思是,当有人打我们、骂我们、伤害我们、损害我们的财物、伤害我们的亲人或做任何令我们发怒之事时,我们不以牙还牙。借着在许许多多的事件上发展忍辱,我们终将有能力应付更困难,或是更加难以忍受之事。 (二)不避苦:并不是说我们应自讨苦吃或以苦为乐,而是指我们不应把禅修和修行中所遭遇的障碍或逆境视为艰难或痛苦之事。 1.我们对痛苦及麻烦的事情不应只想要抗拒。苦就像扫帚一样,能扫除苦因。 2.有此认知,苦即返本还原而减轻;无此认知,苦即大过其实,增加两倍、十倍,甚至百倍。 3.发展出此项认知的方法是要观想:「我现在所受之苦乃过去的业因所结之果。正如我自己不想受苦,任何其他众生也都不想受苦,所以我愿自身现在所受之苦能切实利益一切众生,为其除苦。」这样,我们就在心理上把一切众生的痛苦承担过来,用我们自身的痛苦解除他们的痛苦。 菩萨的愿戒与行戒—四海涛辑 4.如果我们对修此法没有充分的信心,如果我们自己与受苦者之间没有为其除苦的业缘,则修此法将只能对自己的修心有益,而不能对那些受苦者有实际的帮助。 5.如果我们真为一切众生着想,则所成就的将远超过只把他们的痛苦承担过来的善因。修此想之法,藏名「施受」,意指:承受他人之苦,施予自有之乐。 (三)信任三宝的至善性:这种信任乃因皈依三宝及修行佛法而产生。 1.我们应永不忘于三宝处寻求觉受,以及致力于理解究竟之真谛与相对之俗谛。 2.在相对的俗世中,业、因、果报俱有,我们应行善止恶;在究竟的真谛中,无善无恶,一切皆被视为虚幻。 3.致力于理解此为大多数人所难以领悟之并立的二谛,尤其是理解究竟的真谛,即名无生法忍。 4.我们修此第三种忍辱,应从最基本处着手。如了解人身难得,人生美好以及我们可随意利用此生之想。我们具有完全适合为善的条件,一切为善所需的品性皆在此宝贵的人身之中。既然我们具有这些品性,若不善加利用,那就浪费了。 5.人生短暂,我们应先把对人生的认知发展到足以促使我们充分利用此生的阶段,然后再逐步加深此一认知,这就是修第三种忍辱的方法。 四、精进 ◎精进有三种:一、甲胄般的精进;二、努力勤修,把我们所知道的应用于生活之中的精进;三、积善不厌的精进。 (一)甲胄般的精进:是基于此念或此誓:「从此刻起,我要利用此宝贵人身,为利一切众生而求证究竟成佛之道,以便能引导众生离苦及所有苦因。」 1.此一发自内心之念,即是甲胄般的精进之始。正如甲胄可以保护我们不为锐利的兵刀所伤,精进亦可保护我们不为各种懈怠之力所害。 菩萨的愿戒与行戒—五海涛辑 2.若无精进为护,懈怠就会把我们往后拖,减弱我们的努力。 3.以此为基础,我们就能扩展和加深我们对尚不熟悉之修法的了解,然后才会有系统地澄清我们对这些修法的疑惑。 (二)应用所知的精进: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将我们所知应用于日常生活,此时我们必须远离一切不良的影响。 第二阶段:是积聚诸善,令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第三阶段:是力行一切利他之事,无论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在所有这些修法之中,我们首先修行最容易的善事。例如:先从绝不伤害他人入手是很容易的,然后再从此发展到真能帮助他人。 (三)是永不满足的精进:只想着要增进利他之正知与正行。经典上云:「即或明日死,今日亦应学;虽已助人人,仍应再助之。」 1.想想敌友,有十亿个朋友也不够,只有一个敌人就太多。我们决不能以自己所积之善为满足,永远要从头、从最微小、最简单的事,重新开始修行。 2.一看到有利他之事,不管多么小,我们都应把握机会立即去做;凡对他人有害之事,我们必须利用一切机会予以阻止。 3.如果只是躲避问题,认为这不要紧,或并不够好,功德不大,就不去做是错误的,勿轻小善而不为。 五、禅定:也分三个方面。 (一)禅定的第一方面是发展内觉:使我们知道心的本来面目。 1.不修禅定就不可能圆修布施、持戒、忍辱和精进:内觉是此四度的精髓,缺少这种精髓,修也修不圆满。 2.若要如实知心,必须先修「止」,修「止」可以定心,令心安住于其本性,而不为最近所积之业所扰。 3.发展「止」的方法是修「觉」,注意一切发生之事。修时,我们应放松身、口、意,自然单纯地安住于现况,那是本无贪、瞋、痴、妒、慢等诸障惑的境界。 菩萨的愿戒与行戒—七海涛辑 (二)禅定的第二方面分两个阶段:一般与特殊。 1.「一般」阶段与我们坐禅时所修之心有关。初修「止」者所要修的境界并不是一片空白、一片一无所见的寂静;它乃是一种能对心之明与性生起觉知的境界,而识此心性者即是心。 2.「特殊」阶段不仅含有安住禅定,以及能安住于自明之心,而现出菩提心。 (三)禅定的第三方面是:发纯正之心修上述之法,以使一般与特殊这两个禅修阶段能为利益一切众生之心所支持和引导,并能有慈悲的伟大开阔之性为伴。这种禅定之果就是大乘之果。 1.小乘的禅定与大乘的禅定不同之处端在发心,除发心外,二者极其相似,能以利他之心为基础的禅定,即是圆满的证悟。得此证悟时,自然会行利益众生之事,并且毫不费力,一切成就。 2.小乘修行所生之证悟与佛陀所得之证悟非常相似,但因无利他之性与行,所以并不是对究竟道的圆满证悟,而是一种非常枯燥无味的证悟,没有悲心,没有至善之佛的圆满行。小乘所证悟者虽也是究竟道,但非如实证悟究竟道。 六、般若 ◎般若有三种:一般轮回、次胜慧和最胜慧。 (一)一般轮回慧:包括各类世俗慧,亦即十门学问,其中五门是主要的,称为五大学科,是指:技艺、医药、沟通、真理及辩证法。另五门是次要的,被称为五小学科,所讲的是次要的问题。是指:诗学(及修辞学)、占星学、术语学(包括文法)、戏剧学和语源学。此五大学科和五小学科涵盖了所有的世俗慧。 (二)次胜慧:虽涉及真理的相对与绝对两个层次,但从单方面入手,认为杀等不善之业都是坏的,苦是极坏的;做善事是好的,快乐与利他是极好的,一切都不离「有二」的境界。此慧虽超越轮回,但它属于超越轮回之慧较低的那一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