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星云大师讲演集》-谈迷说悟(4)

这是说:如果还没有达到开悟的境界,就强要摭拾开悟者的皮毛,那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迷悟之间的差别由此可见一斑了。 美国夏威夷有一位军人因为参战而殉难了,他的遗属请来一位老禅师为他主持告别式。这时候一般的

  这是说:如果还没有达到开悟的境界,就强要摭拾开悟者的皮毛,那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迷悟之间的差别由此可见一斑了。
  美国夏威夷有一位军人因为参战而殉难了,他的遗属请来一位老禅师为他主持告别式。这时候一般的佛教仪式都要说一些佛法,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或者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等等。老禅师一想,这些都太老套了,我今天要用更有意义的方式来为他告别,也让这些外国人亲炙佛法。他想:这个阿兵哥是为了国家战死在沙场上,那么就用最能象征战争的枪声来为他说法。所以禅师开示到最后,就以“碰!碰!碰!”的枪声作结束。在座的人听到这枪声,想到这位朋友是为了护卫国家的安全,才奋不顾身地死于枪口之下,一时大家都闻声痛哭流泪。在场另有一位和尚,看到这三声效果这么好,就依样学了下来,在为另外一位军人举行兵葬仪式时,他也在说法后对空中“碰!碰!碰!”碰了三声,参加仪式的人因为不了解这个和尚的用意,结果都哈哈哈大笑起来了,成为一场滑稽的告别式。这个和尚没有老禅师的慈悲心和证悟力,同样的枪声由不同的人发出,一个能感动人,一个不能感动人,迷悟之间的不同,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
  我们再举个比喻来说:迷者,即是众生;悟者,即是佛。在迷境里面,我们的妄心、妄识交相争夺;在悟的境界里,能知道自己的真心安止何处,无着亦无系。所以迷悟之别,就是凡夫与圣者的分界线。
  在我们的社会里,凡有破坏性的是迷;凡有建设性的就是悟。
  有人用造谣生非来破坏社会的和谐;有人专门从事不法勾结,破坏国家的安全;有的用写文章来揭人阴私、损人名誉……。这些都是仍在迷境妄识里面的现象,所作所为、所言所语都具有破坏性,威胁到社会国家的和平安祥。像不久以前,报纸报导重大的经济犯罪案件,这些人在国内倒闭了许多人的辛苦钱,自己潜逃到国外一了百了,罔视他人的痛苦,这就是损人不利己的执迷不悟。按照佛教的真理,他们是必然会受到因果报应的制裁的。
  这种自心迷昧而不知醒悟的人,是不能了知佛法的。从前有一个人应邀去朋友家赴宴,受到主人的殷勤接待,他也老实不客气的对着桌上的几盘菜动起筷子,狼吞虎咽般吃了起来。吃到其中一盘,就跟主人说:
  ‘这盘菜太淡了,没有味道,不好吃!’
  主人听了,立刻亲切而诚恳的道歉说:
  ‘太淡了吗?那真是对不起,请您稍等,再加一点盐就好了。’于是主人拿了一把盐来搅和,问:
  ‘您再尝尝看,这回不淡了吧?’
  那个人吃了一口,不觉拍掌而笑的称赞起来:
  ‘唔!好吃多了,好吃多了,加了一把盐以后,这菜的味道果然大大不同了,真是不可思议!’
  他把这件事铭记在心里,回到家以后立刻告诉太太说:
  ‘我今天学会了一种智能,原来菜的味道好,是从盐中得来的。稍微放一点盐,就能使乏味的菜肴变得好吃;再多放一些盐,味道一定会更美妙的!’
  于是他得意洋洋的拿了一 盐来,大把大把撒进做好的菜肴里,然后高高兴兴一口吞进嘴里……结果呢?满口咸味,害得他急急把刚入口的菜都吐了出来。
  佛法讲求觉悟的道理,就如同一种盐──应用得好、用得妥当,人生的滋味无穷;如果矫枉过正,求悟反迷,那么就如同笨人吃盐一样,贪求无益不说,到最后还可能伤到自己,不能觉照万千妙谛。
  另外一种人,他处处为你、为我、为他、为大众谋求幸福,为人公正,肯自我牺牲,这种人哪里怕他的能力很有限,只能做很小的事,他仍然是一个有证悟的人,是我们现在社会最需要的智能者。因此,愚痴、执着、自私的人是迷者;智能、牺牲、公正的人是悟者。迷与悟之间的差别,只在“一念之间”,一念之间就可能是四万八千里的距离,也就是“拟心即差,动念即乖;有人解者,即在目前”。
  四.转迷成悟有几人?
  我们如果只知道愚昧、自私地执着于人生的一切假象,是永远也不能解脱超生的。
  五通梵志是佛陀的弟子,有一天,当他在深山悬崖边行走的时候,不小心脚下滑了一步,就从悬崖边直直坠落下去了。当他失魂落魄跌下的一瞬间,随手抓住一棵小树的枝干,竟然绝处逢生,整个人中止了坠落而悬挂在半空中摇幌不定,非常危险。梵志眼看头上的树干快要支持不住他的体重了,心里十分恐慌,就大喊:‘救命啊!救命啊!’
  恰巧佛陀路过此地,听到他的求救声,就赶来救他。佛陀说:‘我实在很想救你,可是恐怕你不会照我的话去做。’
  梵志指天誓地的说:‘佛陀,我快要掉下去了,求您赶快救我,您说什么我一定听!’
  佛陀说:‘好!你把手放开!’
  梵志一听,低头看看万丈深渊的悬崖绝壁,心都吓飞了,很害怕地说:‘我好不容易才抓到这一根枝干,您怎么反而要我放开?我一放手,就会掉下去活活摔死的啊!我怎么能放手呢?’
  佛陀摇摇头说:‘梵志,放下!放下啊!’
  梵志仍然死命的抓着不放。
  这则故事是说众生执着痴迷,既不肯放下贪、瞋、痴,又要求得解脱,终究还是永远困在迷境妄识里面,不能证悟得道、古德说:“坐破蒲团不用功,何时及第悟心空?真是一番齐着力,桃花三月看飞红”,千百年来,人间真正能转迷成悟的又有几人呢?
  佛经里面说:“但能识得娘生面,草木丛林尽放光”,古来的禅师大德,一旦转迷成悟,不仅双手尽离贪、瞋、痴诸烦恼的枝干荆棘,而提升至一片光明欢喜的悟者境界,就连无情的草木林石都沐着他的法喜而欣欣向荣。古往今来许多转迷成悟的禅师事迹太多了,他们都是在这个惺惺不昧的向上一念中解脱,寻到本来面目的。
  药山禅师悟道之后,看万事万物都是“荣也好,枯也好”,虽荣犹枯,虽枯犹荣,何等自由逍遥!
  灵佑禅师自称要投生做老牯牛,超越了物我之分,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的境界。
  临济禅师栽松,要为后人做标榜,更是把他悟得的古道热肠分与众生共享。
  古贤大德的契悟,给我们现在的人留下了很好的榜样。在我们的社会中,也有一些悟得大智能的人,把他们的精神、力量都投注在全民的福祉上,这就是我们现代的悟者。
  除了有慧根的人能够转迷成悟以外,就是十恶不赦的人,若能及时回头,痛改前非,他仍然可以算是一个悟者,能够获得宁静、安祥的解脱。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坏人,无恶不作,有一天被警察抓到了,却怙恶不悛不知悔改,一个失手把警察也打死了;逃亡了五、六年,在别的地方又犯下案子被逮捕起来。大家一看,他就是五、六年前在某地杀死警员的人,就把他押回原地去法办。当他下火车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听说犯人捉到了,都跑到火车站去等,他一下车,大家就愤怒地丢石头,要打死他。押他的警员叫大家冷静下来,把他押到一手抱小孩的妇人面前,对那个五、六岁的小孩子说: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