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儒、道、佛等多家文化的有机融合的开放型系统,在历史的发展中,它们之间相互侵染、互相补充。儒、道文化是中国土生土长起来的,而佛教是舶来品,自从它传入中国后,开始中国化(当两种不同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碰撞而生成一种新的文化时,它必定体现为这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而不是机械堆砌,这种融合后的佛教就已中国化),然后分化成许多宗派,其中禅宗是中国化佛教的主流,它是印度佛教与中国古传统文化双向撞击、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一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和积淀的具有丰富而深刻内涵的文化形态。诞生在禅宗祖庭少林寺的少林武术就成长在这个独特的文化氛围之中,因此少林武术与禅宗思想之间的融摄性关系是一种必然,这主要是指:少林武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机地融摄、吸收某些禅宗的学说、理论和研习方法,使其成为武术自身的内容,甚至这些禅宗理论和实践方法本身直接同少林武术文化相结合,形成新的技术体系。这大大促进了少林武术的发展。 二、少林武术诞生的原因 2.1锻炼身体和防止禽兽袭击的需要。僧人长期打坐,不免产生倦怠感,活动身体调节血液循环,不仅能解除疲劳,而且有益身体健康,又因寺院大都位于深山野林,环境虽然优雅但禽兽却经常出没,为了人身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搏斗方式,这为武术的诞生提供了可能性。 2.2保护佛教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需要。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作为帝王统治社会和愚民的工具,得到提倡,因此而开始盛行,朝廷出资大修寺院,并赐予大量的财产,作为上层建筑的佛教,经常受到乱民的侵扰,在无法征服的情况下,只有诉诸武力,少林武术的诞生成为内在的需要。 2.3禅宗修持途径为其撑起一把保护伞。禅宗主张不读佛经,不立文字,不礼佛祖,直指人心,见性成佛。9世纪的一位禅师说:“你如欲得如法见解,但莫授人惑。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始得解脱。”在这完全东化的佛教禅宗下,诞生并快速发展少林武术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禅宗思想的特点 禅,梵文Dhyana,音译“禅那”,通常译为:“静虑”,简称“禅”,中国佛教常将“禅”与“定”连称。禅定是佛教的一种修持途径,就是心注一境,正审思虑。禅宗之得名,因其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它与其他佛教最显著的不同在于它简易的修持方法,达摩的“二入四行”的修持法,“二入”即理入和行入。其“理入”者即所谓“借教吾宗”,通过面壁静坐静思佛教教义,以悟得禅宗“无自无他,凡圣等一”的真谛;其“行入”主张逢哭不忧、得乐不喜,将一切得失看成是因缘所至而任其来去,息求息想,清静无心,随缘而行。可见,禅宗从一开始就将宗教修持主要归结为一种生活态度。禅宗的这种“不修之修”与一般人的纯粹“不修”,是完全不同,这种“无心”,绝对不是指取消或泯灭对于行动的智力指导,也绝不是取消人对于所做事情的执著。相反,禅宗提倡一种无意的、自然的执著,直至人与对象完全融为一体。禅宗无心做事的真正含义是,人在做事时不应在事情的过程之外有所执著,即不执著于对象对于自己的价值,因而也就不执著于对象的生灭。相反,他应以自然平常之心任万事万物自生自灭、随来随去。同时,禅宗认为,通过“不修之修”,人可以“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即是说可以顿悟成佛。这种“顿悟说”通过直觉顿悟思维方式,沟通了古代民族整体思维模式使人们在对立统一的事物中,体验到具有丰富内涵和无限深广的象外之象。这种“顿悟”是建立在“自悟”的基础之上的,抛弃语言和逻辑的理性思维,超越痛苦,体验新事物。 四、少林武术对禅宗思想的融摄 4.1少林武术理论对禅宗思想的融摄 少林武术开始是很单纯的技击经验和技术,但在禅宗思想的文化氛围中并随着实战经验的增多及武术文化的累积效应和层次的递增,技击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从技术内涵中产生强烈的理论升华和文化归属的内在要求,因此,少林武术理论的诞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4.1.1少林武术的“心”论。禅宗六祖慧能有诗云:“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在广州法性寺传法时,院中风吹幡动,有人说风动,有人说幡动,印宗法师一时不能决断,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些都说明了僧人要有“清静本心”。禅宗主张的“清静本心”也为“无住心”是一种无意识功态,只靠习惯的逻辑思维和表层意识活动是体验不到的,只有在心灵澄澈、抛开一切心理负担、心中空无一物时,才能使平日被理智、逻辑判断活动以及习惯动力定型所抑制的潜在直觉悟性重新显现活力。少林武术继承了禅宗思想,在练心时讲“心为一身之主,五官四肢百骸之帅。心一动则气容易上浮,气上浮后,视觉恍惚,听觉失聪,手足失措,何能应敌变化于仓猝间。”《少林拳术秘诀》云:“上乘技击术,总以有几分禅机,方能活泼镇静,所谓超乎寰中,得其象外也。”古人喻参禅如用兵,这里反过来说技击如禅机,需有超越有为的、深沉而又镇静活泼的心态为本,才能立于阴阳不测之地,随机发用。同时练心是就境界而论的,一旦涉及临战对敌,少林武术的心意锻炼便具体化为“练胆为先”,这也吸收了禅宗的解脱法。《少林宗法》认为:参贯禅机,超脱于生死而畏之域为拳术之极致所归,即性命精神所皈依的不动心功夫。 4.1.2少林武术的“气”论。少林武术的内功炼气炼柔劲,旨在行气入膜,充实肌体,达到动显于外,力抵千均,乃至不畏拳打脚踢、刀劈剑刺的境界,于内可祛病健身,保持精神清明,气血健旺,属武术气功。少林武术以禅宗思想和修持方法为基础,对中国传统的练气、运气方法进行了有系统的综合和整理,使内功炼气与武术拳击相为表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少林武术十分重视内功,《少林拳法秘诀》开首即是“气功阐微”,强调武功“要以气为始终之则”。气功有养气、炼气二说,“养气”属心意的锻炼,而“炼气”讲究姿势、调息运气,是一种在佛家禅功基础上吸收道教及民间气功而形成的武术内劲气功。如“少林内劲一指禅”在整个修持过程中突出禅宗关于“无念”合道的思想,以不用意识、不用意守的“无意念”为调心之要,顺其自然,不假人为,让人体内部的精、气、神按其本然规律与天地合一。 4.2少林武术技术对禅宗思想的融摄。 武术的动作、招式、套路、技击应用等都属于武术的技术文化层次,也是武术文化的最终形式和最后表达符号。任何深层和隐层的文化价值、观念、精神、思想都将通过这一符号反映和表达出来。因此,禅宗对武术技术的作用从它的技击等方面表现出来。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