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大圆满前行摄要—《普贤上师言教》浅析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大圆满法系是藏传佛教旧译宁玛巴之最高法要,被称为九乘佛法之巓,为即身成佛之殊胜之法。XZang过去各传承大师如萨迦般智达、大宝法王嘎玛巴等,皆异口同声赞叹“极瑜伽”之可贵稀有,但他们也同时告诫此法行者,堪受大圆满法者实稀少如白昼可见之星,概叹很多人滥修此法。莲花生大士曾说:“若无空性正见发心等引导,诸密法悉皆转为邪法。”

文殊化身法王隆钦饶降巴虽亦极其重视大圆满法要,但却未忘向后学者揭示基础修行次第之重要。尊者曾说:“法门是大圆满是不重要的,要行者的根器能力也是大圆满才重要。”可见,尊者是如何重视求学者的基础。只有通过次第训练实践,身心已臻成熟的修行者,方是尊者心目中堪为修持大圆满的上根法器。故此《大圆满隆钦宁提前行引导文》是作为修持大圆满者的基础修行法门,未具深厚宿根者,可籍此前行把自身相续调练成堪受大圆满心要的具根法器。本文就如何学修此前行引导文进行探讨,但因自身条件、素质等原因,定有不当之处,恳请斧正为盼。

首先,应对大圆满前行有一个通盘、框架性的认识,可以归纳为:观修何法?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实践?这三方面。现依次介绍如下:

一、 通过对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苦多的观修,要生起舍弃现世和后世的出离心,以一心皈依三宝、注重因果报应、一心求取解脱、实践宝贵三学作为实践准则。

二、 通过对世俗菩提心的观修,要达到舍弃对自身的爱执,而求取一切众生的利乐,以生起利众菩提心、并修习六度四摄为实践准则。

三、 通过上师瑜伽的观修要达到与上师相应,以依止上师法为实践准则。

1、 如何消除对现世的贪著,即如何生起出离现世心。

所谓贪恋现世,是指对现世一切享乐的追求,如升官发财、事业成功、子孙满堂等,对于这现世的一切贪求,如果不能善加遮止,别说在这一生中欲求成佛,即使是想不堕三恶道也是不可能的。如雪域三大文殊化身之一的萨迦般智达在《远离四种执著》中说:“执著现世非佛徒,执著轮回非出离。”对于一个贪恋现世的人来说,连佛弟子都谈不上,还说什么修大法成佛?所以我们应该彻底消除此贪现世的执著。在大圆满前行中告诉我们应观修暇身难得和生死无常这两个窍诀来对治。

(1) 暇身难得。此暇满人身对我们有着至为重大的意义,特别是此南洲之暇身,可以让我们通过甚深密乘的观修,而即身成就三身圆满之佛果。对于如此之暇身,我们视之犹如粪土,却为了眼前的、现世暂时之乐,而白白浪费此宝贵人身。当知此宝贵暇身并非轻易可得,要具备诸多因缘方可。应从数量、种类等角度来观修。经中说:“地狱道众生的数量多如大地之微尘,饿鬼道众生的数量多如恒河沙粒,畜生道众生的数量多如酒糟,阿修罗道众生的数量多如天空飘雪,天道和人道众生的数量仅如手指甲之面积上所积的微尘。”由此可知,此暇身确极难得。通过对此义之观修,如能在思想深处产生一种深刻的认识――即如此宝贵暇身应当依之一心专修佛法,决不忍再做任何无意义之事,方为合量。未证此之前,当努力观修。

(2) 生死无常。此暇满人身虽极难得,但却不久住。如果生前不能利用他来修学佛法,则至死时后悔晚矣!具体观修内容详见《普贤上师言教》和《菩提道次第广论》等。通过观修寿命无常,何时使不忍浪费刹那时间的证德在思想深处生起,正法善行的基础即告奠定。

2、 如何消除对后世的贪著,即如何生起出离后世心。

所谓贪著后世,就是指我们期望能在后世之中,生活的象转轮王、帝释天、国王那样,享受最好的幸福生活。对治此贪著,《大圆满前行》中告诉了我们两个窍诀:业果不虚和轮回苦多。

(1) 业果不虚。首先应观修佛说的四种因果道理,即业决定、业增长广大、业造已不失、业不造不受(具体内容详见《言教》和《广论》等),通过认真观修,便会对因果轮回产生深忍信,即使是微小之善也不放过,微小之恶也不造作。

(2) 轮回苦多。在《前行》中,讲了六道各别之苦让我们观修,在此大略谈谈六道总苦。龙树菩萨所著《致亲友书》中说观修六苦:一为怨亲不定之苦,在生死流转中,今生为亲友眷属,后世则可能变为冤仇敌人。二为无饱足之苦,即贪欲无休止。三为多次舍身之苦。四为多次投生之苦。五为高下贫富转换之苦。六为独生独死无伴之苦。对于佛所说之六道中所有的苦,应该认真的观修。如果对三界轮回之苦不能认真观修,则生不起厌离轮回之心,那么,说追求解脱成佛就成了一句空话。通过以上的观修,就可以真正生起出离轮回之心,贪恋轮回的念头就会得到对治。文殊化身宗喀巴大师曾说:“何时一想起轮回中的一切幸福快乐等盛事则想呕吐,方才真正生起出离心。”对此应反观自心,多加努力。

对于所说六道之苦,唯一能救我们脱苦的只有三宝,因此应以殷重之心依止三宝,宁舍生命亦不舍三宝,除三宝外别无所依。以此之心念诵“真实三宝……”皈依偈,方可得到加持,若无此心,当尽量念诵、观修。

3、 如何消除对自身的贪著,而生起利众菩提心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命脉,如果没有此心,任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法,尚不能入于大乘,况云成佛?《入行论》中说:“发菩提心刹那后,诸囚系缚生死狱,然应称为善逝子。”此说发菩提心后即是佛子,亦明菩萨。但如果对于发心只是了解或是口头上的,并没有真正生起,那么所谓大乘者也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务必在相续中真正生起菩提心,方名大乘行者。故应依四无量心、七重因果、自他相换等窍诀逐步观修,何时能彻底放弃自我的执著,一心为利乐众生而愿成佛之心真正生起,即为生起菩提宝心。

另外,此《前行》法乃为进修大圆满法而施设,因此在修世俗菩提心的同时,应把握大圆满之见地,视一切如母众生并无真实自性,如幻、如化、如水中月,为证得胜义菩提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如何消除师心自用,与上师的身口意三密真正相应。

欲得解脱及佛位者,必须证悟诸法空性,而证得诸法空性的唯一殊胜方便,乃是上师的加持。古德曾说,无师自学而成佛者,以前从无一人,以后也不会有一人,所有古德皆因修持上师瑜伽而证佛果,如吗尔巴、米勒日巴等。

对于如何观待上师,以前阿底峡尊者入藏时,曾有人问尊者:“我们修法为什么很难生起证德?”尊者说:“你们把上师仅看成普通凡人,怎么可能会有成就呢?”所以我们应该把上师观成佛而修信心。但这并不是说上师本身不是佛,而我们将之观成佛,事实上上师确实是佛,只是我们不认识而已。佛在《喜金刚续王》中说:“我于末法时,现阿奢黎身。”“未来浊世时,我现凡夫身,种种方便相。”《金刚手灌顶续》中说:“秘密主,弟子于阿奢黎所应如何观?如于佛薄伽梵观即应如是。”这些话显而易见,说明上师确系佛的化身,而弟子也应该视之如佛。只有如此对上师修信心,方可得到上师佛的加持入于自相续。古德曾说:“上师的功德、加持犹如雪山,弟子的信心犹如阳光,只有当信心的阳光照射到功德的雪山时,加持之水方能融入自相续。”故应以各种窍诀观修上师即佛,而修信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