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试问少林禅——李阳泉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戊子仲夏。禅宗祖庭大少林寺群贤毕至。

这是第三届“少林问禅”活动,而于我,却是第一问。来少林寺之前,便在网上看到了此次问禅活动的预告——名家谈禅、机锋辩禅、禅茶雅集、朝拜祖庭……

有心通过佛教在线当一次辩手,生怕被辩得体无完肤,思忖再三,决意作个看客,悄悄过问少林禅。

不为参禅到少林。云何来意?来问禅

与“禅”相应,派生出许多词汇。如参禅、习禅、坐禅、谈禅、辩禅……“问禅”却是三年前第一遭听说。

永信大和尚如此解读“问禅”:

问谁——问佛祖,问达摩,问自心……

谁问——觉者问,迷者问,不觉不迷者问……

为何问——为觉悟,求解脱……

问什么——问生死,问迷悟,问圣凡……

如此说来,少林祖庭没有答案,群贤齐聚少林,问禅,问的是自己。

有问有答,是为辩。

禅机如刀锋,刀刀直指要害,问者未必不明,答者未必真明,一问一答,是为辩。机锋辩禅,如唇齿间的刀光剑影,于无形间展开。

一问一答,愈战愈勇,愈挫愈奋,嵩山问禅,恰如嵩山问剑,无路可走,绝处逢生,便是悟的境界。

少林寺,大禅堂。

机锋辩禅。

大禅堂是选佛场,哪位禅者会在这辩论中开悟成佛呢?

禅宗不立文字,却不离文字,汗牛充栋的禅宗经典便是了悟了“不立文字”真髓的禅师们破了“文字执”之后用心写下的智慧。

辩禅不分正反方,禅本无二。无二何来辩?辩的是你对题目理解的落处,纠住不放,直抵内心。

禅题一: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一归万法。一归于心。一归于真如。一归于当下。一无所归……

这些答案都不算错。佛云五蕴皆空,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一本身就是最高,就是终极。

一,是超然于万物之上而又内在于万物之中。空而不空、非有非无。离开“一”就没有“万法”,离开“万法”也没有“一”。?一位禅者随手拿起矿泉水瓶扔在地上——“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看脚下!”你看了吗?

禅题二:宗下云:“不思而知,落第二头;思而知之,落第三手。”何为第一机?

有为第一机。无为第一机。当下无念为第一机。不可知为第一机。不思也不知为第一机……

你开口,便失了第一机!

第一机在哪里?在心里吗?如果在心里,我们如何能够不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便失了第一机。

不思而知是大根器。思而知之是小智慧。不知不思,思维没有惰性,方能找到本心证得佛法修成正果。

禅堂讲求参话头。话之头,为说话之前。说话之前尚有思,有思便不是第一机。

释尊拈花,迦叶微笑。

哪有第一机?

禅题三:不空如来藏,是空还是不空?

空。不空。执著空,便是不空。执著不空,便是空。所谓空,即非空,是为空。所谓不空如来藏,即非不空如来藏,是为不空如来藏。

《坛经》云:于外要离相,于内要离空。

说到家,你的心空不空?

唇枪舌剑。

甲乙双方、台上台下,常常为一个问题争得风起云涌。

让人想起台湾法鼓山圣严长老为此次少林问禅题词:“生死光在五蕴中出出没没,五蕴又在生死中打圈圈。”可谓一语道破。

一位辩手说,“倘若我的无知使您烦恼,那么,好了,让这些烦恼化作菩提,让我们内心都种下菩提种子……”

祖师道场,今日好清凉!一位辩手由衷地感叹。

古老的辩题,古老的禅寺。

千年无解,千年无结。

名家谈禅,禅理昭然

远远地见到了永信大和尚,朴素的黄色僧袍,和善的笑容。他身边是司空山二祖禅寺方丈绍云禅师和来自终南山净业寺的本如禅师。

绍云禅师是近代佛门泰斗虚云长老的关门弟子,师出名门,半个多世纪的修为,而今已经人禅俱老。他是少林寺禅堂的首座,精于律学,法度森严,为众禅和子所敬仰。我无缘领受其香板,却能听闻老和尚讲禅,也是难得的因缘。本如禅师是老朋友了。开口处便笑,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一副得大自在的表情。每次见他,都让人如沐春风。

进得禅堂,各安其位。

除了绍云、本如二禅师,还有台湾中道学苑住持真华长老、美国慈氏学院院长智中法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魏道儒主任。

大法师、大学者,因为一种奇特的因缘,聚在一起。

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最早被大家问禅。

“禅是不可说的。问起来,一言不发最好。”然而,为了方便,他还是通过公案故事,深入浅出地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说,在历代公案中,有很多问禅的故事,但禅师们通常答非所问或沉默无语。这是为什么呢?“每个人提问时,心里总是期望有一个答案,然后拿来用。这样的期望实际上违背了禅的精神。”楼教授说,问者总是想要一个标准答案,执著不肯放。但是,禅是需要你自己去体会、觉悟的,是对语言文学、惯性思维方式的一种破除。拿现代话来讲,就是让你脑筋急转弯。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参禅学佛的队伍。楼教授提醒大家,不要以为禅离我们很远,其实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做好本分就是修禅的第一步。赵州和尚曾说,修禅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庙里刚来的一个和尚问赵州和尚,什么是禅,怎样才能修禅?他回答了三个字:‘吃茶去’。过了几天,一个常住的和尚也问赵州和尚同样的问题。他的回答依然是三个字‘吃茶去’。”吃茶就是他们的本分事。

楼教授说,学佛要先学做人:“只要活在当下,学在当下,修在当下,悟在当下,把我们的人生过的踏踏实实就是修禅,就是求佛。”

来自台湾的真华长老是已故著名佛学大师印顺导师的高足,德高禅老。他早年披剃于河南,对中原大地充满了感情。他既没有讲述如何参禅,也没有提及任何禅宗公案。他神奇专注地讲起了少林中兴之祖福裕禅师的故事。

《少林大事年表》中记载:“宪宗八年(1258年) 忽必烈在哈喇和林主持举行佛、道大辩论。福裕为首僧代表佛教界参与辩论,道士败。”这是奠定佛教正统地位的一次大辩论。福裕禅师通过机锋为佛教的发展赢得了空间,成为一代宗师。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