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二乘与大乘教法的区别 不在教法本身 而在于所利益的对象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zf:
  yang兄,别来无恙?蒙您推荐,在下学习了上文。文中对涅槃等的阐述透露着作者的真知灼见,令人钦佩。
  但文中对大乘的评说却多有误解之处。抛开原始佛教和大乘在修学目的上的差异不说,在对般若经和大乘空义的评论中便有可商榷之处。
  文中对《般若经》有如下评论:   
   “《般若经》是直接将色与空划上等号的,它的经文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换言之,般若经认为空和现象没有差异,五受阴的现象中不仅没有本体,甚至五受阴的现象压根儿就被般若空观给空掉了。现象中找不到本质并不代表现象本身也被空掉、不存在了。总不能仗着‘生病’只是一种生理现象而不是一种永恒的实在,所以光荣地向全世界的卫生医疗机构摇旗呐喊:‘病是不存在的,我们佛教徒已经彻底解决医疗问题了!’”
  我相信,许多大乘行人见到这一评价一定大喊冤枉!正如龙树菩萨所指出的那样:“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因此,“空”不是“不存在”,法空也不是说法压根儿就没有了。藏地宗喀巴大师便大声疾呼:“性空之空义是缘起义,非作用空无事之义”。汉地古德杜顺大师亦曾开示:“法无自性。相由故生。生非实有。是则为空。空无毫末。故曰无生。经云。因缘故有。无性故空。解云。无性即因缘。因缘即无性。又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这些大乘行人的教法无一不是在宣说缘起与性空的无碍本质。
  关于心经的古今种种解说,无一不是直指缘起性空的法义。在下将当代济群法师对心经的开示附录于后,仁兄可以比较一下,上文中对般若经的评说与大乘行人的解说是否一致。
  至于上文中对大乘的其他误解,在下就不一一指出了。

  yang:
    多谢厘清般若空观法义,您指出的方面确实是作者的明显错误,大家都是承认缘起有的。但在此前提下,似乎取向大不相同:杂含直指缘起有的无余灭尽,所谓此无故彼无,要由无明渴爱的灭而导致“有”的灭,而此“有”的灭即是涅槃,即是佛教修行的终极目标;而大乘则要在此缘起有上转染成净,开显如来功德至圆满以成佛,以觉行圆满的“缘起有”为终极目标,涅槃亦成自性清净的代名词。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向恐怕是两种教法的根本分别。
  如果抛弃既往大小乘争执的不良说辞,就此根本的分别请赵叔不吝赐教,不仅可以解除我等疑惑,而且可以就此熄灭对佛教危害极大的所谓大小乘之争。

  若有比丘于老病死,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比丘得见法般涅槃。【契经 杂因诵】”
  根据这段经文,“凡是亲证真理、涅槃的人,就是世间最快乐的人。”等,应该指的是“见法涅槃”,“见法涅槃”并不等同于涅槃,只是对涅槃的一种明确的预期,而涅槃则另有所指:   
   “彼色(受、想、行、识)是无常、苦、变易之法。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余色受阴更不相续、不起、不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契经 五阴诵】”
  ──文义明确,直截了当。


  二麻子:
  佛陀的这个教法当然是正确无误的。但请仔细想想,这个教法是从什么角度说的。
  说白了,这个教法是对尚未破除我执的学人,从随顺“有我”“有个体”的角度说起的。显然,当破除我执实证无我并顺断了过去“有我”妄执所积累的相续后,证得涅槃,即不再有什么过去妄执的“我”继续存在,自然对这个自我而言,五阴等自此都谈不到了,称为“离”“断”等等。
  但是,如果大乘菩萨已经破除我见我执,根本不被“(有)自我”的角度自限,则无我也不碍众生显现。佛陀已证涅槃,众生不还在这里活跃吗?既然不受此“个体”自限,则对五阴之类也谈不到什么离不离灭不灭,而是直接了当的“当体无生”。
  “自性本清净”也罢,“本来无一物”也罢,从祖师禅看都偏向点静态,“一昧”是没问题的。却有点不“知有”的味道。所以说这个偏点“无”也是有道理的。当然,这些说法都是现在我们在看。六祖当年真实情况不是我们现在能考证的。后来在五祖处袈裟围住说法后,明显有改变。这里说的无呀有呀的,不是很粗的常断见。
  所以,其实都对,并不需要矛盾。只是有时候要仔细考究一下佛说法面对的具体情况。嘻嘻,哈哈,一管之见,仅供参考。

  yang:
  谢谢麻叔,麻叔说的在理,不失为一种合乎逻辑的解释,但是否符合佛陀本意,还难以遽下定论。因此同样请麻叔拨冗通读一下《灭苦之道》,在下尚有问题请教。

  二麻子:
  客气客气……不过麻子有点不理解的地方。
  yong兄注意过没有,对那些特别喜欢用类似考证的方法表白自己是,而别人不是“佛陀本怀”的人,他们能考证出他们自己的看法就是“佛陀本怀”吗?
  嘻嘻。说真话,我不相信他们能也没看到他们能。却看到制造了佛门内斗。

  zf:
    非常高兴与兄交流心得!

  四圣谛中“灭”谛所揭示的灭的“有”究竟是什么,这的确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南传圣僧罗侯罗.化普乐在其《佛陀的启示》一书中给出了如下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开示:   
   “我们再看看巴利文原典里若干涅槃的定义及说明:   ‘涅槃是彻底断绝贪爱:放弃它、摒斥它、远离它、从它得解脱。’
  ‘一切有为法的止息,放弃一切污染,断绝贪爱,离欲,寂灭,涅槃。’
  ‘比丘们啊!什么是绝对(无为)?它就是贪的熄灭、嗔的熄灭、痴的熄灭。这个,比丘们啊!就叫做绝对。’
  ‘罗陀啊!熄灭贪爱,就是涅槃。’
  ‘比丘们啊!一切有为无为法中,无贪最上。就是说:远离憍慢,断绝渴想,根除执著,续者令断,熄灭贪爱,离欲,寂灭,涅槃。’
  佛的大弟子舍利弗回答一个游行者‘什么是涅槃’的问题时,他的答覆与佛所作无为法的界说(见上)一般无二:‘贪的熄灭、嗔的熄灭、痴的熄灭。’
  ‘放弃、消灭爱欲与对此五蕴之身的贪求,就是苦的止息。’
  ‘生死相续的止息,就是涅槃。’
  因为涅槃是用反面文词所表达的,因此有许多人得到一种错误观念,以为它是消极的、表现自我毁灭的。但涅槃绝不是自我的销毁,因为根本无‘我’可毁。只能说它(涅槃)所销毁的是‘我’的幻觉、‘我’的错误意念。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