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个《摄大乘论》,是咱们早就定下来的,所以就不用多罗索。但实在来说,对唯识典籍我现在没有费心思了,因为唯识的根本大典我都看过了好多遍,而且深有心得。我发觉现在有不少唯识研究者成了雕虫,有人在雕龙,我们来雕虫,钻到里边儿出不来了。去年咱们开永明延寿法师研讨会,卢璕先生问我一个问题,是四分的问题,安慧论师是一分说,难陀论师是二分说,陈那论师是三分说,护法论师是四分说。相分是认识对象,见分认识相分,自证分认识见分、证自证分,证自证分认识自证分。安慧论师这么说,难陀论师这么说,陈那论师这么说,护法论师又这么说,那么我们该怎么看呢?我记得好象他是问的这个,当时是在虎跑那儿问的,这问的就是雕虫问题,我找了个借口就走了,没回答。还有一个先生,其实我不认识他,可能是他认识我,他问我种子的本有、新熏问题,说有的认为本有,有的认为新熏,有的认为既有本有又有新熏,那么实际情况到底是如何?这问题给卢璕先生的问题一样,都是气死人的雕虫问题。卢璕先生我认识,所以我避开,这位先生我不认识,所以我说你这是“笨家伙问些笨问题,论师们给你了一个笨答案”。在当时就有人问这笨问题,不是现在你才有。论师们给了你一个笨答案了,何必我再给呢?论师们的答案是笨答案,是不对的答案,但起到了堵口的作用,我再给你一个新的答案,也是一个根本就不对的笨答案,仅只是起堵口的作用。越往后来,在起堵口的作用的同时,弊端越明显――给你加了一种分别,第一个答案的时候,只有一个答案,虽然是笨答案,但你是一个笨家伙,所以完全封住了你的口,但第二个笨答案,就有分别了,因为有两个笨答案了,答案又不一样,你就分别了。当然,可能是问者并不知道前边儿已经有一个答案了。现在人已经知道有好几种答案了。越往后分别越多。因为答案越多,这分别还给以前的分别不一样,前边儿是在问题上分别,现在是在答案上分别,现在在《成唯识论》上已经有三、四个笨答案了,还要多少?所以,这雕虫问题就是根本就不值得回答的问题,但他又是认认真真地问,你若是回答,永远没个完,当然,不会没个完的,我要是真的给他回答了,说实在的,只是给他添了一个分别而已。前天从肉身殿过来一个师父,他在五明佛学院呆了好几年,他过来竟然也问这四分问题,真怪透了。 在你们听过之后,我不奢望有多大收获,只要你们听过之后不再问一些雕虫问题,就是很好的了。 这《摄大乘论》实际上不多,咱们手里拿的这个本子,虽然有这么厚,五百六十七页,但真正的论文才七十页,后边儿的是世亲的释和无性的释。这本书印的字儿又这么大,所以说看起来比较多。 我这是第二次讲这《摄大乘论》了,第一次是在九华山讲的,那一次讲得太详细了,而且发挥也多,到最后也没有讲完。这一回讲,我就只是带你们通一下字句而已。尽可能的少扯。因为说实在的,真正的心得很难用话表述得好。 摄大乘论本卷一 这是典籍的题目。“摄”就是总持,“总”是概括、总合,或者说是全部,就是这意思。“持”,持的本义应该是握、执,这里引申为掌管、把握。所以,“摄大乘”就是把大乘(佛法)通通都掌管住了、把握住了。你把这部《摄大乘论》学好了,整个大乘佛法就全部掌管在你的手心里了,你就把握住了整个大乘佛法的精要。然后看“大乘”这两个字儿,“大”是得与小对比方能显出来的,它没有绝对。“乘”就是车乘,运载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大的车乘。妙老法师说《大般若经》上说“能出能动,名之为乘”,“出”就是从烦恼中出去,“动”是断除你的烦恼。不过我实在记不得《大般若经》中有“能出能动”这样一个词儿,你们自己也有电脑,自己查一下。这里的“大”不单单是大小的意思,还有殊胜的意思。与大乘对应的就是小乘,小乘就不是那么大、不是那么殊胜的意思。大乘可以运载的众生就要比小乘运载的众生多,不然你不叫大乘。大乘也不单单是运载的众生多,而且大乘是可以把你运载到佛地去的,小乘就不行。这个乘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舍弃。佛教有一个比喻,一个人要过河,过河就得用渡船,当渡船把你渡过了河,你是不用背着渡船走路的,一定要把渡船给舍弃。现在你是要用大乘佛法去渡生死苦海的,同样的道理,大乘教法最终也是得舍弃的,你不能死死的执著这个。再看“论”,“论”就是圣贤的讨论、议论。三藏就是经、律、论,经是理论的基础,比如象《般若经》、《解深密经》、《法华经》等,这就是佛教的基础,至于佛教常说的绳墨义、贯穿义等等,其实都是比喻义、引申义,说凭经可以把佛教义理给贯穿起来,这是咱们听惯了的说法,其他书上都有。律,是我们的行为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一定得要。但我们得知道律的精神――止恶、行善、利他,只要是可以起到止恶、行善、利他这个作用的就是律,现在有人把律讲坏了,尽在一些杂事儿上追究。论,是圣贤们对经义的阐释、开演。经典是原则,它是一个宝藏。现实在不断演化的,但经是不变的,这就要求在经典与现实之间需要沟通,起沟通作用的就是论、疏之类的,当然我们现在的讲记也是,不过讲记得经过时间的验证才行。也就是说,经是教主的行迹,而论是论师们阐释而得到大众普遍接受的权威教义,也就是说,实际上佛教的教义是在论典中体现得最充分,经典中只有原则。“本”,“本”就是原典的意思。有本当然还得有对它的解释,最权威的解释是世亲论师的解释和无性论师的解释。就是我们手边儿的这一本,福建莆田广化寺印的,原文和二个释文都有了。无性论师比世亲晚一些儿,他在作释的时候,参照了世亲的释,有一些补充,所以,我们两个都要看。“卷”,这没啥好说的,以前没有纸,是用的竹木简、帛等,写好以后卷起来就是一捆儿,这就叫“卷”,读平声,可现在都读成仄声了,这是语言的演化。“一”是次序、第一。 无著菩萨造 这是作者,这位菩萨是大乘瑜伽学派的创立者,他的生卒时间不清楚,象沈剑英先生、姚南强先生、郑伟宏先生等的书上,都是写成作四世纪,韩廷杰老师是写成四、五世纪,但周文英的《因明在印度的发生和发展》中是写成了310年至390年。吕澂先生说是400至470,还说,也有人说是320至420年之间的人,我还见过说360年等等,这我们不管它。这无著论师先是在小乘化地部出家,或者是在有部出家,不过我估计在有部出家的可能性更大,为什么?这是从唯识教理中觉察的。这记载不一样,象西域记中说是化地部,婆薮槃豆传中说是萨婆多部。不管怎么着,反正是小乘。他出家以后,当时呢,中观还是比较流行的,他就也接触到了中观,但因为当时的中观已经堕入了恶取空,无著接触了这所谓的中观之后,觉得不对劲儿,但到底什么是空观(观就是用心的思维),他不知道,他为这个问题费了很大的心神,他的这精神感得宾头卢尊者示现,来给他讲空观。说,比如说,这一张桌子,你把它一分,分成板、钉之类,桌子就空了,你再把板、钉往下分,板、钉又空了……说这就是空。当然,这个是析空观,根本就不是大乘的当体即空。析空观的这种作法,实际上是首先承认有桌子,然后才能分,这个前提就不对。把一个东西一直往下分析,说最后分析出空,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东西都是因缘聚合而成的,只要分析就有因缘存在,如果分析到哪一步没有因缘存在了,那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这就违反因果规律,如果说分析下去永远有因缘存在,那就永远分析不成空。要不然成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永远也分析不成空。要不然分析到不可再分,承认因果断了,推翻因果律。这两种说法都是违背佛教的。于是无著就到山中独自修定,因为当来下生是弥勒成佛,所以无著就祈求弥勒,说,当来下生你要成佛,你的补处菩萨,你应该来教我空观。他在山中修定一修就是九年,终于见到了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就为他讲中道空观,从此,无著菩萨就大力弘扬这教法,人们习惯上称之为瑜伽学派,我们要把它与婆罗门教的瑜伽派分清,不要搞混淆了。无著菩萨的瑜伽学派传到中国之后称为法相唯识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