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06(5)

我们在经典上看到,有人供养释迦牟尼佛一钵饭,饭分成两半,一半供多宝如来,用另一半去供养狗,这显示出什么涵义呢?多宝如来跟狗是平等的,对佛供养的心跟供养狗的心没有两样,也是平等的。从行中显示出大道理,

  我们在经典上看到,有人供养释迦牟尼佛一钵饭,饭分成两半,一半供多宝如来,用另一半去供养狗,这显示出什么涵义呢?多宝如来跟狗是平等的,对佛供养的心跟供养狗的心没有两样,也是平等的。从行中显示出大道理,让我们在一切境界缘中,保持慈悲心、菩提心,不生高下心、分别心。学佛要在这个地方学,把这道理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得大自在。

  问:人的相貌是随心变的吗?
  答:在世间法里我们常常会发现,很熟悉的老朋友隔了几年没见面,再见面时几乎不认识了,相貌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忧虑烦恼的事情太多,所以相貌改变。这正应了算命看相的人说的,相随心转,如果心清净、心善良,身体相貌会愈变愈好;如果心地不善,常常有恶念恶行,相貌会愈变愈恐怖。所以每个人的相貌是自己造就的,不是别人,任何外缘都没有影响,是自己接受外缘,心念转变逐渐的相随心转。
  我们的心刹那刹那的在变化,心是一切法的主宰,身相是所现、所变的,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这个身相就是一切法,无不是从心想生,心想刹那刹那不一样,所以相貌刹那刹那在改变。我们凡夫粗心大意没有看出来,诸佛菩萨看得很清楚明白。前一念与后一念的身相,决定不是一个;虽不是一个但相差无几,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后一个相是前面那个相的相续相,决定有变化,但变化不太大所以看不出来。

  现在很多人把圆寂错用了,出家人死了都称圆寂。如果认为死了就是圆寂、就是入大般涅槃,那我们都不需要修行就会入大般涅槃,这个意思搞错了。入大般涅槃的人,不一定是死了,活着的时候一样能入,例如唐朝的惠能大师,他要不入大般涅槃,五祖忍和尚就不会把法传给他。大般涅槃在中国称作得道,即修行证果、得道的意思。
  所以,出家人死了不说死了,都说是圆寂,用意是称赞他们像佛菩萨一样的涅槃了。涅槃是梵语,完整的说法是摩诃般若涅槃,译成中文是大灭度。灭是灭生死,度是度众生。佛菩萨在各界度众生,等到有缘没佛菩萨的相,也自然不现了,到了这个时候,大家都说佛菩萨涅槃了,就是这个意思。涅字,又可以当做不灭解释,所以涅槃两个字就是不生不灭,也就是了脱生死。

  问:什么是圆寂?
  答:圆是功德圆满,寂是清净寂灭。只要把三种烦恼:见思烦恼、法烦恼、无明烦恼消除,自性的三德密藏:法身、般若、解脱自然现前,这是德;灭妄想分别执着三种烦恼,谓之功,这是功夫。这三种烦恼灭了,所得到的就是法身、般若、解脱,这是圆满的功德,称为圆寂。

  问:何为四摄?
  答:四摄是佛教我们,人与人、人与一切众生往来,必须要遵守的原则。
  四摄法里:
  第一条是布施,佛教说的布施,意思如中国古代儒家教人的礼尚往来。我们与人见面,无论是初次见、还是老朋友,乃至家中夫妻、父子、兄弟姊妹,礼不能少。中国古时有礼仪之邦之称,这个礼是表示关怀,很重要的特别是人的彼此关怀。

  第二条是爱语,爱语不一定好听,是真正爱护对方的话。比如对方有缺点、过失,他自己不知道。我们看到一定要劝勉,要帮助他提升德行,这是对他真正的爱护。

  第三条是利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作所为,对他人决定是只有利益没有损坏。对家庭、亲戚朋友、邻里乡党、对国家社会,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是利益的,决定没有破坏,名曰利行。
  
  第四条同事,同事是共同生活在这个社会,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我们对地球各方面事物,都要真诚的爱护。
  四摄是与一切人事物交往,必须要具备的条件。

  问:什么是四依法?
  答:四依法,是佛陀教导弟子们随顺教诲的原则。学佛的人,在没有取得正觉之前,唯一的办法就是随顺佛陀的教诲;但要有智慧的随顺佛陀的教诲,感情的随顺是错误的,要理智的随顺。而理智的随顺就是:
  1.依法不依人,依法是依靠经里所教导的,认识宇宙、人生真相的方法。不依人是不管你多么有名、有地位,如果你所讲的与佛法不一致,都应以佛法为准则,不能感性的依某个人为准。

  2.依义不依语,读过历史的人都晓得,佛学所有的经典,都不是释迦牟尼佛自己写的,而是佛圆寂后,由弟子们回忆写出来,这到底可靠不可靠?佛经翻译成中文或其它的文字到底对不对?是不是翻译人自己的意思?像这类的疑惑太多了。所以佛这一句「依义不依语」,破除了我们的疑惑,只要意思合于佛义,言语上多说少说、怎么说没有关系。因此在中国译经史上,有义译与直译两种,罗什大师的翻译是依据经文大意而翻,所以属于意译;玄奘大师则是直译,依梵文一句句的翻译过来。鸠摩罗什大师是翻译经文的大意,没有顺着经文更容易契机与理解。

  3.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佛经的义理,有些是随顺真理法相而说,有些是曲就众生的根器而说,所以对于是胜义说或世俗说,如果不分别清楚,而以佛随机的方便法作为思考的依据,修行就难免多走冤枉路了。那什么是了义呢?如果这个法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修学以后能断除烦恼、能真实的利益众生,这就是了义;反之,这方法修学以后,不能断除烦恼、真实的利益众生,又增长贪瞋痴,就是不了义。
  4.依智不依识,佛法以正觉的解脱为目标,但是如果依执着取相的分别心识而修行,是怎样也不会解脱的。必须亲近善知识,依戒、定、慧、离相、无分别的智慧而修,才能引发无漏正智向于解脱。

  问:何为引业与满业?
  答:人道、天道是善道;不善的是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人天虽说是善道,但人天里面也有没福报的。我们要问没有福报为什么会生天?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在六道轮回的是两个业因,法相唯识里面讲很得清楚,第一个业因名「引业」,能引导你到哪一道投胎;第二种名「满业」,满业是投胎之后一生中所受的果报。像我们世界有几十亿人口,都到人道来,这是引业相同;但虽得人身,有的人一生富贵享福,有的人一生贫贱受苦,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业报不同。业就是善恶业。
  六道十法界都不出这个定律,现在世间人对于这一件事不了解、也不信。何为善业、恶业?善恶没有标准,一定要看果报。善果,因就善;果不善,因就不善。从果我们就能想到因,修因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果报,因果永远在循环。如果把这问题弄明白了,一定要修善业,修善业必然得善果,造作恶业也一定遭恶报。

  问:别人对我们不善怎么办?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