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20

问:修十善业果报? 一、不杀生得健康长寿。 二、不偷盗则无饥荒、暴风、冰雹、虫蝗等灾难。 三、不邪淫则美声流传,无诽闻。 四、不妄语得口常香洁。 五、不两舌得眷属和顺,无闪电霜雹。 六、
  问:修十善业果报?
  一、不杀生得健康长寿。
  二、不偷盗则无饥荒、暴风、冰雹、虫蝗等灾难。
  三、不邪淫则美声流传,无诽闻。
  四、不妄语得口常香洁。
  五、不两舌得眷属和顺,无闪电霜雹。
  六、不恶口得农作物,果实甘美。
  七、不绮语得园林茂盛无刺。
  八、不贪得仓库果实充满。
  九、不瞋得身相圆满。
  十、不邪见得果实香美。

  问:造十不善业果报?
  一、杀生者短命多病。
  二、偷盗得霜雹、蝗、水、旱灾和饥荒。
  三、邪淫得多绯闻,配偶不贞良。
  四、妄语得体臭恶名,令人讨厌。
  五、两如得眷属不和,疾病缠身。
  六、恶口得农作物,果实硬涩。
  七、绮语得林木多刺,园苑荒废。
  八、贪爱得仓库空虚。
  九、瞋恚得农作物,果实辛辣,人貌丑恶。
  十、愚痴得农作物,果实小而丑。

  问:种十善因得大智慧?
  
  一、亲近三宝,深信求法。
  二、信婆罗门。
  三、亲近师长,求解深表。
  四、尊重三宝。
  五、远离愚痴人。
  六、不谤师法。
  七、亲近深智人。
  八、传法利生,令不断灭。
  九、远离非法。
  十、称扬正见,离诸邪见。
  
  修十善业得生欲界天
  修十定善得生色界天
  修四空定得生无色界天
  

  问:造十恶业得愚钝报?
  一、不信三宝。
  二、不信婆罗门。
  三、不信师长。
  四、藏法不教别人。
  五、找师长缺点。
  六、远离正法。
  七、断灭善法。
  八、毁谤贤智人。
  九、学习非法。
  十、毁谤正见,称扬邪见。

  问:种十善因得大福报?
  一、不劫盗。
  二、劝入不劫盗。
  三、见劫盗不随喜。
  四、孝养父母。
  五、信崇圣贤。
  六、赞叹人名利。
  七、广行布施
  八、不嫉妒人名利。
  九、不吝财宝,爱助孤贫。
  十、供养三宝。

  问:造十种恶业得孤贫报?
  一、常行劫盗。
  二、劝人劫盗。
  三、赞叹劫盗。
  四、随喜劫盗。
  五、毁谤父母。
  六、毁谤圣贤。
  七、阻碍入布施。
  八、嫉妒人名利。
  九、贪吝财务。
  十、轻毁圣贤,愿其常饥饿。

  问:忍辱偈 若欲为众生,作诸归依处;令生无畏心,忍辱最第一。
  能行忍辱者,见者皆欢喜;怨家舍毒心,皆生亲友想。 一切诸如来,成就平等心;众生所归依,皆由行忍故。 是故诸佛子,欲求无上道;为物作依止,当坚固忍辱。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问:世尊告诸大众:「善男子!菩萨如是修行诸法已, 复有十三种观修行羼提波罗蜜得大利益,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何等十三?
  一者,忍行堪忍诸恼能证一切诸法空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二者,忍行不见有我为他害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三者,忍行不见众生有怨亲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四者,忍行不见自、他身可捐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五者,忍行闻毁赞叹心常不动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六者,忍行能断烦恼诸结使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七者,忍行能断瞋恨诸结使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八者,忍行能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九者,忍行能离恶道生梵天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十者,忍行能过一切损害境界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十一者,忍行能得尽智无生智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十二者,忍行能降一切恶魔诸境界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十三者,忍行能见如来无量功德庄严身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善男子!是名菩萨十三种观修羼提波罗蜜得大利益, 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佛言:「世间一类男子、女人,常起忿恨、瞋恚之心,生诸过失?
  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堕在恶趣,受地狱苦。地狱报尽,纵得为人, 在在所生相貌丑陋。净意!当知:由忿恚因,感丑陋果。 ⋯世间一类男子、女人不起忿恨、瞋恚之心,不生过失。 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善趣,受天、人身。天中报尽,来生人间, 在在所生相貌端正。净意!当知:由不忿恚因,感端正果。」 ||《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问:善男子!菩萨二种?
  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修净忍辱是不为难,在家修忍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遶故。||《优婆塞戒经.羼提波罗蜜品》

  问:菩萨修忍辱之相?
  一、菩萨摩诃萨修忍辱时,常乐观察生死罪过;
  二、乐修法行,勤于精进;
  三、读诵、书写如来正典;
  四、供养师长、有德之人;
  五、能瞻病苦,修于慈悲,怜愍一切;
  六、见苦恼者能令远离;
  七、常乐出家,乃至尽寿;
  八、持戒精进,摄持六根;
  九、不令得起烦恼因缘,宁舍身命终不毁戒;
  十、若他有事,乐为营理;
  十一、常有惭愧,乐赞忍德;
  十二、为调众生,堪忍众苦;
  十三、于怨尚能忍于恶事,况复亲所;
  十四、能忍二瞋:一、众生瞋,二、非众生瞋;
  十五、舍己乐具,令众得乐;
  十六、不念多恶,不忘少善;
  十七、远离两舌,前后默然;
  十八、不说彼短,说烦恼过,令众得离;
  十九、他所不喜,不为说之;
  二十、净身、口、意,了诸罪业。
  若客烦恼因缘作罪,作已惭愧,心生悔恨。

  问:善男子!生忍因缘有五事:
  一者、恶来不报;
  二者、观无常想;
  三者、修于慈悲;
  四者、心不放逸;
  五者、断除瞋恚。
  善男子!若人能成如是五事,当知是人能修忍辱。

  问:云何曰:复能生自他平和事,故称「提」。
  一、此事通达因果。此忍能令自身不为瞋恚过失所染, 即是于自平和既不忿恨,不生他苦,即是于他平和。
  二、如经言:「若行忍者,则有五德:一、无恨;二、无诃; 三、众人所爱;四、有好名闻;五、生善道。」 即此五德名平和事。由具此义故,称羼提。||《摄大乘论释》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