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06(4)

(2)、法布施,是教与真理,圣贤教书,法师讲经说法,教人技术不计报酬,刻经、印善书送人等等,称为法布施;法布施能得聪明、智慧的果报。 (3)、无畏布施,主要是令人除却恐惧而得安心,比如有人遭遇大难后,得到你

  (2)、法布施,是教与真理,圣贤教书,法师讲经说法,教人技术不计报酬,刻经、印善书送人等等,称为法布施;法布施能得聪明、智慧的果报。
  (3)、无畏布施,主要是令人除却恐惧而得安心,比如有人遭遇大难后,得到你的帮助,哪怕是几句真诚的话,使他得益,从而减少恐惧得到安心;而放生小动物、常年素食等,均属无畏布施,无畏布施能得健康、长寿的果报。如现代社会上的老年人,七、八十岁的,甚至上百岁的寿星老人,不但长寿而且健康,这都是过去施无畏布施的果报,不只是营养保健而能取代的。

  问:什么叫持戒?
  答:持戒的意思就是守法,戒是法律,遵守古圣先贤的教诲,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规章,遵守每个地区、每个族群的风俗习惯、道德风俗,这叫持戒。只有持戒,我们才能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族群和睦相处,平等对待。

  问:何谓忍辱波罗蜜?
  答:忍辱是指耐心,对人、对事、对物都要有耐心。善法,我们有耐心慢慢地来推广,不能操之过急;不善的,我们要有耐心慢慢地把它革新。中国谚语「欲速则不达」,要有耐心等待时节因缘的成熟,操之过急有时会弄巧成拙,反而造成错误。积久恶习想要赶快把它改掉不容易,有时不但改不了,可能还会产生不良的副作用。善的要积极推广,也会产生许多障碍,所以一定要有耐心,而且愈是大事愈要有大的耐心。

  问:什么叫精进?
  答:精进,就是专心的断恶修善,儒家讲「日新又新」;佛家讲精进,精是专一不杂,进是前进不退,所以是精纯的、有秩序、有条理的进步,不是杂乱的进步。现代的科学讲究有层次、有条理、有系统的学术,这样求进步日新又新,所以佛法不是保守的,佛法永远站在时代的前端,带领所有众生走向正确光明智慧的方向,这就是精进。

  问:何谓禅定?
  答:禅定是梵语dhyana,巴利语jhana的音译,其意为瞑想,汉译作定、静虑、思惟修。这是透过一种方式使心念安定下来的修行。修禅定波罗蜜能使人心安定自主,不受外界诱惑,也不会受烦恼干扰。永远不起是非人我、贪瞋痴慢的念头,这是定;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会受诱惑,这是禅。佛来了不会受诱惑,魔来了也不受诱惑。佛教我们要有定,见到好的没有贪恋的心;见到不好的也没有厌恶心;永远保持心地的清净平等,这称为禅定。

  问:何谓三皈依?
  答:皈是回头,依是依靠。我们从一切错误的地方回过头来,依靠正确的,这叫皈依。三皈依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实质比形式重要,在形式上,只要有出家人在佛前替你证明,做一个仪式,证明你是佛弟子就可以了。因为你是皈依三宝,不是皈依哪一个法师,这个观念一定要清楚明白。如果是皈依一个法师,那你就错了,这个观念有很大的过失。皈依三宝,你是三宝弟子,三宝是佛、法、僧。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出家人都是僧,你怎么能皈依一个人?
  所以三皈依的意义要弄清楚。这一件事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就知道皈依的观念,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皈依佛,佛是觉悟,你对人对事对物能够觉而不迷,这叫真正的皈依佛。皈衣法,是将自己错误的思想、见解回转过来,以正确的思想见解对待人事物,这是皈依法。在三皈依里这一条最重要,因为正邪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想错了、看错了、说错了呢?标准是经典。
  凡是依照我自己的意思,我的想法、看法、做法,这就是错。把自己的成见,自己的想法、看法、做法放弃,从这里回转过来,随顺经典的教诲,这叫皈依法。皈依僧,僧是清净、和睦的意思,僧团修六和敬。我们如与人相处不和,要从不和回转过来,与大家和睦,这是皈依僧。
  我们的心不清净,要从不清净回转过来,以清净心处世、待人接物,不起贪瞋痴慢,用真诚清净、平衡、慈悲心,这叫皈依僧。所以三皈依不是皈依某一个人,明白这个道理,自己在佛菩萨像前受三皈也可以,自己发愿依照这个道理、方法去做,你就是三宝弟子,只要真正发心,在找不到出家人的情况下,自己在佛菩萨面前发愿受三皈,都能得到皈依。

  问:什么叫功德?
  答:功就是经典里所说的修行功夫,修行一定有所得,但是这里所说的功不是练气功,而是指内在修行的功夫;得定是德,因戒得定;修定是功,开慧是德,你的智慧开了,这是德。功是修因,德是正果所得的果报,修因证果都与性德相应,称作功德。所以功德不是指在佛门、或是在社会上多做一点善事就算是功德,功德也不是用钱能够修得的,这观念一定要弄清楚;出钱做善事,或用身外之物去做的,都是福德。福德与功德不一样,福德不能断贪瞋痴、名闻利养、自私自私,功德能够做到。
  所以生死轮回大事,六祖惠能大师讲「福不能救」,修再大的福报也救不了这件事。

  问:何谓火烧功德林?
  答:当我们种一片森林,如果树木长得快的话,大约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培植一片森林,但是只要一把火就能烧光了。同样的,勤修戒、定、慧培植成功德森林,但是瞋恚之火,一发脾气会被烧光,就什么功德也没有了,所以临命终时一发脾气就全部完了。
  所以福德烧不掉,当你离开人世间时你会带走;可是功德很容易被毁掉,功德难修而易失,妖魔鬼怪就怕你积累功德。佛劝人积功累德,魔看到这事就嫉妒,他没有办法把你的功德毁掉,就想方设法挑拨让你发脾气,让你把自己的功德毁掉,这就是佛经中常说的愚痴、可怜悯者。只有真的明白了这道理,六根在六尘境界中不起贪瞋痴慢,功德才能保全。

  问:何谓开悟?
  答:真心学佛的人决不会自以为是,所以在我们现前环境里面,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过失、烦恼。佛教常说开悟,什么是开悟呢?知道自己的毛病、烦恼称开悟,每天反省检点找自己的毛病、烦恼,就天天有觉悟。找到自己的毛病、烦恼时,把毛病改过来,将烦恼去除掉,这就是修行。我们自己没有能力辨别是非,要以圣人的言行做标准,时时处处都能找出自己的毛病、烦恼来,这是小悟,累积小悟最后就能成为大悟。

  问:什么是菩提心?
  答:佛在《观无量寿经》里告诉我们,至诚心是菩提心之体,真诚到极处名至诚。何谓真诚呢?心里若有夹杂着丝豪的虚妄就不诚。众生所以不能成佛,就是错用了心,不是用真诚心而是用虚妄心,就是虚情假意。就这么一点差别,我们羡慕佛菩萨,而佛菩萨是由人修成的,因而只要念头转过来,凡夫就成佛了。真诚心决定没有虚妄,决定没分别、执着,真诚是清净平等的,清凉大师注解为:「道无不通,则自他引摄。」道是凡夫成佛之路,大乘经说菩提心是道。何谓菩提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是菩提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