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桢老居士:五眼(3)

是直接的经验境界。容我重复地说一遍:「空」是直接的经验境界。据说当一个 人达到那境界时,他便会经验到一种极大的快乐感,比一般人所经验到的任何快 乐感都要强几百倍。不仅这样,「空」是一种没有变动与无常之

是直接的经验境界。容我重复地说一遍:「空」是直接的经验境界。据说当一个
人达到那境界时,他便会经验到一种极大的快乐感,比一般人所经验到的任何快
乐感都要强几百倍。不仅这样,「空」是一种没有变动与无常之感的境界。

  现在让我再推进一步。诸位都知道,认识了人的痛苦是导致悉达多太子放弃
宫廷生活,做一个苦行僧,去寻求人类解脱大道的直接原因。佛陀列出了人类的
八苦──苦在梵文里是duhkha。这八苦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
会、求不得和无常(也即是五蕴炽盛)。我没有时间为诸位更详细地解绎八苦,
但是,如果诸位细心地将它们分析一下,就可以断定,这八苦统统都跟我们所具
有的肉体,以及我们称为「自我」的意识有关,或者也可以说,肉体和「自我」
意识是造成一切痛苦的根源。

  因此显而易见,在「空」的境界中,肉体与「自我」意识已不再存在,苦又
怎么还能存在呢?当一个人达到那种境界时,宇宙万物,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成
「空」观。所有人类的痛苦以及生死都消失了,都不再执著,这种人我们说他拥
有了慧眼。

  这就像忽然从一个极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这就像慈母和他失去了多年的
爱子不期而遇的心境;这就像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大海中绝望地航行时,忽然发现
一条地平线时的狂欢。这些是佛经上对一个人得到慧眼时,所经历的大喜悦的一
点描写。

  很多佛陀的弟子都达到了这种境界。在佛教里他们被称为阿罗汉,他们已是
圣人。然而佛陀却向他们发出严厉的警告:「不要停顿在慧眼上!」佛陀指出,
人的最大的病是执著;当人只有肉眼或天眼的时候,他把不完整、易变的,因而
也是虚妄不真实的世界看成完全的、恒久的、真实的。他就执著于他所看到的世
界,一切痛苦由此而生,这是一个极端。可是当一个人用慧眼看见了宇宙万物是
无常的、不真的、「空」的时候,他喜乐留恋于这个「空」的境界,这就成了对
「空」的执著,是另一个极端。无论是对「有」或对「空」,一旦有了执著,那
个构成一切无明和痛苦之根的「自我」意识便不能完全绝灭,人也就不能澈底解
脱。因此,法眼的获得乃是佛法中再进一步的教旨。


法眼

  什么是法眼呢?一个人得到了慧眼之后,能不停滞留恋在「空」的境界里,
却体认到:虽然他在不同的境界里所看到的都是虚妄不实的幻相,然而对那一个
境界而言,这些幻相即是真的,这个人得到了法眼。

  现在让我们再参考第二个图表。一个只有肉眼的人会坚持只有肉眼所看见的
一切是真的,他缺乏对其他境界的知识。一个拥有天眼的人会说红内线的形象、
肉体、骨架、分子的复合体等等都是真的,并执著于这一切。一个拥有慧眼的人
看出这个图上的一切形象全是无常、无实体和虚妄不真的幻相,唯有「空」才是
真实恒久的状态,因此便执著于「空」。

  现在一个拥有法眼的人会说,虽然这一切形象确实是无常、虚妄的假相,它
们却不是与「空」分得开的另一实体,它们都是同体,然而就它们所在的境界领
域而言,它们全都是真的、实有的。

  「空」的直接体验给人以大智慧;然而若能把一切虽然都是假相,可是在它
自己的境界领域里却是真的这一点认识了,那就会自然产生一种无条件的、无差
别的、遍及一切的爱与慈悲。我们认为这种人拥有法眼,在佛教里则称他为菩提
萨缍,简称菩萨。

  一旦一个人达到了「空」的境界而又能克服了对「空」的执著,无条件、无
差别、遍及一切的爱与慈悲,便自然而然地从一个「空」的直接经验里产生出来,
那真是人类的奇迹,也因此使得佛法成为最独特、最精深的实践教义。

  让我告诉诸位一个故事,用它来说明得到慧眼的阿罗汉与拥有法眼的菩萨间
不同之处。

  一座大厦失火了,只有一个导向安全的门。许多人-男人、女人、小孩-在
这大厦里玩,他们之中只有少数人知道火灾的危险。这少数知道危险的人,努力
寻求一条出路。路是又长又难走的。最后他们冲出浓烟,出了大厦,当他们再度
在户外新鲜的空气里呼吸时,他们是如此地高兴,以致他们就只是躺在地上,再
也不想做任何事情了。然而,他们之中却有一个人,不这样想。他记得许多人仍
在这大厦里,而不明白火的危险;而且即使他们明白了,他们也不知道通到门口
的路。所以,他便不顾自己的疲倦和危险,一再跑进大厦,去引导别人走出这危
险的地方。

  这个人就是菩萨。

  另一个有名的故事,由赫士唐·史密斯教援(Prof. Houston
Smith,他的中文名字是施锡恩)在他的杰作《人类的宗教》里介绍给西方
的读者。故事是这样的:三个人为了到远地寻宝而旅行横贯沙漠。他们在烈日下
走了一段很长的路,又累又渴,急切需要一个荫凉的地方休息,和一些水或水果
来解他们的焦渴。忽然,他们来到一个有围墙的庄院。他们之中一个人爬上墙头,
高兴地喊起来,就跳进了那庄院,第二个旅行者跟著也跳进了庄院。接著第三个
旅行者也爬上了墙,他从那里看到一所美丽的花园,在棕榈树的荫蔽下,还有一
个有喷泉的大水池。在渴累交迫、赤日黄沙的景况下,这是何等的诱惑!正当他
要跳进庄院去的时候,他想起还有许多许多的旅行者仍旧在那可怕的炎日沙漠里
拖著沉重的脚步旁徨,不知道有这个绿洲。他终于拒绝了跳进庄院的诱惑,忍耐
著一切的苦,再爬下墙来,回到那漫无边际、炽热的沙漠里,去接引别的旅行者
到这个荫凉休息的地方来。

  我相信在座的每个人都不难了解,这第三个人是菩萨。

  这里必须指出:这样的慈悲并不是表面的,而是发自内心,深不可测的。它
没有诸如「因为我喜欢你」或「因为你服从我」一类的先决条件。它是无差别的、
无条件的。这种慈悲和爱是从「空」的直接体验而生,是从完全调和、完全平等、
没有任何执著的境界而生。

  为了帮助各位更正确地了解法眼,我必须提出非常重要的两点。第一,法眼
能观照真理的无限方面。正如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天文学家指出许多银河、恒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