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精解(2)

云谷禅师就问我说:‘凡人所以不能成圣成贤,都因为被杂念及欲望所缠。你静坐三天,不曾见你起一妄念,以何缘故呢?’我回答说:‘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荣辱生死,皆有定数,怎么想也不能改变,所以就老实不想了

  云谷禅师就问我说:‘凡人所以不能成圣成贤,都因为被杂念及欲望所缠。你静坐三天,不曾见你起一妄念,以何缘故呢?’我回答说:‘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荣辱生死,皆有定数,怎么想也不能改变,所以就老实不想了!’

  云谷禅师笑说:‘我原以为你是个了不得的豪杰,那里知道,你只是个凡夫俗子!’我问禅师此话怎解。云谷禅师说:‘一个平常人,不能没有胡思乱想的那颗意识心;既有这颗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阴阳束缚了;既被阴阳气数束缚,怎可说没数呢?虽说数一定有,但只有平常人,才会被数所束缚。若是一个极善的人,数就拘他不住。因为极善的人,尽管本来数里注定吃苦;但他做了极大的善事,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苦变成乐,贫贱短命,变成富贵长寿。而极恶的人,数也拘他不住。因为极恶的人,尽管本来数里注定要享福;但他若做了极大的恶事,这大恶事的力量,就可以使福变成祸,富贵长寿,变成贫贱短命。你二十年来,都被孔先生算定了,不曾把数转动分毫,反被数把你拘住了。一个人被数拘住,就是凡夫。这样看来,你不是凡夫,是什么呢?’

  我问云谷禅师说:‘照你说来,究竟一个人的命运,能改变得吗?’

  云谷禅师说:‘“命由己作,相由心生,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佛教经典里说:“求富贵就得富贵,求儿女就得儿女,求长寿就得长寿。”这都不是乱讲的。“说谎”是佛家大戒,佛菩萨怎会说假话来欺骗大众呢?’

  我听了之后,心中还不明白,又进一步问:‘孟子说过,凡是求起来就可得到的,这是说在我心里可以做得到的事情。若不在我心里的事,那怎能一定求得到呢?譬如说道德仁义,那全是在我心里的,我立志要做一个有道德仁义的人,自然我就成为一个有道德仁义的人,这是可以尽我之力去求的。若是功名富贵,那不是在心里头的,是在身外的。要别人肯给,我才可得。若别人不给,我怎样可求得呢?’

  云谷禅师说:‘孟子的话说得不错,只是你未能深入去了解。’。六祖慧能大师曾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人只要从内心自求,力行仁义道德,自然就能够赢得他人的敬重。因为有仁义道德的人,大家一定会喜欢他,敬重他的。所以功名富贵,不必去求,旁人自然就给他了。为人若不反躬自省,从心而求,而只好高骛远,祈求身外的名利,则用尽心机,也只会内外皆空。’

  三、天作孽犹可违

  云谷禅师又问:‘孔公算你的终身命运如何?’我就从实详述了过往的经历。禅师说:‘你认为自己应该得功名?应该有儿子吗?’

  我查察过去所为想了很久才说:‘我不该得科第,也不该有儿子。因为科第中人,大多有福相,而我相薄福薄,又未能积德以造福,加以不耐烦重,度量狭窄,纵情任性,轻言妄谈,自尊自大……,这些都是无福之相,怎么当得了官!’

  俗语说:‘地秽多生物,水清常无鱼。’我好洁成癖,就变成一个不近人情的人了,这是无子一因。脾气暴躁,缺乏养育万物之和气,这是无子二因。仁爱是化育之本,刻薄是不育之因,我只爱惜自己名节,不能舍己为人,这是无子的三因。其他还有多话耗气,好酒损精,好彻夜长座不看养护元气等……,都是无子之因。

  云谷禅师听了说:‘岂但只有科第不应得,恐怕不应得的事情,还多哩!世界上的人,是享千金财富,或享百金财富,或者应该饿死,是取决于各人心性业力所造成。明白的人,都晓得这是个人的努力及境遇不同所致,可是糊涂的人,就都推到命上去了,说是命里头注定的了。其实啊,上天只不过是顺水推舟,推我们一把罢了。譬如,善的人自己能够积德,天就会像正在生长的东西那样,下些雨露去滋润他,帮助他得到应该得的福报。恶的人自己尽管造孽,天也不过像要倒的东西那样,降些风雨去吹倒他,让他得到应该得的祸罢了。传宗接代的事也一样,但凭各人积德之厚薄。有百世功德之人,必有百世子孙可传;有十世功德者,必有十世子孙以护;只有两、三世功德者,也有两、三世子孙以保;而那些绝嗣者,那是他的功德极薄之故,恐怕罪孽还积得不少哩!’

  云谷禅师接下去说:‘不过,既然你能说到自己种种的短处,就表示你已经晓得自己的不是了。将不发科甲与没儿的原因尽量改掉,化吝啬成施舍,化偏激为和平,化虚伪成虔诚,浮躁改成沉著,骄傲改成谦虚,懒败改为勤奋,残忍化为仁慈,刻薄改为宽容,珍惜自己,与人为善。从前的一切一切,譬如昨日己经死了;以后的一切一切,譬如今天刚刚出生;能做到这样,就是你重新再生了一个义理的身命了。

  血肉物质之身,尚且有一定的数;而道德的生命那有不能感动上天的道理。太甲篇说:‘天降给你的孽,或者可以避开;而自己作了孽,就要受报应,不能愉快心安地生活了。’诗经也说:‘人应常常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合不合天道。求祸求福,全在自己。’孔先生算你,不得科第,没儿继后,虽是上天注定,但还可改变。只要扩充德行,广积阴德,这是自己所做的福﹙旁人不能夺走﹚,怎么能不会享得呢?易经一书。专谈趋吉避凶的道理,若说命运不能改变,则吉又如何取?凶又如何避?易经第一章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福及子孙,你相信吗?’

  四、持念咒语感应开智慧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