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微细相容安立门。《大疏》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以上各门,咸明广狭无碍,一多相容之义。今此第六门,更指无论如何微细之中,亦可含容一切诸法,一毛一尘之中,无边刹海,一切诸法,同时涌现,如一镜中映现万象。《普贤行愿品》云:“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正显此义。今本经《积功累德品》谓法藏比丘于因地中,“身口常出无量妙香,犹如旃檀,优钵罗华,其香普薰无量世界……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需最上之物,利乐有情。”又《宝莲佛光品》曰:“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夫一光者,乃莲光中三十六百千亿分之一,是表至极微细也。而一光中含摄三十六百千亿佛已表极微细中含容一切诸法也。
(7)因陀罗网法界门。以上微细相容门,明一重之相入相即,而未明重重无尽相入相即之义。故假因陀罗网为喻,以明此义。因陀罗网者,帝释天宫所悬之珠网。网有千珠,互相映照。一一珠中各现一切珠影,此是第一重之各各影现。而一珠中所现之一切珠影,复现于其余九百九十九珠之中。是第二重之影现。如是千珠重重映现,无有穷尽,以喻诸法之相即相入,重重无尽。《大疏》云:“若两镜互照,传耀相写。”在本经中《宝莲佛光品》云:“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上第六门中已明“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是微细相容门,彼乃一重之相即相入。更征其前后之经文,则可广显重重无尽之相即相入之妙义。一阿弥陀佛国中,有无数宝莲华。一一华中放难数光,一一光中有难数佛。一一佛放光说法,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如是则极乐国中,有无数莲,莲放光,光现佛,佛现国土,土中又有无数莲,莲复放光现佛。每一莲 华喻一帝珠,如是莲华周遍佛国。可见本经正显《华严》因陀罗网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玄门。 (8)托事显法生解门。由上之重重无尽,故尘尘法法皆是事事无碍法界。故可任就一尘一事,显此法界全体。如《大疏》云:“立像竖臂,触目皆道。”经中《菩提道场品》曰:“又其道场,有菩提树。……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佛告阿难:如是佛刹,华果树木,与诸众生而作佛事。”一见彼树,可证无生,是正为“托事显法生解”之玄旨。华果树木,皆作佛事,亦复如是。 (9)十世隔法异成门。此门表延促无碍。以上八门横示圆融之相。此是竖示。十世者,过现未三世,每世又各有过现未三世,于是成为九世。九世互入,为一总世。总世与前九相合,而为十世。此十世隔历之法,同时具足显现是曰隔法异成。(别异之法俱时成就,谓之异成。)晋译《华严初发心功德品》曰:“知无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无量劫。”又《普贤行愿品》曰:“尽一切劫为一念”,“我于一念见三世”。皆显延促同时、三际一如之义。故《大疏》曰:“若一夕之梦,翱翔百年。”本经之中,亦多显此。如《大教缘起品》云:“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德遵普贤品》云:“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又《歌叹佛德品》云:“于一食顷,复往十方无边净刹。”同显此第九玄门。 (10)主伴圆明具德门。横竖万法成为一大缘起,法法交彻;故随举一法,其他一切法即伴之而缘起。亦即举一法为主,则其他一切法皆为伴,而赴于此一法。更以他法为主,即余法成伴而尽集之。故一法圆满一切法之功德。是名圆满具德。《大疏》云:“如北辰所居,众星拱之。”今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十念必生愿”为大愿之本。专重持名念佛,名具万德,此一句佛号圆满具足一切法之功德。举体是华严玄门圆明具德之义。经中《三辈往生品》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此明净心念佛一声之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又大愿中有闻名得福愿。十方众生以闻名故,“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常修殊胜梵行”。又有闻名得忍愿,他方菩萨以闻名故,应时可获一二三忍,证不退转。可证弥陀名号,妙德难思。如东密《阿字观》云:“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阿字主也。一切陀罗尼与一切诸佛皆伴也。一字之中,主伴功德无量无边,是即圆明具德之玄意。 又彼国土,色声香味触,一一圆明具德。故见光、见树、闻声、嗅香,莫不增益善根。“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波扬无量微妙音声。……得闻如是种种声已,其心清净,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安和调适,犹如比丘得灭尽定。”又“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又《宝香普熏愿》曰:“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可见一尘一毛,莫不圆明具德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