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来到马来西亚之前,定弘法师给了我一份数据,这份数据讲的是日本净土宗的开山祖师法然上人。他是善导祖师的学生,生于我们中国的唐朝,是一一三三年,老人家八十岁圆寂,日本的净土宗开山之祖。他老人家在讲到念佛的作用的时候是这么说的,他有一篇文章叫《十念法要》,他说,「不顾妄念余念」,你不要管,就是我们净空老和尚说的,不要照顾妄念。「不畏散乱不净」,你也不要考虑我到底现在是散乱还是不净,想那些贪瞋痴慢、想十恶。「惟口称名号」,只要嘴,口称名号。他老人家接着说,「若常称名者」,如果我们经常、长时间不断称佛号的话,他老人家说,结论是什么?「以佛名之德」,以佛号的功德,达到下面这几个效果。第一「妄念自止」,妄念自己就止住了;第二「散乱自净」,昏沉自然就能克服;第三「三业自调」,身口意三业就归顺、就善了;第四,最重要的开示,「愿心自发」,你愿意去西方这个心自然就发出来。 我们诸位同修知道,只要我们在临终的时候愿意去西方,我们这个愿跟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都有道路,感有感道,应有应道,感应道交交在一起。阿弥陀佛这个应道,应,他四十八愿说众生在临走的时候只要念我,我就把他接来,这叫应。这个应是有道路的,这个道从来就没离开过尽虚空遍法界,关键我们的问题是我们感不感他老人家?你那个感道建立起来没有?如果你的感道建立起来了,它跟那个应道就能交在一起,你就去西方。这个感道,感应道交做为我们这一边,凡夫这一边,想去西方极乐世界这一边的凡夫,这个感道是什么?就是愿意去。所以这个愿心非常非常重要。我记得老和尚有一年在新加坡弘法,他老人家非常诙谐、非常幽默,他说我在这讲法,大家来听法,来到这里听法的人都愿意去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我在我这个屋子旁边建立一个房间,上面写着到这来,想去西方的人到这个房间里边去,七天之后保证去西方,没有一个人敢进去。为什么?不愿意去,没有这个愿心。所以愿对我们太重要太重要了!你只有愿,你才能把你的愿道跟他的应道建立起来,感应道交。 感从哪来?感从愿来。所以很多口称名号的这些同修,我接触得挺多的,老是觉得自己的愿心不够,老是觉得自己的信心不够。这个不是开玩笑的,往生与否决定在信愿之有无,你要没有信心、没有愿心,你就执持名号,喊破喉咙也枉然。所以愿心跟信心对我们非常非常重要,各位同修。而愿心自发,从哪发起来?从我们口称名号当中发出来。我也口称名号了,我怎么还是不愿意?那我们就要追究,你这个口称名号的方法有问题,因为你没有都摄住六根来念。都摄住六根,下手之处,印光大师说就在「摄耳谛听」。摄,我们查字典,收住;谛听,认真听,真听,一丝不苟的听,一个字一个字的听,印光大师说,字字句句都要听清楚。这个不是闹着玩的,十声阿弥陀佛,以四字洪名四十个字,这十句,「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们怎么样保证这十念你得念好?什么叫念好?你得保证这十念当中都摄六根。这十念当中我怎么都摄六根?摄耳谛听。我怎么摄耳谛听?你就要用你的耳朵把你嘴里念出的每一个字都听清楚。听不清楚就是散乱,听不清楚就把你这个愿最后丢掉,你就去不了西方。 我们现在初念佛的人,不要说一句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我能听得清楚,你这四十个字当中,你有百分之十能听清楚,那就是四个字,那就是一句;你有百分之二十,二四得八,你就两句阿弥陀佛,八个字。我们说这八个字可不一定都集中在两句佛号上,有可能一、三、五听清楚了,十一、十二、十三听清楚了,跳着的,这就不简单。我们长期不善于用我们的耳朵,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做这方面的训练,摄耳谛听。我们这个世界,说者无心,听者也无心,你说你的,我听我的,散乱。所以我们现在希望我们的愿心出来,唯有口称名号这一个方法。而口称名号得力于否,在于我们能不能用耳根来听我们嘴里念出的声音,如果你有声音的话;如果嘴里不出声音,你要用你的耳朵来听你的心声,听得清清楚楚。 以上刚刚向大家汇报的这几句话,就是我们印光老和尚在七十年前,他老人家给我们留下了《文钞》,跟那些居士大德们往来的书信,《文钞》当中有这么一段开示。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看看印光老和尚是怎么教我们用耳根来听佛号,最后达到去西方。老人家说,「至于念佛」,至于念佛就是说到念佛这件事。「心难归一」,太难了,归一。「当摄心切念」,当是应当,摄住心,切是恳切,恳切的念佛,应当摄心切念,这谁都希望,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我想念,我就能摄住心,我就能切念,我就能归一,我就把我的一切,所有的念头都变成这一个阿弥陀佛,这是什么人?这是上根。我想念,我就能摄住心,我就能归一,这不是一般的根性。他老人家最后往下讲,退到第二步,「摄心之法」,怎么摄心?「莫先于至诚恳切」,没有比至诚恳切再重要、再第一位的,至诚恳切。我们现在念佛散乱,妄念很多,我们意也不至诚也不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没有诚敬心,你想摄住这颗心念佛,莫由,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既至诚已」,如果我们已经做到至诚。「犹未纯一」,还没做到纯一。这就讲进入了中根,他至诚,但是这一句佛号还不够纯,还有夹杂、还有怀疑、还有间断。「当摄耳谛听」,应当采取用耳朵听佛号的方法。这就进入到中根,中根人;上根人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 下边说,如果说已经至诚,但是还不能归一,怎么办?摄耳谛听。他老人家讲,什么叫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就是无论出声念阿弥陀佛,还是不出声心里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这三个条件,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我觉得最难理解的就是念从心起。什么叫念从心起?我声音从嘴里出来,这个我好办,阿弥陀佛,声音出来了。我耳朵听我也好办,我有个操作对象。最难的就是念从心起。法然上人说,什么叫念从心起?「思决定往生」,思就是我们的心里头想,决定往生,我一定要去西方。念从心起,就是我念这句佛号在干嘛?我要去西方!要不然我花那么多时间念佛为什么?我就是要去西方,这就叫念从心起。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