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行愿文〉:‘虽然众生变成恶仇怨敌、骂我、害我,但这都是菩萨的大慈悲,为的是要消灭我无量劫来,我见、偏执所造成的自我罪业。' ◎忍辱波罗密是当下避免再造新殃与冲突的最佳良方。 ◎怀恨难入菩提道,应修宽恕与慈悲, 成功不由别处得,唯依忍耐天下平。 ◎与其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因为改变自己比改变别人容易。对于事后能把消极的仇恨抱怨转化为积极的检讨自省,学习宽恕与包容,化逆境的绊脚石为快乐成功人生的踏脚石! ◎菩萨的性格特征在于慈悲,所以不畏惧众生的难度与佛道的长远。菩萨的思想特色在于般若智慧,所以泯除对于世间种种对立现象的执著,而达无分别智,认为宇宙与我一如,众生与我同体。 菩萨的精神是坚忍与精进,首先要发菩提心,上求下化,才能精进不断的饶益众生。〈华严经〉:‘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以念诵忏悔培养宗教情操,安立于闻思经教慧学中,不求速成,以待时节因缘。'---印顺导师 ◎‘宁作三界法王,不做转轮圣王。'佛陀以‘大慈悲力'、‘大精进力'能破一切魔军。我们要天天降魔,时时降魔! ◎人可以凭著他的意志、决心及今生的行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悲智双运 悲智双运 ◎唯有爱心才能对治嗔恚;唯有慧剑才能斩断无明;唯有慈爱才能克服仇恨。愿一切众生,永远安乐。 ◎佛陀始终强调悲智双运,好头脑与好心肠应携手合作。 ◎佛是身、语、意悉得清净的人。佛之心,法身或真身,可视为佛。佛之语或内在活力,可视为法或教义。佛之身,可视为僧或修道团体。 ◎从敌人那里你才能学得真正的忍辱。当你面对敌人的行动时,你才能学得真正的内在力量。从此看来,即便是敌人,也是教你心的力量、勇气和决心的老师。 ◎烦恼之起,是因把本无之善恶,强加于对象之上。我们是在画蛇添足,结果引来烦恼。我们了解事物的实相而不妄加增添,能帮助我们控制自己的情绪。 ◎佛法不主张有一异于身心,与身心完全分离之‘我'。是故,佛法不主张有一永恒、单一独立之‘我'。 ◎一切无常物─一切有为法─皆依因缘和合而生,故名‘缘起'。缘起的法义之( 1)是:一切现象皆依其各部组合而得名或出生。缘起法义之(2)是:现象的存在有名无实。现象并非客观独立的存在,而是依主观的认定而有。 ◎精细五蕴终将转化为五如来─色蕴的净化之相名大日如来;受蕴的净化之相名宝生如来;想蕴之净化之相名阿弥陀如来;行蕴的净化之相名不空成就如来;识蕴之净化之相名阿闪如来。转成佛心者是此心,非外来之心。换言之,佛性天生,非来于外。 ◎智慧必须有爱护他人、慈悲他人的动机为伴,以使智慧能用来利益他人。 如是,方便与智慧乃合而为一。未掺杂妄想之爱,是非常合理与明智的。 ◎不含情绪而含对究极实相之证悟的慈悲,甚至能广及敌人,而且在对待敌人时,此种爱心甚至会更强。 ◎修菩提者,有四种子:一者,不贪财物。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怜愍众生。 ◎大乘法要以利他的大悲行,完成自我的净化。 ◎菩萨的大悲心,以能了知一切法都是关系的存在,救人即是自救,完成他人即是完成自己,由是牺牲自己,利济他人。 ◎众生常情,爱其所亲,恶其所憎;菩萨得深心故,怨亲平等,视之无二。等心者,四无量心是。 ◎僧宝是根据‘缘起法则',拒绝自以为是的自我疏离与断绝心态的生活。互相确认自己是命运共同体的一环,努力与他人融合无间,以成为构成世界和平一份子为指标。
智慧·慈悲 ◎佛陀说:‘了解苦的性质;断除苦的原因;证得苦的熄灭;修持真实的道。'根据龙树菩萨的中道教法,‘苦谛':苦来自生死轮回,轮回则是无明所引生的业报。‘集谛':业和无明是苦的真实原因。‘灭谛':业和无明的完全消失。‘道谛':证得灭谛的道。 ◎大乘行者旨在证得究竟涅槃:成佛。成佛不只是为了自己,还为著一切众生。大乘要发菩提心,悲智双运。 ◎为了证得涅槃,必须修持四圣谛。小乘只求自己证入涅槃,行者必须生起出离心,勤修戒定慧,以清除无明和无明的因,最后证得涅槃。 ◎恶业是苦因。恶业来自无明,无明则是未调伏的心之产物。所以,心必须用修行加以调伏和控制,才能停止恶念的流动。观心可以止息恶念和妄想。 ◎佛像是最合适的所缘境,能产生强大的念力,减少妄念。 ◎修行必须修心。修行的圆满,不仅靠表面的改变,如出家或诵经。如果心态正确,一切行动和语言都可以是修行。 ◎佛教修行的第一要件就是转念。修行人必须皈依佛法僧三宝,深信因果业报,培养利他心。 ◎真诚发心出离世间法,可以带来大喜悦。 ◎‘不修心,即使山中闭关,也只是造地狱因。' ◎绕塔?读经?打坐?‘把你的心,从世界转到修行。' ◎佛教的修行就是戒定慧三学。 ◎修心至充满慈悲,置心于不变之境。 ◎我的心不为外物所动,粗野的话不该从我口中溜出,同情和怜悯使慈悲观念永远留存在心中,不令忿怒和憎恨心生起。 ◎一切语言,有( 1)合乎时机和不合时机的言语;(2)合乎事实和不合事实的言语;(3)温柔和粗野的言语;(4)有益的和无益的言语;(5)慈祥和憎忿的言语等五对。 ◎《杂阿含经·四九六经》:为解除人性的‘见诤'与‘欲诤'的五种团体(人际)互动的原则(说话五法要)———( 1)选择对话的适当时机;(2)如实的对话;(3)言语柔软;(4)对话内容有助于烦恼的止息;(5)关怀悲悯对方,不起情绪。 ◎凭主观说话的人,永远是语言的奴隶。 持正念做人的人,决定为佛法的种子。 ◎最有力的手与嘴:财舍得快、法说净意,不悭不误堪摄众。 最有德的行与愿:智不著恃,悲能献身,不恋不畏决效佛。
慈悲与智慧(一) ◎学佛就是打开心中的门。‘窗户打开,阳光进来。' ◎生活就是修行的道场,人生就是不断地付出。 ◎佛教的修持即是生活的实践;如何运用佛的智慧与慈悲来解决我们所面对的生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