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法藏菩萨——你看在这个时候——他把这个菩提愿放到了这么一个高度来赞叹,而且对这个事情他认知得非常清楚。所以进一步地他发愿,就是:“我为了这样的菩提愿的实施,我永劫以来的精进努力,它所产生的威神力量是不可估量的。”由于这是从他的大菩提心里面产生的一个巨大的力量,那这种力量就能成就不可思议的大事。所以他了解了这个菩提愿的功德之后,他就敢发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愿。发什么愿呢?发超胜诸佛的愿:“我以后要建立的净土,是十方无量无边刹土当中最尊第一。”——“国土第一”,你看。“我这个国土当中‘其众奇妙’”,就是往生的众生容貌、颜色、神通、智慧都是非常奇妙的。依报的环境,它的这个严净光丽穷微极妙也是第一的。 “那么我建立的净土,他的特点是道场。”“道场超绝”——修道的场所、证道的场所。所以这个概念就告诉我们,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去享乐的,不是去旅游的。有很多人说:“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还很贪心嘛!你是看到西方极乐世界黄金为地,想那里的黄金嘛!”我们到那儿去还要黄金干嘛呢?那里没有货币的流通——钱,没有这些东西啊!所以这个极乐是修道的道场:断烦恼,显佛性,证佛果。它这个见闻觉知,一切都能够让我们趋向无上菩提道,这样修道的种种增上缘具足,十方刹土中超胜卓绝——建立道场的概念。我们在这个地球也要建立道场的概念,如果你把寺院作为一个庙店,卖门票,搞这个搞那个,那就不叫道场了,那是搞经营性的东西了。 “国如泥洹”,这个他最初发的愿以后都实施了,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国土的体性是涅槃的体性。他用个“如泥洹”,这个“如”就是它的本体是这样的。但是众生所接纳的过程有一个唯心所现,所以它就有四土的差异。虽然有四土的差异,他的国土的体性是“泥洹”。泥洹就是涅槃四德——常、乐、我、净,所以国土无衰无变啦,天人相好庄严啦,寿命无量啊,法性土啊,这些,包括不断烦恼得涅槃分啦,都是这个“国如泥洹”——如涅槃的国土的德能所显发出来的。那么国如泥洹的这个特点,也是在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当中,没有跟它相提并论的,它是超绝第一的。 那么发这个愿,法藏菩萨的悲愍在什么地方?“我要哀愍一切众生,我要度脱一切众生。”他所有的发愿都是全称表述:一切。不是部分,不是局部,不是限定在有缘,而是一切——“我当哀愍,度脱一切”,九法界众生全都要度脱。所以我们了解这个,就对于往生的身份要建立一个正见。如果说定性声闻、缘觉不能往生的话,那你的“一切”怎么体现?九法界当中缺了两个法界,能称得上一切吗?这个“一切”:九法界众生就是在自己的这样身份的本位,只要具足信愿持名,都能往生。不需要你声闻、缘觉一定要转小乘心为大乘心,才能往生。当然转为大乘心,你就是菩萨的种性,那当然往生没有问题。但问题就是声闻、缘觉的定性还没有改变的时候,能不能往生?具足信愿持名照样往生。这才符合着“度脱一切”的概念。 好,那么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只要信愿持名,生到我的刹土——“十方来生”,他都是带着欢喜的心。那么往生的是净土,他是带着一种非常超越的——出世间的心,所以他是“心悦清净”的。只要到了我的国土——西方极乐世界,他就能得到无限的“快乐”——“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他就能得到安心、得到安稳、得到安慰、得到安乐——“安隐”,找到了最终的归宿。所以这些话,都是后面提纲挈领的话: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我当愍哀,度脱一切。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至我国,快乐安隐。 好,那最后的三个偈子就是祈请世自在王佛来印证,就是向世自在王佛禀白:“我发出这样要作佛——而且发出国土第一、道场超绝、度脱一切众生的大愿。那么唯有佛才能印证我这个心愿是不是讲大话,是不是能实现。只有佛的印证才能让我心安,才能让我得到这种勇猛精进的动力。如果能得到佛的证明和加持,我就要坚固自己这个菩提愿,我就要不退失这个大愿,我就要由这个大愿引导我无量劫的大行,我得要不疲不厌、勇猛精进地修持,直到圆满大愿为止。”那这个大愿,他发出一个非常震撼的一点,就是发誓: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就是纵然我到了阿鼻地狱这个最苦难的地方,遭受这样的苦毒,如果有人说“你放弃大愿吧,你就从阿鼻地狱出来”,都不放弃,我一定要把这个行持坚持到底,忍受阿鼻地狱种种的剧苦我都不后悔。这就是把自己推到极端的一种誓言。世间上最苦的不会像阿鼻地狱那么苦吧?纵使身止阿鼻地狱的苦都不终止这个愿。 这就以发誓——重誓的形式,完成了这样的一个偈颂。这样法藏比丘通过赞叹世自在王佛的身、口、意三业,来向佛的功德齐等——把这个菩提心给它发出来了。那么法藏比丘为使如来的种性不断故,为度脱一切众生故,为悉知一切众生的三世智故,为了知一切诸佛的平等境界故,发了这个大愿:所以这样的一个悲愿现前。未来的愿王的出现,未来圆满大愿的行持的这种推动,最后圆成“光中极尊、佛中之王”的德能,都从这里开始了一个起点。所以我们都要把这个愿作为自己发菩提愿的一个楷模。 ——2009年8月始大安法师讲于东林寺第二届净土文化进修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