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九讲

《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九讲 好,第三十二“严饰超诸天人愿”。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从极乐世界的地面以至于到虚空,都有无量无边的“宫殿、楼观”,有不可计数的七宝池、八功德水,有重重无

《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九讲

好,第三十二“严饰超诸天人愿”。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从极乐世界的地面以至于到虚空,都有无量无边的“宫殿、楼观”,有不可计数的七宝池、八功德水,有重重无尽的七宝行树。宫殿,地面有,虚空也有。那么极乐世界所有的“一切万物”,它构成的材质是什么?珍宝!而且这个珍宝不是一宝、二宝、三宝、四宝、五宝、七宝,而是无量品类的珍宝,十方无量世界的所有的珍宝,在西方极乐世界都有,这叫“无量杂宝”。这个“杂”就是丰富的意思、多的意思。而且这个宝里面还有香,就是构成的材料它不仅是珍宝,而且里面羼杂着“百千种香”——跟这个宝融在一起。那它就表达这种宝有光,有色,里面又有香——香、光、色,就是流光溢彩,而且香味弥漫。那这个香闻到了都能让人生起清净的心,引发五分法身之香。香是可以做佛事的,香是可以帮助修行的。所以西方极乐世界任何一种宝里面都有很多香来共同合成。所以这样的依报就是非常庄严——这个“严饰”。就是装饰得非常的奇妙——奇特和妙好,这样构建得“严饰奇妙”,是一切天人景物所不能比拟的。

你看我们尽管讲黄金,我们世间的黄金跟西方极乐世界的黄金是同一个名称,但是它的质地、它的功能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西方极乐世界那个黄金是我们想象不到的那种美好,它不像我们这个世间黄金。你拿过去虽然它也能够放点光,但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那个黄金更清净,更透亮,而且它柔软。柔软到什么程度呢?它能够做衣服,甚至可以是液态——这个水都是黄金水。所以它的概念一样,内涵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就是用比况的方式。西方极乐世界无量杂宝的那种品质、那种清净、那种柔软度、那种光洁、那种妙用,也是我们想象不出来的。所以一切天人的珍宝、宝香都没办法比拟——我们更是想象不出来。那么这个珍宝里面所羼渗的香:这个香是有弥漫性的,所以它就普遍地熏到了十方世界。所以西方极乐世界的香就叫宝香——就珍宝里面的香。

它是熏到十方世界,我们娑婆世界照样可以熏过来。所以我们有时候为什么念佛比较清净的时候、读经读得比较清净的时候,忽然会闻到一种香。我想在座的诸位可能会有这方面的一种宗教体验。但你不要执着:你作意,都闻不到。哎!忽然,好像无心状态会闻到;但你仔细去找,没有。那个香也许你在诵经、念佛的时候,你自己都没有察觉到,可能走过去的人觉得:“哎!这里很香。”但是实际上你并没有燃香,或者根本就不是这个世间的香味。所以到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为什么有异香满室?那异香满室就是指西方极乐世界的宝香过来了,那个香不是我们这个地球的香。这个极乐世界的香过来,不仅是好闻——满足感官的享受,实际上它对于我们心性有极大的加持力。这个香一闻到,就是让我们能修觉悟的、智慧的、持戒的、禅慧的佛行,来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这一愿如果不能成就的话,我就不成佛。”所以通过这一愿,我们看西方极乐世界的生存环境,是不是太好了?我们这个世间是住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子,那么薄薄的——为了节省钱,所以夏天一来为什么房间非常热,像个蒸笼似的,都没有外面凉快。现在我们住房的这种样子都不如古人。古人人家还是砖木结构,夏天凉快,冬天温暖;现在我们的房子——这个化学性的房子,夏天不能散热,冬天也不能御寒。所以我们住的房子的这种质量、人的福报,是都下降得太多太多。那即便古代的砖木结构的东西,跟西方极乐世界的那种宫殿又不能相比,那是珍宝合成的,里面有种种香,里面根本就没有寒冷和炎热的这种不良气候。

现在你看看我们这个温室效应,到夏天这么难受。我们在这儿讲一两个小时,回去全都湿掉了,在东林寺一天至少要换三次短袖子哪——你没办法。气候都跟西方极乐世界远远不能相比。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西方极乐世界那种穷微极妙的生存环境,再对比下现在我们这个浊劣的生存环境,里面的对比太鲜明了!这种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油然生起厌离和欣慕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好,请看下面经文,先念一段经文。“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好,先看这一段,这共是六愿。第三十三愿——“蒙光触身获益愿”,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这就表达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这里面有种种不同种类的众生,这个“众生”不仅是包括人道的众生,也包括蜎飞蠕动之物,所以叫“众生之类”——不同类别的众生,“蒙我”,“我”就是指阿弥陀佛,就是法藏菩萨成佛的这个“我”——蒙阿弥陀佛光明照触这个众生的身体,那么蒙光照触的众生,他的身体、他的心性都能够非常柔软,其柔软的程度超过天人身心柔软的状态,如果这一愿不能实现的话,我就不成佛。

这是对十二愿“光明遍照十方愿”,在它的功能、作用上的具体描述。这个光明是运载着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这种大悲的心,特别对那些苦难的众生要让他得到利益。这个“蒙我光明”——阿弥陀佛的光明已普施一切众生,但是“触其身者”这个“触”,就代表着要感应道交:这个众生一定要产生一个能感之机,这个平等普照的光明才能够接触到他,才能渗透到他身上去。这个“触”的意义不能草草看过,它里面包含着感应道交的:接触上了,接通了,互动了。接通了,就亮了;接不通,你还是一团漆黑。所以三恶道的众生,当他遭受苦难的时候,他一念仰靠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马上弥陀的光明就照触到他身上去了。一照触到他那里,马上三恶道的苦刑就终止了——后面经文都会表达这个神妙——苦刑一终止,他就能生到善道。如果他的信愿具足,马上就脱离三恶道受苦的状态,命终直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