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十四讲

《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十四讲 好,这样我们就对于四十八大愿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只是非常简单,如果要把四十八大愿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地去讲的话,大概我们要讲十个课时都可以占用的了。

《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十四讲

好,这样我们就对于四十八大愿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只是非常简单,如果要把四十八大愿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地去讲的话,大概我们要讲十个课时都可以占用的了。所以为了还讲下面的,我们是非常简洁地来讲。那就通过这么一个非常简略的介绍,我们至少都能获得三个启发。

整个四十八大愿是阿弥陀佛愿心流现出来的,阿弥陀佛的愿心是什么?就是大慈悲心。首先是他的大悲心,对苦难众生悲以拔苦。所以你看第一愿、第二愿——国中无三恶道愿、不复更生恶道愿,就是对苦难众生——给他远离恐惧的一个安乐的底线。包括信乐永离女身愿,对女人这种苦难的众生,大悲心给她加持:你只要深信我的弥陀名号,就转女成男。这都是他大慈心的表现。再就是大慈心,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无条件的大慈心。“慈”就给一切众生快乐,那你看这种快乐给予的是太究竟了。首先身相上给你快乐,像佛的那种颜色,像佛的相好光明;具足佛那样的六种神通、内证的功德;具足像佛那样的智慧、辩才,等等。最后让你成佛——“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给众生以究竟之大利。这是他大慈心的表达。

那么我们说一个菩萨发菩提心,他首先是以大慈悲心作为核心的。这种大慈悲心实际上是从般若的空性里面升华出来的;没有一种般若的空性,他是生起不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所以这个菩提心就包括般若。那有般若智慧、有慈悲心,他自然会流现种种善巧方便。所以智慧、慈悲和方便,构成了菩提心的三大要素。换句话来说,这四十八大愿就是大菩提心的一个高度的结晶。我们对菩提心总是讨论很多内涵、很多概念、很多的层次;那在净土法门,你只要理解四十八大愿,就把握了大菩提心的本质内涵——它的一切要素都在里面。那么这个大菩提心就有降伏一切烦恼、战胜一切魔军、引发自己无量性德、开发无有穷尽的悲智的力量,所以他就有强大的引导菩萨行的力量。所以四十八大愿就把一个大乘菩萨道——他的发心、他的愿、他的由愿导行、由行证果的全过程都在里面——含摄无疑。这个菩提心是一切众生本具的。法藏菩萨在五大劫的思惟当中,就把菩提心整个的内涵信息,透过四十八大愿的这样一个施设展示出来。由于把这个菩提心的本质内涵展示出来,九法界众生就得到拯救。

好,那么第二个启示,就是四十八大愿它提供了一种模式,我们叫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可以说是普法界的。现在我们学术界常常讲普世文化,普世文化只是限于地球——这个世间普遍、普世的一种价值。当然这也是基督教的一个概念——普世文化,我们学界都用得很普遍。普世文化还是非常狭小的,还是世间的东西;那么净土文化它提供的一种文化模式,是包含世间文明的模式,更包含着整个法界的模式。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界定为普法界文化模式。

那么这种普法界的文化模式,它是包含着一些终极价值观念的。比如我们看到:当一切往生者——哪怕是地狱的众生往生——一去西方极乐世界,从莲华一出来,就具有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所有的往生者没有形貌美丑的差异,一切资生用具都平等。它这些反应了什么?反应了一个大平等的观念,是不是?那么我们这个世间,也是把平等作为地球文明的核心价值,但人类社会在追求平等的过程当中,作为终极价值平等,往往这个不平等的来源和现实还没有办法铲除。甚至为了追求大平等、大平均的一种所谓的理想目标,他的手段、方法又是非常残忍。那么看一看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大平等的世界,它的手段、方法是高道德的,也是充满了大慈悲心的。这种平等的文化要素在西方净土处处展示,这就是阿弥陀佛由他大平等心里面流现大平等——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就是无量寿的一种表达。这个平等的价值观念,是我们一切众生心性当中本具的一种深层的文明原形。

那这种文明原形怎么把它表达出来?实际上是不能靠分别、执着表达出来的,这个平等是要从空性里面出来的。我们谈平等,平等是什么?“平等”是一相,一——一相——平等。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一相,你的相貌都一样,你的资生用具、享乐都一样,你的六种神通都一样。它是一相,一相是什么?“一相”实际上是从无相里出来的,无相是从什么地方出来?是从空里面出来的。你只有空才无相,你无相才能一相,一相才能平等。现在我们人类社会为什么获得不了这个平等?是它的源头就没有摆正。所以他就在现象上进行铲平,实际上是铲不平的。因为它内涵没有大平等。大平等有他的大慈悲心、同体的东西在里面。如果你为了铲平——这个效果,在过程当中做得很残忍,很分别,本身就跟平等的精神背道而驰。这就是人类社会很多的悲剧所在。

再就是自由的观念。为什么四十八大愿常常讲,哪怕是好的东西——让你在那里无量寿,让你在那里得到资生用具的满足,让你在那里闻到各种法,但是它都随你自己的愿望,尊重每个个体自由选择的权利。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处处充满了这样的一个尊重,真正是把“礼敬诸佛”落到了实处。虽然往生者是从九法界里面出来,乃至从三恶道里面出来的,但是到了那里,都像尊重佛一样地尊重他。法藏菩萨虽然给予了众生好的东西,但好的东西也得看你愿意接受。希望你接受,你不愿意接受,还是恒顺众生。这种自由的价值,是对每个个体尊严的重视。

然后是一切众生离开我和我执的观念。“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处”和心是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是同处一心。这个“一心”就是阿弥陀佛的心——那种离开分别、对待的心。由这个心产生的这个净土的“处”,这个“处”它就能够真正做到高水平的和合——六和敬!所以西方极乐世界诸往生者没有冤家对头,见面非常欢喜,每个人相处水乳交融。和合的观念出自西方极乐世界对道德的尊重。实际上一切经济的行为、政治的行为、竞争的行为,西方极乐世界都没有,唯一的一桩事情就是修道、积功累德。他过的是一个修道的生活,所以他把无为的价值,把利他的价值看得最高。所以你看后面会谈到,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在每个七宝树下坐侍论道,来观察他方世界众生的情况怎么样,多么苦难,是不是得度的根机成熟。一旦成熟,马上观音、势至分身飞行过去,能够度化他过来。然后就辗转相劝,辗转度脱,辗转成佛,辗转度化众生:众生通过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让他作佛,作佛之后他又到他方世界去度众生过来成佛,成佛的众生又去度众生,它就不断地辗转无尽。所以道德是西方极乐世界最高的价值。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