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上卷总结

《无量寿经》上卷总结 那么这样我们就把上卷做了一个讨论。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个上卷,它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前面我们总的来看,把五重玄义跟大家做了一个介绍。这个证信序、发起序,尤其

《无量寿经》上卷总结

那么这样我们就把上卷做了一个讨论。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个上卷,它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前面我们总的来看,把五重玄义跟大家做了一个介绍。这个证信序、发起序,尤其谈到这个发起序,也是无问自说的一个开端。净土法门的特点是无问自说,因为一切众生问不出来。所以《无量寿经》也就是佛首先放光现瑞——现出前所未有的瑞相,诸根发出非常喜悦的表情,加持尊者阿难来请问。尊者阿难一看今天这个情况:“是自我侍佛以来,从来没有见到这样殊妙的景象,那今天肯定是佛住在奇特之法,住在诸佛所住,住在引领众生出离的导师之行,住在令众生圆成佛道的最胜之道,住在要以如来的无缘大慈悲来救度众生的行持当中,才能现出这样的一个瑞相。”

所以这个净土法门,通过阿难尊者这样的一个请问,实际上是把这个法门的这种殊胜因缘特点展示出来。那佛听了之后都很赞叹:“你这一问的功德很大,胜过供养一四天下所有的天人和圣人。为什么呢?由于你这一问,把净土法门问出来了。”净土法门问出来了,也就是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了。他是把诸佛、释迦牟尼佛示现八相成道的本怀问出来了。这个本怀是什么?就是“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唯一的目标是要拯救一切众生啊,要给他真实之大利。这真实的利益不是人天的福报,不是声闻、缘觉的化城之乐,而是给他成就大乘涅槃的利益。所以这个净土法门就是给一切众生真实之大利的妙法。

但这桩事情难信,难说,所以释迦牟尼佛是这样作的,首先赞叹自己的智慧无量深广,“我知道一切,这个净土法门的事理、因果是我所证的,你们要有仰信佛的智慧,来仰信我即将要说的这个法”,当这个做了铺垫之后,就追溯往古的五十四尊古佛的示现,谈到最后一尊佛世自在王座下大国王的因缘:大国王他出家,发四十八大愿,然后把这个大愿称性宣说。所以前面要注意四十八大愿发起的因缘,这就是法界无量缘起的殊胜因缘。为什么大愿发出来之后整个虚空作证——整个虚空雨下种种妙华,空中音乐,虚空发出声音:这个愿必定成就。他这样的一个瑞相是表明:这个法界的一大事因缘是体现在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里。这四十八大愿作为众愿之王,是深刻地、集中地表达十方三世诸佛度化众生最本质上的内涵。所以四十八大愿的称性而起,表明九法界众生得度的强缘成就了。

我们现在讨论四十八大愿,能够相信四十八大愿,能够跟阿弥陀佛的大愿之海还有一念的感通,我们得度——也就成就了。那蕅益大师甚至说是“成佛缘熟”,还不是一般的解决轮回——你成佛的缘成熟了,他就把它上升到这样一个本质上的高度。正因为他这个强缘的殊胜——这么强,所以在净土经典对这个念佛行人的赞叹是无以复加。或者赞叹他是人中芬陀利华,观音、势至为其胜友——像观世音、大势至这样的等觉菩萨是一个念佛行人殊胜的朋友。不仅是菩萨引伸为道友,甚至佛在这个偈文当中都说:“你能够念佛求生净土,则我亲善友”。佛都把念佛行人作为他的亲友和善友——都以友道来观。我们说朋友之道是平等的,不是上下级关系,不是师生关系。所以菩萨见到念佛人以友道称之,甚至释迦牟尼佛看到念佛人都以友道来看。我们看到这个说法都觉得很不可思议。当以友道的平等眼光来看念佛行人的时候,实际上是把阿弥陀佛的一个特点展示出来,就是大平等。

在我们凡夫跟菩萨、跟化身佛的比较当中,肯定有很大的差异——他断惑的程度、功德的程度差异很大。但是所有九法界的众生——乃至等觉菩萨跟凡夫众生一块,都到了阿弥陀佛大愿之海里面,那就由阿弥陀佛平等的愿力,把这个差异给他摆平了。所以进入到弥陀的大愿之海,相互都是道友,都是阿弥陀佛的弟子。虽然你是等觉菩萨,我是一个凡夫众生,但我们是道友的关系。“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这“一处”是什么意思?处是一个依报,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正报显现出来的。正报的本源在什么地方?在心王。所以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一处”,是阿弥陀佛平等的心王显现出来的。阿弥陀佛的心是大平等的,所以显现大平等刹土的所有众生他也摆平等了。你看这个强缘的平等心:我们这些凡夫众生面目可憎,身相黯淡,然而一到西方极乐世界,具有佛的相好光明。这就是把大平等的特点展示出来的一个情况。不分你是什么,哪怕是一条狗往生的,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佛的相好光明。不像我们这个世间看人,狗眼看人低,是什么身份就有什么样的对待。阿弥陀佛是无分别的大平等的心。

所以我们要常常去读诵、思惟、实践四十八大愿。四十八大愿是《无量寿经》的核心,是十方诸佛大菩提心、大平等心、大慈悲心的展示。了解四十八大愿,就是了解了佛心;了解了佛心,我们深信切愿就很容易契入。于是对净土不可思议的这种法门,我们就能产生不可思议的信心。因为四十八大愿给我们传达的都是佛果地上的功德,他发愿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法身大士的身份,然后经过他的无量劫修行,圆满之后他所展示的这种力量,都是佛果地上的神妙力量,所以我们的信心、我们往生的条件、我们成佛的过程,它都是站在阿弥陀佛果地上愿力的程度来施设的。

它跟我们通途的自力法门——我怎么修戒定慧,怎么修六度,怎么断惑证真——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果。这个完全不一样的因果就叫:以果地觉做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你想一想这些佛言祖语,它完全就超越了通途佛法的这种修因证果的次第和因果。所以现在我们很多人——修通途法门的人,由于对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没有一个深入的契入,所以一提到净土法门的殊胜,他就常常信不及,他常常会用通途佛法的那个教理、那种修行证位来加以判断。这种判断似乎是有道理,实际上完全跟净土法门——它这种正门大道、这个胜异方便、圆顿当中至极圆顿的法门——是不相应的。所以我们不要听过多不相应的那个东西:似乎有道理,实际上根本不相应。

我们怎么相应?还是要对四十八大愿进行一个深刻地了解。只要阿弥陀佛发了这个愿,告诉了我们这个信息,我们就相信阿弥陀佛。不能相信世间的人,要相信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发愿是这样拯救我们的:你只要“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你就能往生。于是我们就相信这一点。如果相信了,信愿持名即得往生,乃至十声都能往生。我们在听那些——“哎呀!往生哪儿那么容易呀!你没有禅定功夫怎么往生哪?你没有大修福德怎么往生哪?你没有持多少咒怎么往生哪?你这个功夫不成片,你怎么往生?”你听这些,就不会被它所动摇。阿弥陀佛的愿是超越世间的一个大愿,是由他证到的无缘的大慈悲心里面显现出来的。只要是大慈悲显现出来的,就不是世间的东西,是出世间的东西。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