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丛林日常佛事 一、朝暮课诵 朝暮课诵是汉传佛教寺院最基本的日常佛事活动之一。其内容包括念诵经咒及礼佛、忏悔、施食等佛事活动。 朝暮课诵指佛教寺院每日于清晨与入暮时分所举行的例行课诵,即朝时课诵(朝课或早课)、暮时课诵(暮课或晚课)之合称。课诵是寺院每日必不可少的修行活动。由于僧人在念诵时能够获得功德,所以课诵又称为‘功课’。寺院课诵在时间上有朝暮课诵的习尚,故而僧人也习惯于称课诵为‘二课’、‘二时功课’或‘早晚课’。 现代中国汉传佛教寺院早晚课诵的方式与内容,是从宋代开始逐渐演变而成。一般而言,朝暮课诵时所读诵的内容,主要有“楞严咒”、“十小咒”、“心经”、“赞佛偈”、“十愿王”、“三归依”、“善女天咒”、“韦驮赞”、“普门品”、“阿弥陀经”等。其顺序略如下列: 早课时,全寺僧众于齐集大殿,念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等各一遍。其中《楞严咒》为一堂功课,《大悲咒》、《十小咒》、《心经》为一堂功课,故通常又称两堂功课。在《心经》之后,还要唱诵弥陀偈诵,然后绕佛,绕佛归位之后,念三皈依,最后以韦陀赞终结。 晚课首先是《佛说阿弥陀经》,其主要思想是广陈极乐依、正庄严令人起信,特劝发愿求生和持名立行。经后附诵《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即《往生咒》)三遍。接诵《礼佛大忏悔文》。忏悔消除已往的宿业,发愿不造未来的新愆。《忏悔文》后为《蒙山施食》。加赞偈念佛,称三菩萨,晚课在三菩萨后,也同样用引磬跪白“十方三世佛”等接着念诵宋遵式所作“一心皈命”等《小净土文》。接着是《警策大众偈》和《普贤警众偈》。前者是《出曜经》中叙述佛陀因见三条大鱼被惊涛浸灌,流入浅水,各自争脱厄难的情景而说的“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偈。后者“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是警策行人应当奋勇前进,不可稍有松懈。此二偈合在一起,很早就为丛林念诵仪中采用。而后三皈依。在晚三皈后,三称“南无伽蓝圣众菩萨”,接诵大悲咒。最后以祝伽蓝结束,礼佛三拜而退。 课诵的主要内容是念诵经文。念诵经文并非照经书高声诵读,而有独特的方式方法。汉化寺院经文的念诵方法来自古印度。印度佛教的念诵有四种方式:音声念诵(出声念)、金刚念诵(合口默念)、三摩提念(心念)、真实意念(如字修行)。汉化寺院的课诵主要采取了音声念诵的方式。关于这种念诵方式的最早记载,见于《三国志·吴书》笮融传,其中说: ‘笮融者,丹阳人。(中略)大起浮图祠,(中略)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复其它役以招致之,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户。’这种令‘好佛者听受道’的‘课读佛经’的方式,就是由印度传来的出声念诵而发展成的集体修行方式。但这种许多人‘悉课读佛经’,在当时只是个别现象。到了东晋,道安法师订立僧尼规范,寺院中的课诵活动才逐渐多了起来。而早晚二时课诵的修行方式是在唐代才开始形成。据《大宋僧史略》卷上说,唐·百丈怀海别立禅居后,有朝暮参请之礼,并‘随石磬鱼鼓为节度。’这就是说,在唐代寺院中,不仅有了早晚二时的课诵,而且还有了敲打法器作为‘节度’的习惯。怀海禅师的这一课诵修行方法,在北宋的《崇宁清规》与南宋末的《咸淳清规》中,都没有明确的记载,这说明早晚二时的课诵在唐宋时期还是属于某一地区或某些寺院中的修行仪式,尚未在汉化寺院中形成普遍风尚。而到元代,课诵仪式就为越来越多的寺院所接受,德辉的《敕修百丈清规》中已有‘住持朝暮行香时(殿钟)鸣七下’以及‘大殿早暮住持知事行香时、大众看诵经咒时,直殿者鸣之(磬)’的详细记载。但因元代佛教十分紊乱,所以朝暮二时课诵仪式迟至明末才真正定型与普及,并真正形成一代风尚。明代通容《丛林两序须知》说首座‘早晚课诵勿失’、书记‘早晚随众课诵’、监寺‘早暮勤事香火课诵勿失’,莲池《云栖共住规约》更明确规定‘晨昏课诵,不得失时偷懒,违者依例罚钱十文’,都可以看出从这时起早晚课诵已是寺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