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佛门俗称 佛门俗称是佛门中对于四众弟子的通俗的称呼,俗称是有别于书面语的称谓,在日常口语中所习用。现分别对日常常用的俗语分述如下: 善男信女:泛指一切归信佛法、一心向善的佛教徒。佛经中常称作“善男子、善女人”。 沙门:亦称桑门、丧门、沙门那等。译曰息心、静志、修道等。意为息心修道、消除烦恼。为古印度对一切出家修行者的泛称,在我国则专指佛教僧侣。 和尚:亦称和上、和社、乌社,是安息国语,鸠摩罗什法师译为力生,谓师有能力,供给僧人四缘(衣、卧具、食、药)滋生色身。又有法味,教导僧众,增长法身慧命,故名力生。也意为“亲教师”或“师傅”之义。丛林中的习惯,只有住持称为“和尚”。原指僧人对寺院方丈等长老的称呼或受戒者对授戒师的称呼。后来俗化,泛指男性出家人。 尼姑:尼姑是杂名,就是女僧也。释典名比丘尼,简称尼,俗称尼姑,为汉地对女性出家人之俗称。 僧伽:僧伽又作僧加、僧企耶等,简称僧,意为和合众,本指三人以上的僧团。后与道士相对,泛指佛教出家人。 头陀:译义抖擞,特指一类修十二种头陀苦行的苦行僧。 行者:行者是禅语,指方丈之侍者。本指在佛寺中服杂役、没有正式剃度的出家修行者。后泛指云游僧、禅僧或修行者。 缁素:为僧人与俗人之合称。因过去僧服多为缁(黑)色,而古印度俗人多穿白色(素色)衣服,故以缁代指僧人,以素代指俗人。 居士:为佛教在家男女信众的统称。在中国古代把有学问的隐士称为居士,转而为佛教所用,意为居家修道之士。 白衣:印度属热带地区,俗人多喜穿白色衣服,故佛教常以白衣指代俗人和居士。 在家人:与出家人相对应,指在家信徒或一般俗人。 戒子:指戒场中求授三坛大戒之僧人。 禅和子:亦称“禅和者”,指一般禅僧或参禅的伙伴。 释子:即僧徒。僧人出家,从释迦之教,皆舍本姓而从佛姓,故名释子。 衲子:僧人自谦语,又称做衲僧,因禅僧多穿一身带补丁的衲衣游方各处而得名。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者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也。又因其能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因为他们都具有佛性。 祖师:指开创一宗一派者(开祖),或传承其教法者(列祖)。开祖有宗祖、派祖之别。 例如一般尊称菩提达摩为禅宗的宗祖,临济义玄、洞山良价则分别为临济宗、曹洞宗之派祖。 弟子:随师受教者之称。一、佛弟子,佛教徒均皈依三宝,故以释迦牟尼佛为本师(根本教师),而自称为弟子。因学于佛陀之后,故称弟,闻佛法而生解,故称子。二、对亲教师而言。三、亦可作自谦之词。 檀那:意译为布施,即给予、施舍之意。檀那又称檀越,檀即施;此人行施,越贫穷海,故称檀越。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为檀那。后引生为施主之称。 施主:原为佛门中人对施舍者的称呼。后来成为僧人对来寺院进香礼佛者的敬称。 菩萨:义为觉有情、大心众生。本指大乘佛教修到一定果位的圣贤,如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大势至等菩萨。现实中往往借用于对那些肯发心、修行精进、广做善事的居士的称誉。 居士:居士原义有家长、家主、长者的意思,又指居财之士、居家之士、在家志佛道者。现在一般是对在家学佛者的统称。 护法:指护持佛法的意思。上自梵天、帝释、八部鬼神,下至人世保护佛法之人,皆称之为护法,常用于僧人对居士的敬称。 除了以上介绍的称谓外,还有其他许多称谓,如饭头、菜头、火头、水头、碗头(通称藏经楼)、知浴(又名浴主,管浴池)、知殿(又名殿主,管殿堂香火、卫生)、庄主(管庄田、领地)、园主(管菜地,或称菜头)、塔主(管理塔院)、门头(负责门卫)、磨头(管理磨坊)、净头(管环卫)、毛头(管理发)、司库(又名库头,掌管仓库)、参头(司掌法事礼仪)等等。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