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五节 警策法器 一、禅杖与禅镇

第五节警策法器 佛教警策法器是佛教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法器。警策法器主要用于警察策励僧众,促进精进修行。警策法器根据用途的不同,可分别用于纠正警醒僧众于坐禅之时的怠惰、瞌睡、姿势不正等

  第五节警策法器

  佛教警策法器是佛教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法器。警策法器主要用于警察策励僧众,促进精进修行。警策法器根据用途的不同,可分别用于纠正警醒僧众于坐禅之时的怠惰、瞌睡、姿势不正等偏差。佛教的警策法器主要有禅杖、禅镇、禅带、禅毱、禅板、香板、竹篦子等。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一、禅杖与禅镇

  禅杖、禅镇是禅堂坐禅时警醒昏睡僧人的用具。《大智度论》中说:“菩萨供给坐禅者衣服、饮食、医药、法杖、禅毡、禅镇。令得好弟子受化。”可见禅杖、禅毡、禅镇均为印度佛教既已配备的法器。

  禅杖也是坐禅警醒的器具之一。《释氏要览》中说:“禅杖,以竹苇为之,用物包一头,令下座执行,坐禅昏睡,以软头点之。” 禅杖是用竹或桅杆所制,一头包上软布,由专人执持,巡行于坐禅者中,发现昏睡僧人,就以杖触击,令其觉醒。

  禅镇的由来见於《十诵律》中的记载:“佛世时,有比丘於众中昏睡,佛陀说:‘后以水洗头警醒。’如果昏睡仍不止,可以用禅毱掷之。如果仍睡不止,如此可用禅杖警策。取禅杖时,应生恭敬心。以两手捉禅杖顶戴顶上,应起身看大众馀睡者,以禅杖筑之,筑已还回本坐。如果大众中无昏睡者,还以禅杖著本处已坐。”如果还是没有用,诸比丘故睡,如此则可用禅镇,即作孔已,以绳贯孔中,绳头施纽,挂于耳上,去额前四指。如果著禅镇时还是睡著,以致禅镇落下,如此则应起来行走。后来,由于昏睡的比丘起来行走提神时,来往混乱,于是世尊则教之应如鹅行走一般,次第而行。

  禅镇的形状,《资持记·钵器篇》中说:“禅镇如笏,坐禅时镇顶,镇作孔施纽,串耳上,睡时即堕地。佛言:‘一堕听舒一足,二堕舒二足,三堕应起经行。’”在《释氏要览》中说:“禅镇,木版为之,形量似笏,中作孔,施纽串于耳下,头戴去额四指。坐禅人若昏睡,头倾则堕,以自警。”而《止观证真私记》中也记载:“《四分抄》批云:‘禅镇者,用骨牙角者,可方一寸许,若有睡者,著顶上。头若正时则不落,若睡时,头动则落膝上。’”二、禅带与禅毱禅带是帮助坐禅不使昏沈的器具。初学坐禅的人,两腿不易跏趺靠拢,所以得使用“禅带”来拘束姿式。

  禅林象器笺引释氏要览文云:“禅带,此坐禅资具也。经云:用韦(熟皮曰‘韦’)为之,广一尺八寸,头有钩。从后转向前,拘两膝,令不动故。为乍习坐禅易倦,用此检身。助力故,名善助。用罢,屏处藏之”。关于禅带的宽窄和色彩,据《五分律》记载:“诸比丘广作禅带,以是白佛,佛言不应过八指。诸比丘复狭作禅带,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减五指。诸比丘复作杂色禅带,以是白佛,佛言,应一种色作,若杂种色,应浣坏色,然后得蓄。”

  禅毱是坐禅时警醒昏睡者的一种用具,其状如球。在禅堂中,见有昏睡之人,用它抛触其身,使之精神振作。

  关于禅毱,《释氏要览》中说:“禔毱,毛球也,有睡者,掷之令觉。”又十诵律中说:“有比丘众中睡,佛言:听水洗头。若故睡不止,听以毱掷。……”另外在智度论中,也曾提到“禅毱”。智度论说:“菩萨供给坐禅者:衣服、饮食、医药、法杖、禅毱、禅镇。令得好师教诏、令得好弟子受化。与骨人令观、与禅经令人为说禅法。如是等三十七助道法因缘”。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