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二节 庄严具 一、幢

第二节庄严具 庄严具就是布列各种众宝、宝盖、幢、幡、璎珞等,用来装饰严净道场或国土等的器具。佛陀在讲说《华严经》、《般若经》时,说法的场地以种种妙色交饰庄严,这是为了迎接他方菩萨,

  第二节庄严具

  庄严具就是布列各种众宝、宝盖、幢、幡、璎珞等,用来装饰严净道场或国土等的器具。佛陀在讲说《华严经》、《般若经》时,说法的场地以种种妙色交饰庄严,这是为了迎接他方菩萨,使众生能够生起欢喜心,而以神力变现出来。在各种经典中,从佛菩萨等成就诸种功德法门用来严饰其身而说庄严,如北本《大涅槃经》卷二十七记载有智慧与福德二种庄严,《大法炬陀罗尼经·相好品》举出菩萨有发心、修行、资财等三种庄严,《大方等大集经·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列举戒璎珞、三昧璎珞、智慧璎珞、陀罗尼璎珞等四种庄严。这些庄严都是菩萨在因位发大誓愿,为了利益众生不惜生命所累积功德以严饰其身格,称为庄严,这是从内心世界以至外部环境的一种整体精妙宏伟壮丽的境界。

  在佛殿寺院等堂内以幡盖、花鬘等装饰,柱壁、栏杆上也刻绘天人等种种相,这些都是为了表示对佛的恭敬,使敬拜者生起虔诚之心,这就是庄严。如印度阿旃多窟院,正面安置佛像、塔形,天井四壁绘上佛传、本生故事,并且以花纹装饰之,佛的背光以莲花为中心刻绘连珠、连绳、连弧、连瓣、忍冬、唐草等浮雕,并且有宝冠、璎珞、环钏等,十分富丽堂皇。

  在中国,有关庄严的记载,如《洛阳伽蓝记》卷五记载,北魏神龟年间(518-519),胡太后派遣沙门惠生(慧生)、宋云等,西行印度求法、取经,并且托惠生等携带五色百尺幡千面、锦香袋五百只,王公卿士则托带彩幡千面,以便西行途中供养各地的道场。另外,根据《佛祖统纪》卷四十三记载,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沙门法遇募得龙宝盖、金襕袈裟等,到了中印度后,用它来供养佛陀成道的金刚座。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庄严具。

  一、幢

  幢是佛教道场的严饰用具,是属于旗的一种,梵语是“驮缚若”、“计都”,意译为“宝幢”、“天幢”。在《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和《观无量寿经》里,都曾提到“幢幡”的事。幢在世间中,是王者的仪卫之物,也是将领们指挥用的军旗之类。佛陀被称为“法王”,具有降伏一切魔军的威神之力,因此把佛陀说法论道称为“建法幢”。

  幢是一种长筒形状的旗帜,幢的质料,不外乎绢布绸缎之类。在幢身的两边,间隔配置八条或者十条丝帛,下边配置两条丝帛。在幢身上,有绣织佛像或描绘彩画的。另外,也有树立于庭院中的石幢,常为八面形,俗称为“八楞碑”。

  在密教的庄严具中,一种说法认为幢与幡相同,如灌顶三昧耶戒场所用的幡称为幢,是用三、四段方形的布,在上面用三角形的钩环连接,在幢身再用四、五段布缝合,在方形布的四角及顶端的三角形布中央各垂挂一条帛,最下面又垂挂四条帛,并且在各方形布上绘佛菩萨的三昧耶形。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幢是竿柱高高突出的旗,是密教大菩提心的标帜。如果在幢竿上安置“如意宝珠”,则称为“如意幢”、“摩尼幢”,又称为“与愿印”,是宝生如来、金刚幢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等的三昧耶形。

  幢是佛堂、佛像的庄严标帜,也是佛菩萨等执持的物品,例如在“胎藏界曼荼罗”的地藏菩萨、“阿弥陀二十五菩萨来迎图”的药王菩萨、敦煌壁画中的引路菩萨等,都是执持宝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