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院打七纪实之: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3)

“叫醒了贤良,再休去发呆弄强。我劝你细参想,未生身处谁是娘。我劝你细思量,生死机关谁执掌。我劝你辨明造化何处放。假若是不承当,弄尽旁门都瞎障。怎知道一些儿窍亮,百般儿不讲” 五、 18号是大部分师兄离开


“叫醒了贤良,再休去发呆弄强。我劝你细参想,未生身处谁是娘。我劝你细思量,生死机关谁执掌。我劝你辨明造化何处放。假若是不承当,弄尽旁门都瞎障。怎知道一些儿窍亮,百般儿不讲”

五、

18号是大部分师兄离开道场的日子。

因为连续一周没怎么好好睡觉,18号早上睡到六点才起床。起床的时候其他师兄正在诵经。洗漱后进道场,直挺挺的跪着,听大家诵经,因为是最后一天,心中总归有些不舍,流点泪也是正常现象。

早饭后有师兄提议诵最后一遍经。这遍经是我唯一一次一动不动跪着诵完的。整个诵经过程中身上一直都有微烫的感觉。这中感觉让我心中很是惭愧,从进道场的第一天起,我始终觉得跪诵与其他方式诵都是一样的,只要心诚就好。那遍经我才意识到,若能诚心诚意跪着诵经,确实会有很不可思议的效果。

最后一遍经是在不停的抽泣中诵完的。结束后,大家要大声说“谢谢地藏王菩萨和诸位天龙护法七天来的慈悲护持”。当时我只说了谢谢两个字,其他的声音再也发不出来,心中那份压抑许久的悲痛如决堤般涌了出来,没有心思顾忌周围的人,只是旁若无人的放声痛哭。让自己如此痛哭的,不是自己的无助,而是菩萨那颗如慈父般让自己无地自容的悲心。“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尽管自己业深障重,恶习久积,但每次犯错菩萨始终以他的大圣大慈、大悲大愿给自己以救赎,这种慈悲的力量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当感受到这种力量的时候,心中不敢有丝毫的邪念,不敢再贪口腹之欲,不是不想吃,是因为觉得自己吃了实在对不起菩萨......
午饭后去佛堂跟菩萨跪别,那种通身舒泰的感觉确实让人有种想长跪不起的念头,送我的几位师兄当时也都感觉到身上那种烫烫的感觉,若非亲身体会,总会觉得别人的感觉是一种幻觉,总觉得菩萨的加持以及佛光普照是比较玄乎的事情。现在才明白,有时候觉得这些事情玄乎,是自己心不到而已,信越坚,心愈诚,则感应道交的机会越大,佛光加被则越多。

离开道场后的三天时间里,脸上脱了一整层皮,两腿膝盖部位各长一毒瘤,一碰则钻心刺骨的痛,现已脱皮消肿。只是宿舍空间太小,没有地方拜大忏,身体得不到舒展,实在难受的很,有条件拜大忏的师兄,一定要珍惜、要坚持。

附记:地藏七修行功课

吃素:一方面,吃腥必然会导致杀生。本来我们就业深障重,若不戒杀,则消业不如增业快,修行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另一方面,“腥荤之物,味主沉浊,食之必致后天之气粗而难伏;香辣之物,性主轻浮,食之必致先天之气散而不聚”,更有五辛之物,“熟食发淫,生啖增恚”。所以,我们若想尽快清净此心,早日能以清净心念佛诵经,必须尽快戒除荤腥香辣之物,“专持清斋素食淡饭以除原味”。另外还要注意“不食过饱,过饱则伤神;不食过饥,过饥则伤气。饮食要调和得中,饥则加餐,食可则止。”

诵经:高僧大德关于这方面的开示很多,个人感觉能在各种如法基础之上坚持跪诵最好,打七之间未能跪诵,实在是一大遗憾。

忏悔:忏悔的重要性,前面被附体的师兄就是最好的例子。修行之人,必先从忏悔认罪起,忏悔时必须“念念投诚、心心惭愧”、句句分明、字字悔悟。如王常月祖师所言,“不但历劫漂沉罪业当忏悔,多生父母罪业当忏悔,现在父母九元七祖罪业当忏悔。即自己从前罪业,速速暗中心念打扫干净。一切不正的妄心,一切丝毫的妄念,俱要忏其前非,悔其往过”,“不然,掩耳盗铃,安能解脱,大道远矣!”“从此尽除诸恶,永为良善之人”“倘或再犯前律,生遭天谴,死堕酆都;如违向日之科,阳受极刑,阴埋无间。”“但愿忏悔之后,罪灭福生,灾消厄释,冰融觉地,朣月开光。漆室复明,慧日照于黑夜;善芽增长,甘露沥于枯条。元纲流再造之仁,法雨沛重苏之泽。俾得谴削黑书,名标青简。精修大定,保固真身。”

忏悔之拜大忏:磕大头的方法应该是传自密宗,此法不仅消业快,久而久之,必能令人伸筋拔骨,经脉皆通。若能以清净心坚持下去,能炼动中之静,拜到极处,必然妄念尽除,形神合一,气机充满,先天阳生,百病皆消。打坐之人感觉最为明显。我打七回来后因为不能拜大忏,浑身总有一种不痛快的感觉,好想去塔尔寺大磕十万头。

放生:放生不是交易,不仅救人生命,或能增人慧命。“上天有好生之德”,钱财乃身外之物,君子何不成人之美,何况一放则慈悲心生,利人利己,何乐而不为。

行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学佛本要明心见性,心性本同天日,妄习妄念恰似浮云,“雾塞青天,白日安能朗照”。所以,我们新入门之人,必先以善习代恶习,以善念代妄念,万念化一念,一念化无念。而后才可能“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更何况“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若想在世俗层面积福消业,更要广行善举。
“善哉真善哉,作善果无灾!善心常切切,善道大开开。莫教兴恶念,是必少刁乖。休言不报应,神鬼有安排。”

念佛:

印光大师:“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发切愿,(即愿,)专持佛号。(即行,信愿行三,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专注于佛名号,即摄意根。口须念得清清楚楚,即摄舌根。耳须听得清清楚楚,即摄耳根。此三根摄于佛号,则眼决不会乱视。念佛时眼宜垂帘,即放下眼皮,不可睁大。眼既摄矣,鼻也不会乱嗅,则鼻亦摄矣。身须恭敬,则身亦摄矣。六根既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常都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

“念从心起,声从口出,皆须字字句句,分明了了。”

“念佛必须摄心,使杂念无由而起。若欲摄心,则当谛听。若能字字句句听得清楚,自然心不至于大散。”

“当念佛时,或声或默,均须摄耳谛听。不令一字一句,滑口念过。”

“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若再不能归一,当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于归一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