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博士:二十一世纪所需的道风(第二集)(4)

学习也讲求要领,所谓「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八个字是我们学佛的要领。一门,这是我们要选择的,譬如说选择,佛法里这么多宗派,大乘八个宗,小乘还有两个宗,这十个宗里面你得要选一门,你不能门门都学,因为

  学习也讲求要领,所谓「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八个字是我们学佛的要领。一门,这是我们要选择的,譬如说选择,佛法里这么多宗派,大乘八个宗,小乘还有两个宗,这十个宗里面你得要选一门,你不能门门都学,因为这十大宗派不是佛分出来的,是祖师大德学佛他们的心得,然后他们选择他自己的方向,建立自己的门派。十大宗派殊途同归,它的目标都是同一个,就是我们第一堂课讲的,认识宇宙人生真相,这是我们教学的目标,觉悟、智慧这是我们的目标。所有的宗派都是佛讲的,都能够帮助我们转凡成圣,成佛的,我们自己也得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那个门派。要知道佛讲这么多门派不是对一个人讲的,你看佛经都是什么?弟子请问,他有问题了,然后向佛请教,佛就给他回答,讲出来了,这就是一部经典,弟子们把它记录下来,这就是经。所以所有的经典都是佛来解答这些弟子们的问题,他所说的可能适合这个人,可能适合那个人,每一次说的适合的根性都不一样。就好像医生开药,病人患了什么病,医生才开什么药,没有说把药方先开好,然后看这个病人有没有照着我这个医生的方子来病,不可能这么开方子,都是先判断他的病情,给他开一个适合他的药方。所以所有的三藏十二部经典都好像药方一样,来治我们不同的病。那我们自己害了什么病,我们自己怎么样选择药方,现在佛也不在了,要选择很难,但是这个原则是什么?一定要选择一门,譬如说修禅,那你就一门深入,专修,念佛的,你也一门深入,专念阿弥陀佛,这样才能有所成就。为什么?一门心是定,定才能开智慧。所以我们选择,不能学得太杂、太广,而且学要跟一个老师学,你的方向、目标才明确。如果跟很多老师学,你跟两个老师就走两条路,你走哪条?这个老师说走这边,那个老师说走那边,你往哪边走?如果跟三个老师,是三条路、三岔路,跟四个老师,你在十字街头,你不知朝哪边走。

  所以学佛一定要跟定一个老师,学一个法门,学通了,一门通门门都通,为什么?你通到心性了,通到心性,明心见性,你所有宗派都通了。如果你现在学得很杂、很乱,一脚踩好几只船,学到最后,门门都不通,门门通是门门松,什么都学不到。所以我们现在师父教导我们,他是教我们净土的。为什么要学净土?这是因为佛在《大集经》里面告诉我们,说正法时代以戒律成就,像法时代以禅定成就,末法时代以净土成就。所以我们现在是末法时代,我们现在距离佛有三千年的历史,正法有一千年,像法有一千年,到末法,这是第三个一千年开始,一直到往后,总共有一万二千年,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运,这是佛预言,这段时间都叫末法时代。这个时代里面,佛告诉我们,你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个净土法门能得度。所以我们老师教我们修净土。这是用宗派来做比喻。修净土,我们老师教我们读《无量寿经》,一部经、一句佛号,一门深入,你长时薰修这就是修戒定慧,很快你就能够得定,你的心就清净,你就能开智慧。所以修学要领要专,你看《三字经》讲的,「教之道,贵以专」,教是教育,教育的方法最重要是什么?要专。无论你学什么法门,门门都可以通,通自性,可是你只能选一门,你选两个法门肯定成功的机率小。

  修学的次第我们也要了解,《华严经》里面清凉国师对《华严经》做注解,他判这个华严修学,所谓的信、解、行、证四个阶段。什么叫信?我们先要有信心,你对一个法门如果你没有信心,你肯定学不成功。「信为道源功德母」,道之源,道的源头,功德的母亲,它能生功德。我们都希望有功德,那是什么?首先要建立信心。这个信,我们前面有讲到的,起码是对佛法要有正确的认识,像贾主席贾庆林他提到的,信仰要纯正,要正信。正信要怎么样?首先我们要信自己,这是蕅益大师他告诉我们,六信,六个信。第一个信自己,信自己什么?信自己本来是佛,这是佛教最根本的信仰。所以讲到信佛跟信其他宗教很不一样,你信基督教,信上帝、信耶稣,那是信他,信别人,但是佛法里首先强调的,自信,你得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本来跟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其实真正讲教育这是最根本,你看儒家也讲同一个道理,儒家讲什么?你看《三字经》,童蒙教材,教小孩的,第一课就教你「人之初,性本善」。这是教我们什么?有自信心,知道每一个人本来本性是善的。这个善叫本善,它不是有善有恶那个善,有善有恶它是习性,不是本性。所以,「性相近,习相远」,你看性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什么?习性,习相远,跟什么相远?跟本性远离了。这个习性怎么来的?由社会污染产生的。我们本性虽然是本善,但是在这个社会里面遇到不良的影响,受到了不同的污染,就产生了习性,产生了贪瞋痴这些烦恼,这些都叫习性。「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不教育,那人的习性会愈偏愈远,远离本性,所以我们变得愈来愈堕落,跟佛、跟圣人离得愈来愈远。「性乃迁」,迁是变,从本性变出来变习性。「教之道,贵以专」,你要教育,最重要的,是用专,一门深入,刚才讲的,一门深入。你看这里告诉我们,教育的哲学理念,《三字经》头八句话,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我们从污染的习性回头,回归到自己本善的本性。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