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士:仁义礼智信对内脏的影响

仁义礼智信对内脏的影响 彭鑫中医博士 2009/07/22 中国河北唐山滦南渤海国际会议中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嘉宾,各位长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跟大家汇报的题目是,「仁义礼智信与
仁义礼智信对内脏的影响  

彭鑫中医博士

2009/07/22  中国河北唐山滦南渤海国际会议中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嘉宾,各位长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跟大家汇报的题目是,「仁义礼智信与内脏之间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做为一个医生,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人们不生病,健康长寿。实际上一个人,只要是心正了之后,气就正,气正了之后,形就正。按照中国古代的中医理论,人是有三部分组成的,是三者合一的。哪三者?就是形、气、神。形就是指我们的外形,气就是指我们身体的经络、气血,神就是指我们的精神。对应到现代的科学,它认识到人体就是生命,也是有三部分组成的,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物质,对应的恰恰就是外形、肉体;能量,对应的就是中医学理论里边气的一个概念;信息,对应的就是我们的神,中西医在这方面的认识是一致的。

下面我就跟大家汇报一下,我在临床当中遇到的一些案例,和一些实际的体会。首先我是从二00二年开始行医,那个时候刚把中医学的理论和一些基本知识学完,用的方法就是针灸和草药,来解决人们的疾病问题。我们都知道,人生病有三个原因,有外在的,有内在的,和不内不外的。外在的是风、寒、暑、湿、燥、火,这是外在的原因;内在的原因是七情,也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不内不外的就是饮食和生活起居。我当时用中医学传统的办法,解决了非常多的这些人的疾病,但是我发现有一个问题,就是解决完疾病之后,通常都有一个尾巴没法去除,很难。后来我就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当时没有接触传统文化,就是因为我自己的知识结构没有那么完备。当时没有接触到传统文化《弟子规》这块教育,后来在一个机缘巧合下,我开始接触传统文化。我读的第一本书就是《了凡四训》,传统文化方面的第一本书是《了凡四训》,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反省。首先从我自己开始反省,因为你给别人治病,你自己还一身病的时候,你是没法给别人治好的。也就是说,我们只有把自己内身心调整和谐了之后,你才知道怎么为别人把身心调整和谐。

我一开始习惯外求,比如说这个人病治不好,总是想用什么方子,用什么针灸,用什么手段,把气血再调整好,把脏腑再调整好,后来发现徒劳无功。我接下来会给大家讲,不是你吃多少保健品,找什么高明的大夫,就能把病治好的;换句话说,你心态不调整好,吃一吨药都没用。在这个时候我开始反省自己,我就发现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你把自己想明白了之后,你就特别容易把别人想明白。这实际上就是古人的一句话,叫做「推己及人」,就是我们自己内心当中有障碍,这个障碍着我们跟别人沟通。我们医生就是障碍着跟病人沟通,病人的痛苦你无法体会到,你也不知道怎么解决。在这个期间,我读了很多中医学的经典,还有很多古代医家的著作。这些古代医家,他们在著作里边都提到有一点,他说做为一个医生,首先最重要的根本就不是这些医术,这医术都是次要的。他说「德为医之本」,就是一个医生最重要的是德行,这个德行今天上午包括昨天,各位老师已经跟大家分享得很清楚了。

德行有很多种体现,中国古人的说法,叫做「进与病谋,退与心谋」,什么意思?就是进一步跟病人思考,怎么帮他解决问题,退一步反求诸己,然后静下心来想疾病的治疗,然后反求诸己,自己的内心。清代有个医家,叫喻嘉言,他的著作《寓意草》里边,讲过一句话。因为喻嘉言是当时的一代名医,皇帝曾经招他入宫,招过好多次他都没去。他的医术非常高,很多人跟他学习。他在著作的序里边讲,很多人说我这些医术是从纸上得知,就是从书本里边学的,很多人认为我博闻强记,治疗效果也很好,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他说真正的医生是什么?就是你遇到病人的时候,你能静下心来,深入体会到病人的痛苦,你真正能达到这个状态的时候,你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反省了一下我自己。我一开始之所以治不好那么多病,而且到了后来遇到一个瓶颈,为什么?我没有进入对方的内心,对方的内心进不去,打不开这个锁,你用多少药都没用。那是在二00四年的事情,我顿悟到这一点之后,我就开始在我的临床上开始实践。下面我就跟大家逐一汇报,我实践的一些结果。

「仁义礼智信」,第一个就是「仁」。我们都知道,仁义礼智信一共是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古人把它叫做五常,「三纲五常」的五常。「常」是什么意思?常就是自然状态,就是正常。昨天蔡老师跟我们讲课的时候提到过,他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就是一个人,他知道正常状态的时候,他是明智的,反过来,不知道正常,不知道自然规律是怎么样子,任意妄为,其结果就是凶灾。凶灾的一个体现就是疾病,甚至会有一些绝症,我今天在讲课里边会跟大家分享,实际上很多绝症,是我们的内心自己造出来的。

五常里面头一个就是仁,仁对应的五行是对应木,对应的四季是春天。我们都知道春天是草长莺飞的时候,也就是万物生机勃勃的时候,它对应我们的心理状态就是爱人。因为仁这个意思,就是爱人的意思,就是慈悲善良,能够同情别人,是指的这个意思。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个生也是指爱的意思,也是指仁的意思。养生、养生,养了半天养的是什么?是生,大家注意是生,不是养死。生就是指的生机,生机就是指的生机勃勃的力量,对应的脏腑是哪个?就是肝脏。请大家注意,这里的肝,并不是西医的肝脏,不是liver,不是这个脏器,而是指的包括脏器在内的身体的一种状态和功能。我们都知道,脏腑、经络和七窍都是连通的,我们的肝如果出了问题,它外在表现,肝开窍于目,眼睛就会出问题。

我一开始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我首先反省自己,「仁者爱人」,我自己有没有做到仁?我发现我自己没有做到。为什么?因为我是一个独生子女,我从小父母比较寄托希望很大。然后自己又非常的要强,实际上要强就是倔强,这就会导致疾病,因为木气生发太过的话,这个疾病就来了。我自己要强到什么程度?就是学习必须要考第一名,考第二名我就特别的苦恼,到这种程度,也是那种攀缘心特别重。而且在家里面,在孝顺父母方面,做得也非常的不够,因为当时是学习是第一位的,其它的都不重要。后来我才慢慢意识到,实际上这种理念非常害人,包括害我自己。我这种性格就导致肝瘀气滞,肝瘀气滞大家都知道,肝瘀气滞这个经,肝经的这个经络,从脚一直走身体的内侧,然后到头,在眼睛里边。在眼睛是外在表现,也就是古人所讲的,「肝开窍于目」,所以我从很小的时候这个眼睛就不好。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